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精蓄锐,内外兼修

作者: 何亚轩

建筑和工程│国盛证券研究小组

何亚轩、程龙戈、廖文强

何亚轩 / 俄亥俄州立大学经济学学士,美国杜兰大学金融学硕士。2014—2017 年曾就职于东吴基金和中泰证券,并分别任汽车及建筑行业研究员、建筑行业高级分析师。现任国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建筑首席分析师。

代研报 :《 从资产负债表看中国建筑的“底线价值”》

《中材国际:再论运维与装备业务未来成长路径》

《当前时点再看鸿路钢构——强者恒强,精进不休!》

增量政策在途,2025年固定投资有望提速,是我们对建筑和工程行业的总体观点。

2024年9月以来,“一揽子”政策发力推动经济企稳向好,展望2025年,特朗普当选后可能对华加征关税,倒逼我国更多内需政策加快出台。三大投资方面,基建投资受益化债落地及中央加杠杆,资金面有望改善,实务工作量有望加速落地,预计2024、2025年增速分别为8.8%和10% ;地产投资在政策驱动下趋于筑底,预计2024、2025年增速分别为-10%和-6% ;制造业投资2024年在“两新”政策(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下保持较快增长,2025年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带来拖累,增速将有所放缓,预计2024、2025 年增速分别为9.5%和8%。2025 年固定资产投资有望提速,全年预计增长5%。

政策发力、总量修复背景下,国内外均面临机遇,重点关注方向:①受益化债及宽财政发力,叠加市值管理措施落地,报表及估值有望修复的央国企板块;②中美博弈加剧,“一带一路”战略地位提升,重要外交事件带来潜在催化的国际工程板块;③中央加杠杆趋势下的部分细分景气投资方向。

投资主线一——低估值央国企:化债及宽财政驱动行业景气向上,央国企报表及估值有望加快修复。2024年10万亿元额度明确用于隐债置换,将原本受制于化债压力的财政空间腾出来,可以更大力度支持基建等领域,加快在建项目推进,促进建筑企业收入和利润改善。部分资金安排政府欠款偿还,有望改善企业回款,显著修复资产负债表,改善现金流量表,促进PB(市净率)估值加速修复。财政部提出2025年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专项债及特别国债均有望扩容,中央加杠杆趋势明确,行业景气有望向上。此外,《市值管理指引》落地,有望增强央国企主动市值管理动能,引导其提升经营效率及盈利能力,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分红回购等方式推动估值回升。

投资主线二——国际工程板块:中美博弈深化,“一带一路”加速推进。特朗普当选,中美博弈可能不断深化,在新的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下,“一带一路”与保障国家安全紧密相关,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加强和稳固沿线国家合作,维护地缘政治稳定,提升影响力,同时更好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实施,新时代战略意义有望显著提升,预计将继续加力推进。近年来,新兴国家城镇化、工业化提速,国际工程龙头出海大有可为,海外收入占比有望不断提升,将带动盈利及商业模式改善。根据以往正常安排,“一带一路”峰会每两年召开一次,预计2025年将召开新一届,预计将给板块带来显著催化。

养精蓄锐,内外兼修0
何亚轩

投资主线三——成长板块,中央加杠杆趋势明确,关注细分景气投资方向。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未来中央加杠杆趋势明确,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项目将成为资金重点投入方向;此外,以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受到政策大力支持,投资回报率高,预计将进入快速发展期。重点看好以下三个方向。一是水利水电:雅下水电站启动在即,预计总投资1.4万亿元(为三峡电站的5.6倍),对于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提升国防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我国目前多条运河在建或筹建中,项目累计投资或超6000亿元,建议重点关注水利水电施工、地基、民爆、盾构装备等产业链龙头。二是能源安全:我国富煤少油,新疆煤化工对于保障能源安全至关重要,2025年有望进入投资高峰期,重点关注煤化工工程龙头。核电是重要基荷能源,核准显著提速,年均有望拉动2000 亿元投资(2023 年核电投资约949 亿元),重点关注核电建设龙头。三是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代表,2024年以来政策密集出台。基建为低空产业发展核心,规划设计及建设需求预计将率先放量,2025年低空基建投资规模有望达3000 亿元(2023―2025 年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73%),后续后端运营预计为市场核心争夺点,建议关注设计规划、建设运营等环节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