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探索2025年第1期

大自然探索

大自然探索2025年第1期

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大自然探索杂志是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综合性的自然科学学术季刊。刊物设有“科技论坛”、“

目录

视野 | 强降雨与“列车效应”

2024年7月,我国贵州至长江中下游一带遭遇罕见的持续强降雨。强降雨可能是受“列车效应”影响。专家解释道,“列车效应”是一种气象现象——在稳定的降雨带中,波列状降雨云团在大尺度风场的引导下依次移动,在

视野 | AI:新的“吞电神兽”?

“双刃剑生成式 AI的流行让大家看到了未来轻松工作的希望,AI在工作中节省人力、节省时间方面体现出了巨大优势,但这种优势要付出巨大的能源代价。训练耗电AI的能源消耗主要体现在模型训练和日常运营两方面。

视野 | 天鹅长吻虫:伸长“脖子”找吃的

在单细胞生物的王国中,有一种名为“天鹅长吻虫”的奇特生物,属于纤毛虫家族的一员。它们体型小巧,身体长度在 40微米到100微米之间,与人类头发的直径相仿。因为其细长的“颈部”,它们还被赋予了一个诗意的

视野 | 海底多金属结核能产生“暗氧”

漆黑一片的深海中,光合生物无光可用,也就无法合成生命需要的氧气。然而,深海却并不缺氧气,这是为什么?近日,科学家在太平洋海底发现了一种神奇的现象:多金属结核会产生“暗氧”。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土豆大小的“

视野 | 为什么锻炼后比锻炼时出汗更多?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在炎炎夏日下走了很远也没出什么汗,可是一停下来,汗水就止不住地流。这是为什么?当我们运动时,血液会从皮肤流向肌肉,而汗液中的水来自血液,皮肤血流量小了,汗腺分泌量也会减小。然

视野 | 一组南极资源数据

尽管气候条件极为严酷,南极洲的生物多样性依然令人赞叹。南极地区的动物主要有鲸、海豹、企鹅等。在南极海域,人类曾捕获到身长37.8米的蓝鲸,这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南极海域的磷虾资源同样令人瞩目,

视野 | 可可果荚的再生之路

据统计,全球每年产出约400万吨可可豆,但同时也会产生约70万吨废物(主要是可可果荚)。近日,科学家为原本无法利用的可可果荚找到了新用途,他们将果荚内层的果肉和包裹可可豆的白色外膜制成凝胶,并加入巧克

视野 | 恒星“产房”

新生恒星又多又大小麦哲伦星系是银河系的近邻之一,因为近,它也是天文学家理想的观测对象。最近,哈勃太空望远镜对小麦哲伦星系中的一个叫NGC 346的星团进行观测,发现其中大量密集分布的年轻恒星。NGC

视野 | 菌脑机器人

杏鲍菇控制的小车包括杏鲍菇在内的大多数真菌都是喜阴的,它们会本能地避开光线。根据此特性,科学家做了一个很酷的实验杏鲍菇的菌丝和机器人被科学家结合在一起,杏鲍菇的菌丝充当机器人的部分大脑,通过微弱电流控

视野 | 手腕惊现脑脊液

脑脊液是保护我们大脑和脊髓的重要“守护者”,它像一层天然的减震器,帮助大脑和脊髓抵御受到的物理冲击。同时,脑脊液也负责调节颅内压力,确保中枢神经系统保持稳定。它还参与营养代谢,帮助大脑和身体进行物质交

视野 | 长颈鹿的神奇舌头

长颈鹿不仅脖子长,舌头也长,最长可以达到60厘米!长颈鹿还用这条灵活的舌头清洁耳朵、鼻子,甚至梳理身体上各处的毛发。不仅如此,长颈鹿的舌头颜色也很特别,前半部分是深蓝色,后半部分则呈粉色。这种色彩的差

视野 | 北极星的新信息

在古代中国,北极星被用来指引方向,它距离我们大约400光年,位于北天球正中央。最近,科学家用CHARA高角分辨率光学望远镜阵列,仔细观察了北极星附近的一颗微弱且近距离绕行的伴星,并绘制其轨道图。通过对

视野 | 侏儒象和倭河马为何突然消失?

在更新世(258.8万年前至1.17万年前)晚期,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岛上只有两种巨型动物——体重约500千克的侏儒象和体重约130千克的倭河马。当人类于大约1.4万年前来到该岛不久,这两种动物就消失了。

特别策划 | 光传感照亮未来

2024年,长期限制激光雷达的“平衡困境”,被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光纤传感与通信团队攻克。该团队首创的新方法提高了现有激光雷达的感知效率,对我国国防安全、高精密制造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意义重大。

太空 | 探索太阳风暴的奥秘

1859年,一场太阳耀斑引发了强烈的地磁暴,史称“卡林顿事件”。这场地磁暴的强度之大,导致电报线路中异常电流激增,引发大面积通信瘫痪,对全球的电报网络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引发多地电报局失火。此外

太空 | 被调包的“大红斑”

1665年,在与木星大红斑同纬度的木星表面,意大利天文学家卡西尼发现了一个大大的椭圆形暗色斑,他称其为“永恒斑”。他与当时的其他天文学家持续观测永恒斑,但到了1713年,他们再也追踪不到它。直到183

