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学不了重庆 口水战“喷”不灭山火
作者: 王航 鲍南 金轩烈火映红天空、民宅付之一炬、居民仓皇逃命……
自2025年1月7日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以下简称加州)洛杉矶地区爆发的山火持续肆虐,熊熊烈火吞噬了大片森林,数万居民被迫撤离家园,超1万栋建筑物被损毁,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发全球关注。
“学习重庆人民团结起来才能保卫家园!你向前一步,山火就后退一步!”山火肆虐之时,美国社交媒体上有关这场灾难的讨论十分激烈,一名美国网友分享的2022年中国重庆山火的救灾画面与过程更是引发了广泛共鸣。
山火是一面镜子。这场失控的山火,不仅烧穿了美国国内治理的底色,也让中美两国截然不同的救灾效率、治理理念显露无遗。
山火发生早有预警
“洛杉矶四面八方都被山火包围了。”家住洛杉矶帕萨迪纳的黄文慧坦言。
此次大火起于洛杉矶西侧的沿海社区帕西菲克·帕利塞兹(以下简称帕利塞兹)。加州林业和消防局称,该局于当地时间1月7日上午10时30分首次收到火灾报告。
洛杉矶发生山火并不罕见。2024年6月,洛杉矶附近山区就曾发生山火,过火面积超过80平方公里,最终仅有8%的火势得到控制。但在1月就发生如此罕见的大火,实属反常。
“这是我们遇到的最早的一次大火。”加州林业和消防局公共信息官戴维·阿库纳表示,“在过去三十年中,这是1月份发生的第三次火灾。这绝对是一次罕见事件。”
事实上,对于这次潜在的大火,洛杉矶政府早有预警。
1月6日,洛杉矶政府发布关于“飓风和火灾风险”的公共警报。警报中写道,“预计从周二(1月7日)早上到周三(1月8日)下午,洛杉矶市将出现一场破坏性强、范围广泛且可能危及生命的风暴。洛杉矶山区、丘陵和山谷地区,面临危险大风和极端火灾风险。”
然而,山火之大,火势之猛,波及范围之广,还是远远超出了洛杉矶政府的想象。
洛杉矶市长凯伦·巴斯表示,帕利塞兹大火在12分钟内从0.24平方公里蔓延到4.91平方公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气候科学家丹尼尔·斯温表示,帕利塞兹大火将成为历史上损失最惨重的山火。
更为严峻的是,洛杉矶的大风加剧了山火蔓延。
帕利塞兹的熊熊大火尚未扑灭,当地时间1月7日下午6时18分,洛杉矶东北部的伊顿山火接踵而至。截至1月9日凌晨4时30分,伊顿山火的过火面积已达到55平方公里。
“风势猛烈,你能听到‘砰、砰、砰’的声音。听起来就像身处战场。”伊顿火灾的撤离人员凯文·威廉姆斯说。
伊顿大火燃起时,黄文慧正在外面给客户送东西。她清楚记得,因为刮大风,市区很多树都倒了,有的就直接横在马路上。下车时,她需要用很大力气才能将车门打开。“‘圣安娜风’每年都有,但今年非常离谱,风特别大,感觉跟台风没有什么区别。”黄文慧说。
洛杉矶市所属洛杉矶郡警长罗伯特·卢纳在记者会上也表示,山火所过之处,“就像被扔了一颗原子弹一样”。
政治“甩锅”优于山火防灭
洛杉矶的大火尚未熄灭,但美国政界围绕山火话题的“互喷口水、互相指责”已经展开。
“美国最美好、最漂亮的地方之一正在被烧毁,烧成灰烬。加文·纽森应该辞职,这全是他的错!!!”当地时间2025年1月8日,即将入主白宫的特朗普炮轰加州州长纽森,谴责其在应对山火上表现“无能”。他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Truth Social”(真实社交)上发帖称,现在加州消防栓里没有水、消防飞机上也没有水,纽森应为这场“真正的灾难”负责。
此外,特朗普还将矛头对准即将卸任的美国总统拜登。他言辞激烈地指出,“消防栓里没有水,联邦应急管理局没有钱。这是拜登留给我的。”特朗普同时强调,洛杉矶大火凸显了拜登、纽森二人组的严重无能和管理不善。
美国国家气象局方面表示,当地时间2025年1月10日晚到11日,山火附近的风速将短暂减弱,但新一轮的季节性强风“圣安娜风”可能会于11日晚到12日出现,风势可能会再次增强。
加文·纽森是美国民主党籍政治家,于2019年开始担任加州州长,曾一度被认为是拜登的热门接班人。面对特朗普的指控,纽森毫不客气地反驳称,“民众正在逃命,这个人(特朗普)想把(山火)政治化。”
事实上,特朗普的指责并非空穴来风。洛杉矶大火发生后,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愈发突出。
据报道,灭火过程中,洛杉矶有三个可存约379万升水储水罐相继干涸,导致消防人员只能面对数十个“干涸”的消防栓。为了应对火灾,消防人员不得不抽取城市控水系统里的水。

洛杉矶水电局首席执行官珍妮丝·基诺内斯呼吁全市用户节约用水,同时提醒民众,由于抽取居民生活用水灭火,自来水水质可能下降或因野火产生的灰烬而遭到污染。
