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源不断的表达
作者: 纯子清 晨
樱花开花。布告鸣叫,低处的荷花塘
适合你磨刀
刚刚长成的草地,适合你打造一件长长的
裙裾
马路上的斑马线,适合走过的人们
练琴,路边的
树叶高悬,被蜜蜂蝴蝶同时深爱的蔷薇
又要为对面的小学围墙,打造
一件粉色的碎花裙
每个事物都是温暖而熟悉的
小区的石凳又要被太阳捂热,晾衣架上的
衣服,又要一整天飘浮在
轻柔的风中
被井盖封住的井
不会再接纳枯枝、败叶、塑料袋
也不会,接受一个孤苦的投井人的
身躯
当然。它再也无法见过上空
太阳反复地经过,无法眺望古老的星
在夜空闪烁
无法闻到樱花、海棠、金桂的芬芳
它要在那个幽静的世界,替喧闹的我们
完成无穷无尽的深邃的思考
所有的水滴都努力波澜不惊,不加快挥发
也不迅速流失
所有的水滴,都努力比露水晶莹
比美酒甘甜
但假如你有一个压杆,它依旧有源源不断的
表达:清澈、纯净
像一个人沉思那么久,才说出那么多
深刻的话
返乡记
经过油菜花刚刚绽放的
田野,当我们驱车抵达曾家村
父亲又一次走进光线黯淡的老屋
像一个光明的人,重新投入黑暗之中
老屋的墙壁、木柱的破损情况
是他要细察的内容
一场大雨刚刚过去,他还要爬上
年久失修的木楼梯,去楼上
查看木板的潮湿
和水盆里的积水,判断屋顶的漏水情况
关闭的木门,和钉着薄膜纸的窗户
让明亮的阳光在这里成为奢侈品
幽暗处久被弃置的家具,显得破败和凌乱
我们都沉默不语,依靠手电筒
把眼前的事物忽然照亮。事实上
随着往事的逼近
我们都觉得远去的亲人又依次回到生活的
场景:母亲刚扛着锄头,从农田回来
爷爷开着拖拉机,要赶在夜晚前
把一车化肥,给隔壁村送去
奶奶正在灶间烧火……
——在这三间两厢的老屋里,亲人们
进进出出
各自在自己的人生里穿梭,我看到
还很小的我,在煤油灯下
做作业,微弱的灯火把我稚嫩的脸庞
一再照亮
那片草地
很多时候,我们会想起
那片不知名的草地
想起三个人从斜坡上飞跑而下,像三条
滚落下去的水流
冲击着一片已经长成却墨守成规的草地
几间简易且白色的房子
在人迹稀少的下游栖身,照顾一个
小小的水塘和它涟漪上的鹅群
想起一大片牡丹花,还有芍药
浓艳。高冷。盛开在蔚蓝的
天空下
它要吸引的那些黑色蝴蝶,我们也
叫不出名字。
想到匍匐地上的水花生、地锦,还有
蛤蒌,飞蓬草……
曾遭受过同样的严寒,现在被同样的明媚
之光照耀
布谷用它的再次鸣叫,祝贺这片土地
重获新生。当那里开着小小花的
三色堇、马齿苋
同时被蜜蜂到访,当那里的幽静可以
盛下一只东方白鹳的
长久驻足
时间之手,也从我们的身体里牵出
那匹疯狂的骏马
——它并未衰老,依旧能以惊人的
速度驰骋
大雪纷飞
依旧想到一九八八年的隆冬——
在被白雪映照的凌晨,一道又一道寒风
像无形的鞭子追着
抽打两个衣衫单薄的少女
因贫困购买不起钟表的我和同村同学
丽英
被白雪的反光误导
以为早晨的曙光到来,背着书包
从家里出发去曹家中学
那被白色统治覆盖的一切:
村庄、草垛、电线杆、隆起的水井
一望无际的田野,以及空荡荡的杉树林
都深陷睡梦,无任何灯光
亦无任何身影走动
——那是我从未经历过的黑夜
只有我和丽英像两片孤单的叶子,被风雪
裹挟着
跌跌撞撞行走,只有我们两个人
十四岁的脚印
被过早按在皑皑的雪地上,白色无垠
几乎无法
分辨田埂和麦田,山坡与坟堆……
当我们赶到十里之外的学校,
用冻得通红的手
敲门许久,才有住校的语文老师
从门缝里探出他
那张睡意朦胧但疑惑诧异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