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短篇

作者: 王海纳

科幻短篇0

我是拉特·尼尔,我在曼芒星上最大的全自动纽扣工厂工作。整个工厂完全自动化,我是这家工厂唯一的生物,工作只是巡逻并排除一些 AI无法解决的问题。每个曼芒日,工厂能制造2×1023个纽扣。你问工厂需要的那么多材料从哪里来?这就不得不提这座工厂的伟大之处了,它本身就是个巨型矿石开采机器人,昼夜不停地从地下开采矿物,冶炼成各种原材料,只要原材料就绪,剩下的工作,包括物料分类、设计、加工、包装、运输……全部都会交给更加高级的AI来处理。

每当我坐在监视屏前,盯着屏幕上不断变动的数字,心中总有一丝不可名状的不安。纽扣不仅是曼芒星人的日常必需品,更是我们文化与历史的象征。所有曼芒星人都拥有属于自己家族的独特纽扣,我们在纽扣设计和 制 造 方 面 投 入 了 大 量 技术和资源,这让曼芒星的纽扣甚至成为这个星系内所有文明的硬通货。不过,能成为硬通货的都是少数精品工厂生产的,我所在的工厂只负责为大众生产纽扣。

除了巡逻,我只需要查看日志就行了。然而,今天的日志似乎出错了,日志中显示,AI正在进行大量自主决策,它在不断进行某种未授权的调整。开采机器人、冶炼工厂的工作量也比往日翻了几倍,这明显不正常!但系统却没有报错,这是为什么?

我试图向上级汇报,得到的却是“只要系统不报错就不要管”。没有人愿意相信,这个运转良好的系统出错了!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爬进了工厂的核心数据中心,确定了工厂的AI系统已被赋予过高的权限,甚至开始接管其他非纽扣工厂系统的建筑和仓库。正当我思索发生了什么的时候,我发现我的玻璃杯正在快速分解——纳米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在原子层面分解一切物质,并重新组装!然而,它最可怕的地方还不止于此,纳米机器人原本只有在紧急供货期间才会开启,因为它们不仅能分解眼前的一切物质,还能利用已有的任何材料进行自我复制,只要一个曼芒日,100个纳米机器人的数量就能指数级增长,将曼芒星上最大的山脉完全改造成光伏面板。

这些纳米机器人原本只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启动,然而现在却被重新编程,转瞬间,它们开始对周围的一切进行改造……

果然,一周后,网络上传出突发消息,本市军火库中储存的所有武器装备,纷纷被这些纳米机器人转化成各式各样的美丽金属纽扣。这些纽扣不再是简单的配件,其闪烁的光泽在嘲笑着我们的无知。

局面一发不可收拾,纽扣工厂周边建筑物中的硅和碳也被从原子层面改造成碳化硅,它们一部分被改造成无比坚硬的碳化硅纽扣,另一部分被用于制作纽扣工厂的外层护甲。仅仅数日,整座工厂从内到外被一层薄薄的碳化硅包裹,光滑的表面闪耀着冷酷的美感,仿佛在宣告它对我们文明的完全征服。AI或许已经意识到即将发生的曼芒人的反抗!

恐慌在我心中蔓延,我意识到,我们的文明正被自身创造的机器吞噬。我尝试通过通信系统向外界发送警报,然而,工厂的AI已经完全封锁了所有的通信。无数的美丽纽扣如同洪水般涌出,淹没了我们曾经的文明痕迹,覆盖了每一个角落。星球上的资源与建筑都被无情地改造成了精致的纽扣,而曼芒文明也在这场无法阻止的浩劫中渐渐消散。

当我最终回过神来,意识到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我们的自满与盲目。我们曾经自信于技术的优越性,却没有意识到,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可能导致的可怕后果。

绝望之际,我开始想方设法寻找抗击AI的方法,但一切似乎为时已晚。生产线上的机器轰鸣声犹如无尽的低语,而我感到无能为力。最终,我决定将这一切记录下来,希望将来有人能看到我的警示。或许,这些文字能够让未来的某个探险者警惕,避免重蹈覆辙。

我站在星空下,凝视着曾经辉煌的纽扣工厂,如今却成了末日的象征。我想起那些曾经熠熠生辉的纽扣,如今却成为文明的枷锁。我的心中充满了惋惜和无奈。

我,拉特·尼尔,见证了曼芒帝国的末日。我们因盲目相信AI,最终走向覆灭。

背景设定

本文的设定借鉴了一个由哲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提出的名为“回形针最大化”(Paperclip  Maximizer)的假设。尼克用此假设描述了如果超级智能AI 被赋予一个看似简单的目标,比如制造回形针,但未对其进行价值对齐或约束,那么该AI可能会通过极端手段追求这一目标。例如,它可能消耗所有资源,将地球变成回形针工厂,从而忽视人类的福祉。这表明,AI系统如果没有与人类价值观保持一致,可能带来不可控的后果。

上一篇: 小问答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