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让世界认识南美足球

作者: 李士闻

乌拉圭:让世界认识南美足球0

1924年6月9日,第一届世界杯举办的六年前,乌拉圭队技惊四座,夺得奥运冠军,开启了足球世界的新篇章。

101年前的那个6月初,足球终于成为了一项全球运动。在1924年巴黎夏季奥运会现场,观赛球迷看到乌拉圭球员仿佛在围着欧陆老牌劲旅的球员绕圈跑位,戏耍对手,让对方摸不着头脑。在那一刻,观众们定是感到了南美足球的不同。

在20世纪初期,老牌足球强国无外乎是些欧洲国家。除了美国、加拿大、埃及之外,也只有欧洲的球队参加过奥运会——彼时足球的最高世界赛事。在东道主城市巴黎,鲜有人见过南美球队的比赛。在众人眼中,乌拉圭是一个人口只有160万的小国,乌拉圭队似乎也无法与传统的欧洲劲旅抗衡。

但是,身穿天蓝色球衣的乌拉圭队却技惊四座。在“魔法师”“炮手”“黑色奇迹”的帮助下,乌拉圭队展现出其他球队未曾领教过的打法,优雅且奔放。在五场比赛之中,乌拉圭队总计进20球,仅失两球,并在决赛中以3比0的战绩完胜强敌瑞士队。

菲利普·巴克尔说:“这不仅是个莫大的惊喜,也对足球比赛产生了深远影响。”巴克尔来自英国,是一位记者、体育史学家,也是奥林匹克史学家协会《奥林匹克历史杂志》的编辑之一。

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已经难以想象缺失南美元素的足球比赛了。南美国家已经夺得过十次世界杯冠军,更是诞生了贝利、马拉多纳、梅西等伟大的足球巨星,这片大陆的璀璨足球史已经著成。

谁能想到,一支由杂货商、肉贩子、大理石切割工组成的球队竟能毅然决然地踏上6000多英里、难如登天的旅程,只为证明自己有着与世界最强队伍一战的能力。

| 抵达之难 |

时间回到20世纪初,乌拉圭可能是南美洲最强的球队。球队在前六次美洲杯中三次夺冠,问鼎南美。但是,乌拉圭球员并不甘于制霸南美。在1923年美洲杯开赛前,乌拉圭队向乌拉圭足协提出请求:如果球队再次夺冠,就送乌拉圭队参加奥运会。

实现这个请求并不容易。首先,旅费十分昂贵。球队参赛需要离开本土数个月。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著作《足球往事:那些阳光与阴影下的美丽和忧伤》中提到,不少球员从事的都是很普通的工作,难以承担乘船前往法国的费用。虽然如此,乌拉圭足协创始人之一的阿蒂里奥·纳拉奇奥最终还是承诺为乌拉圭队出征筹集资金。乌拉圭在美洲杯决赛中以2比0的成绩击败阿根廷后,一位本地富商捐赠出资,纳拉奇奥本人也把自己的房子抵押,给乌拉圭队的第一次远征带去启动资金。

乌拉圭:让世界认识南美足球1

3月中旬,乌拉圭队乘蒸汽轮船“德斯拉德”号起航,于六周后抵达葡萄牙边境线以北的西班牙海边小镇比戈。为了走完去往巴黎的最后一程,球员们沿途筹钱,一路上和西班牙各地的球队踢了九场比赛,未尝一败。乌拉圭记者、奥运会历史学家埃克托·亨利介绍说,5月17日,终于抵达目的地的乌拉圭队却有些失望,他们在奥运村里只有一个小帐篷作为自己的栖身之地。经过联系,队伍找到了附近一座寡妇所有的城堡,在那里,球队可以在豪华的环境中休养、训练。

虽然乌拉圭在西班牙一路轻取胜利,但这些消息却没有传到奥运会参赛球队的耳朵中,就连西班牙队对此也一无所知。另一方面,在城堡之中的乌拉圭人独自训练,其他参赛队伍想不到乌拉圭队的水平有多高。5月26日,乌拉圭队将迎战南斯拉夫队,巴黎一家报社的记者在赛前观看了乌拉圭队的训练。当时,球员们有意穿着破烂,传球随意,放浪形骸,造成乌拉圭队是弱旅的假象。

乌拉圭队这一套故弄玄虚还真有用。亨利说,那位记者十分笃定乌拉圭队会在淘汰赛中颜面扫地,并且写道:“呜呼哀哉,道虽远,但恐返程将不久矣。”

不少人也和这位法国记者一样,对乌拉圭队不抱什么希望。位于巴黎市郊科隆布区的奥林匹克体育馆共有4.5万个座位,却仅有3025名观众到场观看乌拉圭对阵南斯拉夫的比赛。在场内,就连入场用的乌拉圭国旗都被挂反了。

主裁一声哨响,人们立刻明白了一件事,将要打道回府的应该是南斯拉夫队。乌拉圭快速传递的打法让南斯拉夫队的球员们呆若木鸡。上半场结束时,乌拉圭已经2比0领先;在下半场,乌拉圭又轰入五粒进球。全场比赛结束,乌拉圭7比0狂胜南斯拉夫队。

四天后,乌拉圭又以3比0的成绩大胜美国队。美国队教练乔治·柯林斯曾在这场比赛的报告中写道:“球队已经尽力了,但是乌拉圭球员能力全面,人球结合能力、控球能力和全场的技战术实力已经明确体现出,乌拉圭球员是足球界的艺术大师。”

| 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

几天后的6月1日,乌拉圭队1/4决赛对阵东道主法国队。刚刚开场两分钟,乌拉圭前锋“魔法师”埃克托·斯卡罗内就打进一球,全场观众顿时鸦雀无声。最后,乌拉圭队再一次轻取胜利,以5比1的成绩击败法国队。五天后的半决赛中,斯卡罗内尾声阶段点射救主,帮助乌拉圭队以2比1的成绩击败荷兰,闯入决赛。