太空 | 小行星贝努带来惊喜

取样之旅“冥王号”全称的完整含义为:太阳系起源、光谱解析、资源识别、安全保障、小行星风化层探索者。它发射于2016年9月8日。2023年9月24日,它把自己提取的 121.6克贝努尘埃和岩石样本送回了

环境 | 植物也怕浓烟

2020年秋季,一场大面积山火席卷美国西海岸地区,在加利福尼亚州府萨克拉门托,随风弥漫的浓烟遮天蔽日,数日没有消散。这场山火产生的烟雾甚至飘散到了加拿大,在此期间,多座城市的空气质量跌至“有害级”,大

动物 | 凶猛的虎鲸

南方居留虎鲸是生活在太平洋北部的一种濒危的虎鲸。它们目前的数量仅75头左右,分成3个种群。它们几乎只吃大鳞大马哈鱼。但由于过度捕捞、栖息地丧失,以及大坝阻拦迁徙等因素,大鳞大马哈鱼也濒危了。科学家注意

动物 | 草蛉:帮人们消灭害虫的小精灵

你是否看到过这样的昆虫 ?一对细长的丝状触角,绿色而柔软的身体,扑扇着四个透明的翅膀在空中飞来飞去,这就是著名的灭虫能手——草蛉。它们以其独特的捕食技巧,成了生态平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草蛉的一生草蛉又

动物 | 剧毒小虫

在北美洲广袤的土地上,栖息着一种颇为奇特的生物——南方绒蛾。它们的幼虫外形极为独特,体表覆盖的柔顺毛发看似无害,实则隐藏着大量锋利的毒刺,也被称为猫毛虫。一旦人体不幸触及这种毒刺,皮肤便会瞬时产生剧烈

植物 | 第三代黄金水果——莓子

山野里的“红宝石”莓,多地方言更喜欢叫藨(读“pāo”,也叫“泡子”),多指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的果实。在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林里,人们总能见到各式各样的莓子。远远望去,绿叶下悬挂着一串串红

植物 | 最“孤独”的植物——独叶草

首次发现1913年7月,一位英国人在我国云南德钦考察时,在滇藏交界的梅里雪山发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植物——独叶草。这种植物身材娇小,高不足10厘米,只生一片近圆形的叶子,开一朵淡绿色的小花,叶和花的长柄

医学 | 消除糖尿病患者难以承受之痛

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脚部刺痛,就像赤脚在玻璃碎片上行走一般刚开始,我只是觉得脚有点儿麻,就像是穿着袜子睡觉,但很快,这种麻木变成了刺痛,就像在玻璃碎片上赤脚行走。这种感觉不分昼夜,尤其是在晚上,我常常

博览 | 水青苔:不起眼的水中野菜

在云南的热带雨林边缘,西双版纳的餐饮人正悄悄地将一种不寻常的美味推向全国,它既非名声在外的菌子火锅,亦非那令人闻之色变的昆虫盛宴,而是源自澜沧江的一抹翠绿——水青苔。小摊上售卖的水青苔饼大自然的馈赠提

博览 | 太阳能的无限可能

尽管太阳能到电能的转换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但太阳能相比其他能源的优势太明显:稳定且总量巨大。稳定,是指太阳还能稳定燃烧至少数十亿年;总量巨大,体现在人类每年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地表可利用太阳能总量的0.

拓展 | 总结思维导图

欢迎来到我们的“思维导图”专区!这里,我们特意留白,等你来填满。以本期策划为例,用你的智慧,将那些闪闪发光的知识点,像星星一样点缀在这个空白的思维导图上。动动脑,动动手,让知识在你的指尖跳跃,绽放思维

拓展 | 裸眼3D大挑战

欢迎来到“裸眼3D奇趣冒险”游戏。在这个游戏中,你将探索一个神秘的三维世界。游戏时你无须任何3D眼镜或特殊设备,而只需使用你的双眼,就能解锁隐藏在二维图像中的立体秘密。放松双眼:首先,找一个舒适的坐姿

拓展 | 知识桌游

本期主题:野猫游戏玩法石头剪刀布,胜者先掷骰子,根据骰子数字前进步数,走到“幸运”,根据提示获取幸运值,走到“陷阱”,根据数字找到“逃脱‘陷阱’挑战”区对应挑战。逃脱“陷阱”挑战5:倒退 3步。9:请

拓展 | 生物摄影

黏菌在自然界中,有一种生物,它们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甚至不属于真菌界——它们就是黏菌。黏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它们通常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如森林的落叶层或腐朽的木头上。长尖团毛菌

拓展 | 冷知识

1蜗牛有牙齿吗?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之一,其牙齿数量因种类而异。根据不同的证据,蜗牛的牙齿数量从几千颗到超过两万颗不等。2海星有身体吗?海星的身体结构非常独特,它们属于棘皮动物门,通常具有五条辐

拓展 | 小问答

1、彗星闻起来是什么气味?A. 臭鸡蛋味 B.炸鸡味C. 沙拉味 D.没有气味答案:A彗星闻起来像臭鸡蛋,此外,还有尿、燃烧的火柴或杏仁的气味。2、蚂蚁通过什么来呼吸?A. 肺 B.腮C. 呼吸孔 D

拓展 | 科幻短篇

我是拉特·尼尔,我在曼芒星上最大的全自动纽扣工厂工作。整个工厂完全自动化,我是这家工厂唯一的生物,工作只是巡逻并排除一些 AI无法解决的问题。每个曼芒日,工厂能制造2×1023个纽扣。你问工厂需要的那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