“幽默”教育

作者: 赵秋凯

最近半年的时间,按计划完成“任务”。

半年前买的评论明史、南明史系列已经慢慢“见底”,看完这一系列书,脑子一片狼藉,思路更加混乱,不过越乱越好,说明我在思考。

我买的这些书里,有很多都是重复的,开始时只怕不够看,能买的都买了,哪知道重复的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写作方式,这让我审美疲劳,不过也让我从各个角度了解了这段历史。

“幽默”教育是极其重要的。这些书实在太乏味,如果没有一点儿“幽默”,会让人看得很累。一开始看樊树志老教授写的《重写晚明史》系列,虽然樊老教授论点到位,但是一般人尤其是年轻人看不进去。又看顾诚老先生写的《南明史》,顾老先生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分析问题深刻,批评历史毫不留情,但也是缺少了“娱乐”和“幽默”。

当看到洪兵先生写的《南明那些事》后,我像打了兴奋剂一样,那些读书的疲劳荡然无存。洪先生写得生动有趣、幽默诙谐,把现代潮流的网络用语都用了进去,甚至还用古诗词的谐音来逗人发笑,把枯燥乏味的历史瞬间变成欢乐的旅途,让读者读着不会那么累。

当我读到第十二节时,洪先生写道:“想让弘光(朱由崧,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后,朱由崧在南京登基,史称南明,南明第一任皇帝。)北上夺中原?即便是‘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朱由崧也不敢与清决。”我看完后差点儿笑得背过气去,瞬间记住了这些人、这些事。

这让我联想起学生们不是不爱学习,也不是笨,是老师、家长不会方法。

老师觉得学生笨,其实不是学生的问题,是教学方法的问题。必须要换个思维方式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难记的历史、公式、元素周期表等,如果换成幽默的记忆方式,他们一下子就记住了。

好的教育是家长理解、聆听孩子真实的想法,和孩子成为朋友。老师则是把枯燥乏味的课题变换成另外一种幽默有趣的方式,这样孩子自然而然会爱上学习,家长也不用为了成绩和孩子生气,同时也可以省去孩子补课班的钱,老师也不必训学生,这是一举好几得的事情。

上一篇: 兄弟塔
下一篇: 银杏叶落的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