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志超:岳山脚下的父子传承

“岳山造林大会战”,我们父子三人都是亲历者。

会战开始后,1万多民兵从各个机关单位抽调出来,我父亲在指挥部当副指挥。当时,民兵中有一些突击队员负责解决突发险情,时任蓝钟公社团委书记的大哥陆志明就负责带着蓝钟公社青年突击队去最危险、最艰苦的地方干活。

我去了林业规划队参加造林,由于比较年轻,可以踩单车到处跑,又被调到农林办的规划队。所以,我们父子三人几乎见不到面。有一张照片是我和父亲两个人,本来还有大哥,但山上突然发生火情,他来不了,只拍了我们父子俩。

当时大家为了造林都很拼,父亲有一次到怀集凤岗公社,正是大雪天,山上都结了冰,没办法下山,他在山上蹲了两晚,突然得了肾结石,被抬了回来。受父亲的精神熏陶,我们都是从事和林业相关的工作。

造林的时候,山里由于没有开发,野兽非常多,豹子、山猪、野羊、黄猄、果子狸……那时,我负责出镇买菜,需要翻过一座大山,上坡有7.8公里,下坡也有7.8公里,我就骑单车“Z”字形地走。两天买一次菜,出去要两个多小时,回来要两个多小时。如果碰上下雨天,就一连几天只能吃咸菜头,所以好多人有牙周炎。

每次买回来的青菜放在单车上,一路上会掉很多,有一些蔫了,就晒干做成咸菜。一次,买菜回来路上又掉了菜,我下山去捡,那个斜坡差不多有300米高,半个钟头后才爬了上来。

我们规划队上山,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每个人都要拎着长砍刀,一边砍一边往上走,山里有很多毛毛虫、山蚂蟥,当时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双有帮的球鞋、两张绑腿的牛皮,村民看到我们的打扮都很疑惑。

岳山有三岳,从地图上看,头岳很近,也就1000多米,但没有路。按照地图路程大概一个人走5公里,实际上我们要走的路15公里也不止,一个来回就30公里。当时也没有矿泉水,每人随身带一个水壶,进山就喝山里的水。

有人问,条件这么艰苦,为什么你还能坚持下来?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不能给父亲丢脸。不只我,那时候大家都有一股造林的凝聚力,那是一种民心所向,多辛苦也没有怨言。

(《民生周刊》记者李雪整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