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志愿服务”为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

作者: 闫婧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了更好地宣传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西安市群众艺术馆采用“党建+志愿服务”的新模式,切实承担起文艺工作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

“党建+志愿服务”,以旗帜引领前进

用文化服务人民群众是西安市群艺馆的特色。在本馆党支部组织下,全体党员干部加入了文艺志愿者小分队,大家以惠民演出、非遗志愿者“五进”活动、“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行、文艺小分队走基层等活动为载体,和志愿者们一起深入基层,开展走基层文化服务活动。党员们深入西安市的各个社区、农村、广场,走进技校、集团公司、产业园、消防救援站等,为人民群众送去文化服务,承担宣传国家政策、讲解法律法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辅导文艺知识、发放防疫物资等工作。志愿者们耐心倾听群众的心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做百姓的贴心人。

“党建+志愿服务”,以人民需求为创作导向

党建工作需要发力,也需要发声。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们的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更近了,更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进而把这份“深入理解”运用到文艺创作之中。我馆以党员干部和文艺志愿者骨干为主要力量,以助推党的建设为目的,围绕廉政建设创作了歌曲MV《清风盈门》、快板《清廉花开》、短视频《旅程》、原创歌曲MV《出发》等作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清风正气,传递廉洁奉公的精神,探索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建工作新模式,用作品讲述群文人在新时代文旅战线上闯新路、建新功的历程,展示党员干部的新姿态、新作为、新风采。

“党建+志愿服务”,以惠民暖人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服务效能,让文化发展红利惠及更多人。因此,我们党员干部携手文艺志愿者开展文化特色项目,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爱,为老年人、未成年人、农村留守人员等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关怀活动,身体力行,增强文化惠民资源多方供给,塑造立体文化惠民体系。

“党建+志愿服务”,以传统文化滋养丰富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是每一位中国人共同的责任。2022年底,我们以“党建+志愿服务”为桥梁,举办了“昂首奋进新征程——党的十九大以来五年成就展暨二十大精神学习展”,邀请我市机关单位党建干部、广大群众、各方志愿者前来观展。学习展展示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走过的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光辉历程,同时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干事创业的良好风貌,为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直观便捷且内容厚重的新载体。值得一提的是,学习展在赓续红色血脉的同时,还特别融入了我市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我们用好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实践。

党的二十大精神光芒万丈,作为群文工作者,我们要让党的精神不断有新传承、新表达和新活力。让我们携起手来,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实践,为推进全民艺术普及高质量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愿我们的文化更灿烂、生活更幸福、未来更美好!

(西安市群众艺术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