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写作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黄丽娇【摘要】微写作是一种灵活的写作方式,将微写作运用到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能够促进阅读和写作的迁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文章就微写作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析,先阐述了微写作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然后分析了微写作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应用的优势,最后按照整本书阅读的略读、精读和思辨阅读这三个阶段提出了“微写作在整本书略读阶段的应用、微写作在整本书精读阶段的应用、微写作在整本书思辨阅读阶段的应用”等微写作应用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微写作;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20—0112—04
当前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备受关注的课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设计了“整本书阅读”任务群,对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作出了明确的指示,要求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还应该指导学生以口头或者书面表达的方式分享和交流阅读的经历、体会和方法。微写作是一种篇幅短小、灵活多样的写作形式,将微写作运用到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能够促进读和写的融合,优化整本书阅读的效果。本研究将微写作运用到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对微写作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展开探析。
一、微写作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理论依据
(一)新课标阅读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课程的纲领性文件,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指导作用。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这一学习任务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口头或书面分享自己获得的启示”“运用口头或书面方式,与同学分享自己整本书阅读的经历、体会和阅读方法”等,这为教师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指示。从新课标的要求可以看出,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实践,同时还应该重视学生的阅读表达,鼓励学生利用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总结自己的阅读经历、阅读体会、阅读启示和阅读方法。微写作是一种书面表达方式,将微写作运用于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这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契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不同阅读阶段开展微写作,将自己的阅读体会、感想和启发等及时记录下来,促进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帮助学生更好地品味文本的内涵,以达到深度阅读的效果,并有效训练学生的写作技能。
(二)学习迁移理论
学习迁移理论认为,如果两种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方式相似或者相近,那么就容易发生迁移,也就是一种学习经验会影响另一种学习。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需要建立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之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这个过程就产生了学习迁移。阅读是语言输入的过程,写作则是语言输出的环节,语言的输出需要建立在语言输入的基础之上,因此阅读和写作是不可分割的,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将微写作应用到整本书阅读中,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之间建立联系,让学生将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学习、吸收的知识应用到写作环节,从而实现从“读”到“写”的迁移,让阅读和写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二、微写作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整本书阅读的对象是整本著作或者长篇文章,这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一些学生由于缺乏耐心或兴趣,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整本书阅读,因此在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了教学重点。小学阶段的微写作字数控制在100字以内,形式简洁、自由,将微写作应用到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巧妙设计微写作任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兴趣。比如在整本书的导读阶段,教师可以围绕阅读内容创设情境,设计微写作活动,引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猜想,然后组织整本书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验证自己的猜想,这能够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保持浓厚的兴趣。在整本书细读时,教师还可以围绕整本书的语言运用、思想表达等设计微写作任务,以简单的微写作任务消除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畏难情绪,并让学生在完成微写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整本书阅读的成就感,让学生对整本书阅读产生持久的兴趣和动力。
(二)深化学生的阅读思考
新课标设置的六大学习任务群都有其基本的特征和要求,其中“整本书阅读”这一学习任务群关注的是学生的纵向思维和长效学习,侧重于学生整体阅读素养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按照“整本书”的规律来教,教出“这本书”的个性来[1]。目前一些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时为了阅读而阅读,认为只要将这本书读完了就可以,并没有对这本书的内容、情感等深入探索,导致读完一本书后并没有对这本书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当学生将阅读整本书当成一种任务来完成,不求甚解,就会导致学生的阅读停留在表面,学生难以读出个性,自身的整体阅读素养也难以发展[2]。而将微写作运用到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结合文本的内容设计微写作任务,以写作任务驱动学生思考,让学生和文本内容、作者展开对话,围绕微写作的主题对文本深入探究,这能够有效深化学生的阅读思考,让学生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质疑的态度,从而促进学生的纵向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素养。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整本书阅读和片段阅读相比,阅读的时间比较长,需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后,更关注学生长效学习习惯的养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并没有对阅读进程做好合理规划,这就导致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效果不佳。完整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应经历三个阶段,即阅读前的读物推荐课和读法指导课、阅读中的读程推进课和读解交流课、阅读后的读书展示课和读点探究课。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不同的读书阶段设置相应的微写作任务,阅读前以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阅读中利用系列微写作任务推进学生的读程,阅读后也可以指导学生将自己的读书收获以微写作的方式呈现和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微写作任务引领下养成良好的整本书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