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观察,发现科学之美

作者: 田春忆

用心观察,发现科学之美0

人物档案

姓名:王乐晨

学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

年龄:12岁

兴趣爱好:阅读、编程、运动

最敬佩的科学家:屠呦呦

最喜欢看的科普类书籍:《十万个为什么》

最喜欢看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

我的创造技法:多看书,不断尝试,积累学习经验。

个人创新作品:可计量式食盐盛放器、可以吃的环保洗洁精、可以吃的儿童环保牙膏

曾获荣誉:合肥市第3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合肥市第4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合肥市第2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第39届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第3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我眼中的未来科技:人工智能深度发展,城市实现智慧化转型。自动驾驶汽车便捷、安全,智能家居普及,居民生活更加舒适。

我想对“TA”说:屠呦呦奶奶,您好!请问在您的科研生涯中,有哪些特别难忘的时刻或经历,可以分享给正在追梦的我们?

形容自己的三个词:活泼、创新、坚持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说,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对于青少年来说,生活这本无字之书处处蕴藏着智慧,善于从生活中发现,不仅能收获知识,而且能培养创新能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学生王乐晨便是这样一位热爱观察生活、改善生活的“发现者”。

成长途中,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十分重要。在父亲眼中,王乐晨爱阅读,也喜欢动手将书中的理论变成现实。他说:“乐晨留心观察生活中的问题,经常向老师、家长请教。作为父母,我们尽量做到为她‘保驾护航’,呵护她的求知欲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指导老师陈珍则不吝夸赞道:“王乐晨的思维如灵动的飞鸟,穿梭于各类学科知识间。从趣味小实验到复杂项目,她总能全身心投入,坚持不懈,将科学理论与实践完美融合。”

接下来,就请大家跟随记者的脚步,去认识这位活泼可爱的“发现者”吧。

记者:你第一次接触科技创新是在什么时候?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

王乐晨:小学四年级时,我发现家附近的药房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队测量血压,这引起我的疑问——为什么大家如此关注血压?通过查资料我得知,血压与健康息息相关,尤其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较大,而高盐是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于是,我想设计一种可计量式食盐盛放器,以便人们能精确控制食盐的用量。受胡椒瓶的启发,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出了可计量式食盐盛放器。我还为这个作品申请了专利。

记者:在你所有的发明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

王乐晨:我最喜欢的是“可以吃的环保洗洁精”这个作品。因为它具有实用性,我家和亲戚家用的都是我制作的洗洁精。它不仅去污能力强,而且以面粉为主料,十分环保,制作成本低廉。

记者:制作这个作品时,你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

王乐晨:最大的困难就是解决洗洁精的分层问题。洗洁精配制好后,一般24小时内就会出现分层的现象,这样使用前需要摇晃,不方便。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尝试了很多办法,查阅了很多资料,也多次请教老师,最终选用海藻酸钠、明胶作为增稠剂,并通过反复实验和性能测试,确定二者的最佳配比,制成了成分均匀的洗洁精。

记者:说说你最难忘的一次参赛经历。

王乐晨:2024年3月,我参加了第39届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时,评委针对我的作品提出了不少问题,我认为自己不可能入选一等奖了(只有入选一等奖,才能参加第二天的问辩),于是和父母商量回家。谁知晚上结果出来了,我以第4名的成绩进入问辩环节。

第二天,十几位评委对选手进行问辩。我抽到的题目是“你如何看待C919国产大飞机项目?我们应不应该投入巨资研发大飞机?”我的脑海里迅速想起以前读过的关于大飞机的资料,并很快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回答完毕,评委中一位老爷爷向我竖起大拇指,并说道:“后生可畏,小姑娘,你回答得非常好!”那一刻,我的内心感到无比自豪。最后,我的作品以第3名的成绩晋级国赛。

记者:作品的成功离不开其他人的帮助,你能举例说明吗?

王乐晨:每个作品的成功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父母的支持和同学的信任。制作“可以吃的环保洗洁精”这个作品之初,合肥市邵和义科技辅导员工作室的老师和学校桂宏儒老师都给予了我多次指导。父母在网上买了很多材料供我尝试,陪我去超市调研。洗洁精制作好后,同学们积极试用,测试其清洁效果。正是有了大家的帮助,“可以吃的环保洗洁精”才得以制成。

记者:科技创新活动带给你的最大改变是什么?

王乐晨:在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专家和老师的指导,也和很多同龄人进行了交流。这不仅让我学到了新的科学知识,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我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强,更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记者:你有哪些好的学习习惯或方法?

王乐晨:第一,关注生活,尤其是生活中遇到的不便和困难,那里蕴藏着创新的可能。第二,多读书,只有拓宽知识面,才有可能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三,勇于尝试,坚持不懈。

记者:未来,你希望从事什么职业?

王乐晨:未来我想做一名生物医药科学家,研究新型药物,为病人解除痛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