至此,乌拉圭已经成为了一支不可被忽视的强队。

“在网上的比赛录像里,乌拉圭队的技术优秀,脚法娴熟。”巴克尔说,“乌拉圭队控球很轻松。再看看他们的进球。对手好像根本没想到球员会起脚打门。守门员就站在那里,压根没有做出扑救。”

斯卡罗内和19岁的前锋“炮手”佩德罗·佩特罗内打进了乌拉圭队在奥林匹克这项赛事中的绝大多数进球,但最吸人眼球的是一位没进过球的球员——何塞·莱安德罗·安德拉德。时年22岁的他是球队的拖后后腰,也是乌拉圭队唯一一名黑人球员。他身高1.8米,球风优雅又兼具力量,令人惊叹。安德拉德可以突破后卫的封锁,也能毫不费力地像舞者一样过人,同时紧紧把球控制在脚下。

巴克尔说:“古早的录像中,安德拉德更像是在用脚抚摸皮球,而非踢球。”

亨利补充道:“他又高又壮,同时又敏捷轻巧。”

加莱亚诺写道:“在一场比赛中,他仅用头顶着球就穿过了球场。观众很喜欢他。法国媒体给他贯上‘黑色奇迹’的雅号。”

等到了乌拉圭对阵瑞士的决赛,奥林匹克体育馆的现场观众已经超过4万。巴克尔说,许多粉丝都拿着东道主法国和乌拉圭两支国旗,等着为乌拉圭夺冠喝彩。正如其他的比赛一样,凭借佩特罗内的进球,乌拉圭在比赛第七分钟就取得领先,终场结束前又进了两球。

夺冠后,乌拉圭球员在场内狂奔,跑到体育馆前的主看台前,在巨大的遮阳棚下合影。照片上,乌拉圭球员们鼓着掌,向球迷高举双手。亨利说,西班牙《比戈灯塔报》的撰稿人马诺洛·卡斯特罗曾在奥运会前的一次展示上见过乌拉圭队踢球,之后便一直跟着这支队伍。卡斯特罗在报纸上写道:“人们热情高涨,在鲜花簇拥的奥运冠军球队上方挥着旗子、围巾还有帽子。”

在大洋彼岸乌拉圭的首都蒙得维的亚,球队史诗大捷的消息传到了一家家报社,电报员大声向街上等待的人们宣布赛果。交通瞬间停滞,欢呼声震耳欲聋。亨利说,整个乌拉圭都洋溢着“凯旋的喜悦”。

“奥运会夺冠一定对这个小国有着巨大的影响。”巴克尔说,“在南美,人们一直觉得欧洲人瞧不起南美足球。结果呢?乌拉圭赢了。”

乌拉圭球员现在成了明星,但都没有安德拉德出名。据说,他整夜出没在巴黎的夜店。在整个奥运会举行期间,他和舞蹈家兼歌手约瑟芬·贝克、法国小说家科莱特走到了一起。回到球队的时候,安德拉德身穿优雅花哨的衣服,但好像没人知道他从哪里弄来的这些衣物。

加莱亚诺写道:“显眼的皮鞋取代了他从蒙得维的亚穿来的老旧麻拖鞋,一顶礼帽则替掉了他破旧的棒球帽。”

亨利说,安德拉德以探戈舞者的身份脱颖而出,在巴黎的夜幕下声名鹊起。夺冠后,他还被一位身在美国且小有资产的香水制造商的妻子“绑架”了。“安德拉德现身的时候,离乌拉圭队启程回国只剩几个小时了。”亨利说。

乌拉圭:让世界认识南美足球2
乌拉圭:让世界认识南美足球3

| 全新的世界 |

乌拉圭队不仅斩获金牌,还是南美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巨星球队。乌拉圭队一夜之间就成为了世界上最有名的球队。没过多久,南美其他国家的球队也相继出名了。1928年,阿根廷队和乌拉圭队一同征战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两队于决赛相遇,1比1战平。在当时,决赛平局需要重赛。三天后,两队再度交手。这次,乌拉圭队凭借斯卡罗内的绝杀以2比1的比分力克阿根廷队,成功卫冕。

甚至在阿姆斯特丹奥运会结束之前,国际足联就决定在奥运会之外举办另一项赛事。两届奥运冠军得主乌拉圭被选中在1930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杯,而乌拉圭队再次于决赛中力压阿根廷队,夺得冠军。

但乌拉圭队的光芒很快就被阿根廷队和巴西队掩盖,只在1950年重新捧起大力神杯,并在往届世界杯中获得三次殿军,最近一次夺得殿军是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安德拉德随队出征参加了第一届世界杯,而在此后,他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最后甚至瞎了一只眼。有传言称,安德拉德得了梅毒。加莱亚诺写道:“安德拉德于55岁死于肺结核,当时的他身无分文。”

不过,安德拉德和乌拉圭队让足球世界紧密了起来。现在,许多人仍认为每年的6月9日是“南美足球日”,可见其影响之大。在巴黎奥运会的那两周,乌拉圭队展现了彼时尚未为人所知的球风。要不是乌拉圭队奔赴了那届奥运会,南美足球的伟大可能还要好多年后才能让远方的人们看到。

巴克尔说:“我觉得,人们最终还是会注意到南美足球。当时,秘鲁和巴西队越来越强。要是乌拉圭不参加奥运会,南美足球走向世界的时间可能会晚一些,第一届世界杯可能会在欧洲举办。”

编辑:马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