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能够打破产业格局的成长标的

作者: 赵智勇

寻找能够打破产业格局的成长标的0
赵智勇

机械│长江证券研究小组

赵智勇、臧雄、倪蕤、曹小敏等

赵智勇 / 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学士,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拥有10 年行业研究经验、8年工业自动化实业工作经验,全面深度覆盖机械行业。

代表研报 :《 从车机船到风光锂,从胜率到赔率——机械行业2025年年度投资策略》

《丝杠加工工艺深度:多工艺并存发展,设备有望受益》

《以日本出口数据为例看挖机二手机海外空间》

《通用设备行业研究框架》

《宁德时代换电明确提速,重视设备弹性和宁德增量》

2024年,机械行业“确定性”板块表现更优,红利等稳健型资产阶段超额明显。展望2025年,机械行业投资思路以“要弹性”为主,遵循周期从右向左,投资要从车(轨道交通)机(工程机械)船(船舶)向风光锂设备延续的方向。

2024年表现优秀的船舶板块,国改重组节奏逐渐成为主要矛盾;轨交装备铁路部分持续景气、地铁板块筑底反转蓄力;工程机械国内企稳,海外增长确定带动盈利能力继续修复。

风电装备,国内景气延续,价格底部明确。在政策端,临近“十四五”规划末,地方政府对于新能源装机有考核,各能源国央企招标、开工节奏加速。2025 年是装机大年,叠加10MW机型成本持续优化、传统机型盈利逐步稳定,风机盈利有望向上修复,带动产业链整体盈利改善。

光伏设备,BC设备需求空间弹性大,激光设备最受益。由于BC激光技术的较高难度,设备厂商突破往往需要与下游头部客户合作并持续迭代工艺,可以形成较高的技术壁垒。持续看好2025年BC、叠栅等新技术设备推动行业加速周期筑底。

锂电设备,行业景气触底,下游龙头企业产能利用率率先修复,有望驱动2025年扩产,叠加海外需求,预计2025年锂电设备行业订单将恢复增长。固态电池、复合集流体等新技术持续推进。龙头电池厂推进换电,2025年换电站需求开始释放。

通用设备,国内周期经历了三年多的磨砺,量价都处于底部,2025年修复趋势明确。国内产能过剩不代表国内装备产能过剩,工控、激光、工业机器人、机床、塑机等装备海外渗透率处于低位,优秀装备企业出海迎来挑战和机遇,2025年将受益于国内市场走稳、海外渗透加速的双击。

流程工业,广阔海外市场是未来看点。国内煤化工、核电、氢能等行业景气度较高支撑资本开支。海外的中东、中亚、南美等新兴市场“油气、海工”资本开支旺盛,国内企业把握机会进入海外供应链,海外营收利润快速增长。短期中企有望持续受益于全球油气资本开支景气,展望中长期,海外市场份额仍将持续提升。

2024年,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厂商均有典型应用落地,可以展望2025年在一些比较偏标准化的B端(搬、拿、拣、放等)及C端(语音交互、销售互动等)场景落地应用。特斯拉、华为、英伟达等大厂入局,将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国内零部件厂商百花齐放,将迎来板块性机会。

总结2025年投资,主要有两个方向。第一,从周期右侧往左侧看,当前周期处于相对右侧的板块更具确定性,行业景气度上行趋势充分确立,后续增长确定性较强。当前周期处于相对左侧的板块更具弹性,考虑工程机械、通用周期反转后弹性的充分释放。第二,从规避问题到解决问题,一个是选择行业,一个是选择公司。2024年侧重竞争格局好的稳健资产,2025年侧重寻找能够打破产业格局的成长标的,看好人形机器人和新能源装备技术等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