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解“口中珠”疏

作者: 张浩

陈寅恪《寒柳堂记梦未定稿(补)》附言戊戌政变后乃父陈三立救免文廷式一事,并徵引陈三立《文芸阁学士同年挽诗六首》之四互证。此诗末二句云文廷式“光芒接三岛,留得口中珠”,陈寅恪所解“口中珠”不妥,须加以疏证。

陈寅恪谓文廷式“赍同、光朝盛流李文田、沈曾植等所定之蒙古元秘史对音本”赴日,故“末二句指传播同光盛流之学于东瀛也”。此说之舛在于误记了文氏东游日本与传播蒙古史研究的先后次序。文廷式旅日时间为一九00年正月至三月,而将蒙文《元朝秘史》钞寄日人内藤湖南是一九0一年十二月事,寄送沈曾植《蒙古源流事证》则更晚,故“口中珠”显非“同光盛流之学”。

实际上,“口中珠”指文廷式东游期间所作诗歌。文廷式在日本诗歌酬唱频繁,影响甚巨,日本《太阳》杂志一九00年第七、第九号便连载《文廷式芸阁氏》一文盛赞其诗才。因此,“留得口中珠”实指文廷式诗歌流传于日本。这应是陈三立本意所在。

下一篇: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