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帮不法商人围标,收钱后又退回一两捆“聊以慰藉”
作者: 宗合
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点多面广,监督管理相对薄弱,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政协原副主席张朝平就盯住薄弱环节监管漏洞,将高标准农田项目拿来和商人老板做交易,从中收受贿赂400余万元。
目前,张朝平已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因犯受贿罪、洗钱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10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5万元,其他涉案人员也都受到严肃处理。
“院坝会”里反映的猫腻
四川遂宁位于成都平原边缘地带,有不少山地和丘陵,土地坡度大,地块既小又分散,灌溉靠天,耕作困难。为改变靠天吃饭的困境,遂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的是将分散的地块改为集中连片,便于实现机械化耕作,同时配套水利设施,帮助农田旱涝保收,使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都大大提升。
但在建设过程中,却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高标准农田当成了谋取私利的自留地,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遂宁市纪委监委结合当地实际,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作为工作重点,射洪市政协原副主席张朝平案件就是查处的典型案例之一。
张朝平曾任射洪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他将高标准农田项目拿来和商人老板做交易,从中收受贿赂400余万元。
这一问题线索,源于当地纪委监委在农村走访时的一次“院坝会”。
在遂宁,纪检监察机关为推动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组织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和当地农民一起开“院坝会”,面对面交流,并形成了工作惯例。在交流过程中,群众反映部分高标准农田质量不佳,存在机械下不了田、老农爬不上坎、渠系关不住水等问题,影响了增产增收效果。
纪检监察机关实地调查发现,当地部分村镇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类问题。
遂宁市纪委监委对相关项目进一步调查发现,近几年射洪市农业农村局推进建设的高标准农田项目,表面看有多家中标单位,但细查后发现,幕后大多数是被一个围标串标团伙所实际掌控,其中关键人物是一个叫罗江的建筑商人。
“从2019年至2023年期间,罗江等人基本上垄断了射洪市农业农村局作为业主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所有标段,其他人如果想要做这个项目,只有从罗江手里面拿。”遂宁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刘明星说。
伪造资质围标串标
而罗江之所以能够长期垄断标段,正是因为他和张朝平关系密切。
罗江原来做过一些涉农小工程,2017年偶然认识了张朝平。罗江感到这段关系值得经营,时常邀请张朝平到自建的鱼塘去钓鱼休闲、吃吃喝喝,进而主动为张朝平的各种应酬买单,关系日益密切。
到2019年,张朝平成了射洪市农业农村局“一把手”,罗江感到,放长线钓的大鱼,到了收线的时候。
而面对罗江抛出的诱饵,张朝平实质上也是愿者上钩。
张朝平说:“他为了能做高标准农田这个项目,给我送现金。当时我心里还是很忐忑,但是自己贪财的心理最终占据了上风。收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收到钱财的张朝平随后就向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招投标工作的下属推荐了罗江,下属自然也心领神会。
射洪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股原股长马军回忆称:“张朝平说罗江人不错,以后能照顾一下就照顾一下。”
每次招投标前,马军都会提前把项目标底、资质、业绩要求等关键信息透露给罗江,甚至有时还为罗江找来的公司量体裁衣,在招标方案中设置相应限制性条件,确保罗江找来的公司能围标串标成功。马军个人也收受罗江贿赂50余万元。
有人里应外合,罗江等人也就胆大妄为,借用资质甚至伪造资质来围标串标,拿下工程后自己做几个标段,其他标段则转卖牟利。张朝平明知如此,却包庇纵容。他和罗江的利益交换,导致高标准农田项目从招投标到施工、验收的各个环节都流于形式。
在项目的竣工验收过程当中,张朝平也帮助罗江等人站台出面,虽未说明,但就是暗示外界:“罗江是我的兄弟,你们要给予他关照。”
收钱时心理上的“遮羞布”
不法商人送出去的钱,自然要想办法找回来,这个简单的道理,张朝平并非不懂。每次收罗江的钱时,张朝平都要拿出一两捆来还给罗江,口头上要求他不能克扣工程质量,妄想用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作为收钱时心理上的“遮羞布”。
张朝平老家在农村,有一次他回老家,偶然发现村里的高标准农田存在质量问题,本村的乡亲也深受其害,但他却因“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不敢去面对问题。
农业农村局作为高标准农田项目的主管部门,一旦弃守监管责任,出现各种问题自然也就毫不意外。一些质量不到位的农田,机械化耕作和灌溉系统都不如人意,无法达到设计效果预期的收益,也伤害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等到承担违纪违法后果的时候,才来正视对群众利益造成的伤害,但所有的后悔都为时已晚。
(摘编自《光明日报》《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