“在美国,大家都很喜欢喝水龙头过滤后的水,但现在不能喝了,只能买瓶装水。附近超市的水都被抢光了,口罩和空气净化器也买不到了。”两周前刚刚到洛杉矶工作的张欣说。
对于消防栓缺水一事,加州州长办公室驳斥称,山火期间水需求确实增加,但洛杉矶政府已经填满了所有可用的储水箱,只是高海拔地区的供水受到了水压影响,才导致一些消防栓无法使用。
令人惊讶的是,洛杉矶出现火情的第一天,在社交媒体上远程指挥救火工作的洛杉矶市长卡伦·巴斯并不在洛杉矶。大火发生时,她正在非洲参加加纳总统约翰·德拉马尼·马哈马的就职典礼。
流传于社交媒体上的视频显示,当记者质问卡伦·巴斯是否需要为去非洲而向洛杉矶人民道歉以及是否后悔早些时候削减消防部门预算时,她目光闪烁,并未直接回答。
媒体所说的削减预算,指的是巴斯在2024—2025财年,削减了洛杉矶消防局约1760万美元预算。洛杉矶市消防局局长克里斯汀·克劳利在2024年12月的一份报告称,资金的损失削弱了该部门有效减轻山火和其他危害的能力。
当然,舆论场上也不乏为缺水辩驳的声音。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教授杰伊·伦德说,城市消防蓄水罐通常用于扑灭本地小范围火灾,而非洛杉矶现在面临的大型野火。“问题不在于加州南部缺水,而是加州南部特定区域缺水,尤其是需要灭火的那几个小时里缺水。如果多地同时着火,根本无法为每个消防员提供足够的水。”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水资源专家格雷戈里·皮尔斯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指出,眼下这一波野火的强度远超过南加州平常野火的强度。问题不是缺水,而是如何把大量水迅速输送到特定地点,这需要在基础设施方面大量投资。
两场山火及其救援带来的启示
洛杉矶山火肆虐,尽管事发地在美国,但我们还是希望死伤能降到最低。
只不过,在这场山火之下,我们看不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看不到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只能看到消防力量的姗姗来迟、撤离令的发布不及时、应急预案的缺失和政治势力之间的相互攀扯。
诚然,迄今为止,人类还不能阻止严重自然灾害的发生,但能否动员组织社会力量有效抗击灾害和恢复重建,直接影响着天灾带来的最终伤害有多大。
反观2022年我国重庆市北碚区境内缙云山发生山火时的情景:过火区域横向延展宽度达3公里,海拔最高近1000米,附近无可用水源、无铺装路面,救火难度远高于此次洛杉矶大火。可即便如此,当地党员干部、消防救援人员仍第一时间赶到一线,与插着五星红旗送物资的“摩托车崽儿”、扛着油锯开辟隔离带的父子、拿着喇叭协调物资的女孩等各方救援力量汇聚在一起,组成了扑灭山火的防火墙。最后,仅用八天时间便扑灭了缙云山山火。可见,在灾难面前,中国人只要展现出众志成城的精神,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辨识清楚因这场山火而引发争论的道理和观点,这既是为了吸取教训,防止重蹈覆辙,也是为了明辨是非,以正人心视听。
与其算计别人,不如管好自己。这场山火,除了烧出了城市的废墟,也让美式民主治理下的千疮百孔暴露无遗。美国不少政客将攻击中国当成了政治正确,将美国的国内问题甩锅给中国成为一些政客的习惯性话术。他们天天大谈中美竞争,时时想要对华挥舞制裁大棒,但美国国内的民生问题显然更值得他们关注。
把人民装在心里,发展才有底气。中美救灾展现出的不同表现,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将两个国家的发展理念展现在了全世界面前。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自古以来,中国发展的底气就来源于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已成中国的常态。这源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积淀,也是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调度协调能力,为中国人展现这种善良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山火肆虐、浓烟滚滚。但比大火更炽热的,是人心的团结与坚韧;比黄金更难得的,是挫折之后的重生涅槃。面对天灾,人类是渺小的,但团结起来的人民是伟大的。
(摘编自《南方周末》、“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