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作者: 马如玲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在教学实施方面应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以活动为路径,开展单元整体教学,逐步引导学生建构和生成围绕单元主题的深层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基于此,文章围绕指向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价值和教学设计要点展开分析,进一步探究指向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策略,即梳理关联,提炼主题意义;依据主题,设立单元目标;统筹设计,组织单元活动;归纳总结,进行单元评价等。

【关键词】小学英语;主题意义;单元整体教学;价值;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23—0071—03

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和活动等,将教学资源多样化呈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增强学习兴趣的新型教学模式。新课改背景下,指向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价值突出,对此,教师应明确此教学模式中教学设计的要求,并结合教情与学情研究适合于小学生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策略,以助力教学目标的高质量实现。

一、指向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价值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在教学实施方面应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以活动为路径,开展单元整体教学,逐步引导学生建构和生成围绕单元主题的深层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指向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整体教学主张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不仅关注学生语言知识学习,更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发展。首先,单元整体教学不以某一个知识点展开教学,而是从整体出发,以语篇为依托开展主题式教学,所以学生会在课程学习中系统学习英语知识,包括英语词汇、短语、句子句型、语法知识、口语交际、写作表达等多方面的知识,这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其次,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英语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会通过语篇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这对锻炼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很大帮助。最后,单元整体教学将打破学生英语学习的固定思维模式,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英语知识学习并不是简单的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知识的背诵,而是要在具体的情景中运用,当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认知发生转变后,其英语学习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二、指向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点

1.依据各年级主题,细化分级指标要求。小学英语课程主要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开展教学。教师在设计指向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时,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课程主题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更为详尽的教学计划和评价体系,从而提升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分级目标可以按照学业质量标准分为预备级、一级和二级这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包含两个年级,且每个年级皆有其特定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指标要求。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教学重心要有所倾斜,比如预备级学生应侧重听说训练教学,一级学生应注重读写训练教学,二级学生应注重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教学。评价方法也要多元化,应采取口语表达、试卷测试、书面作业以及小组活动等多种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确立单元总目标,规划每课时子任务。确立单元总目标有助于单元整体教学取得成效,规划课时任务可以促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在确立单元总目标时,教师应遵循“1个单元整体目标、2个层次目标、3个指向目标”原则,兼顾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在规划每课时子任务时,教师应注意将单元内容、单元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可以操作、实现和完成的小任务,进而更好地适应课堂教学变化,以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

3.基于学习活动观,规划单元学习活动。在过去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教师的关注点多集中在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上,对于活动内容的衔接性常常忽视,从而导致单元学习活动过于形式化,表面上课程设计为单元整体教学,实际上进行的还是单课时知识内容学习。因此,在指向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基于学习活动观,规划单元学习活动[1]。比如,教师围绕单元主题意义,设计具有关联性、循序性和衔接性的学习活动链,且活动目标应包括理论知识、实践应用和迁移创新,以便学生在不同的课时中重复参与相似的学习活动,进而加深对单元主题的学习、理解和应用。

4.明确核心素养要求,设计评价内容标准。在指向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教师还需做到明确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并针对性设计评价内容及标准。评价内容是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制订,评价教学核心内容。评价标准的设定要综合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情感态度表现以及英语听说读写应用能力等多个维度。考虑到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评价标准也应层次化、可量化,这样有利于得出综合性的评价结果。

三、指向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策略

1.梳理关联,提炼主题意义。在指向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先梳理单元中每个课时内容之间的关联,比如词汇、语法、语境以及语篇主题等内容关联,接着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学情,提炼出适合的单元主题意义。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Unit 5 What’s he like?单元教学中,整个单元共涉及七个板块,分别是对话×2、词汇×2、语音、读写和绘本,学生可通过以上七个板块内容的学习,要学会如何全面地描述他人的外貌性格特征,同时学会用英语表达参与到与他人的人物特征话题讨论中[2]。与此同时,教师分析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了解到学生在客观描述自己或者评价他人时经常关注缺点而忽视优点,于是,教师通过综合分析,先确定本单元的主题意义为欣赏他人,悦纳自己。接着教师按照此点确定各个课时的主题意义,在单元A部分对话、词汇及语音教学中指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外在“美”;在单元B部分的对话与词汇学习中感受人物的内在“美”,在单元B部分的读写教学中带领学生全面评价“美”;在最后的绘本教学中带领学生欣赏他人与自我的“美”。

2.依据主题,设立单元目标。在指向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梳理单元内各课时之间的关联,并提炼出主题意义后,可以继续依据主题设立单元目标。通过设计具有关联性的课时目标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逐步培养形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Unit 5 What’s he like?单元教学中,总目标为学习old、young、polite、clever等描述人物外貌与性格特征的词汇,做到熟练且正确的听说读写;可以在具体的语境中灵活运用What’s he/she like?等句型,通过猜测与询问等方式用描写人物外貌与性格特征的语言回答,书写表达人物外貌和性格特征的短文。课时目标为:第一、二课时,学习掌握描写人物外貌与性格特征的词汇,可以在语境中灵活运用Is he/she……等句型。第三课时,灵活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子描述人物外貌与性格特征,会在语境中灵活运用What’s he/she like?等句型。第四课时,通过阅读语篇,掌握阅读方法和写作技巧。第五课时,会读、听懂、可理解绘本故事,懂得发现美,赞扬他人的道理,同时学会欣赏他人,悦纳自己。

3.统筹设计,组织单元活动。在指向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统筹设计单元教学活动,带领学生经历“输入→内化→输出”应用迁移学习过程,从而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发展英语核心素养。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Unit 5 What’s he like?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语境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学习英语词汇、句子、句型,并学会灵活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子句型表述个人想法。接着,教师组织实践应用课程活动,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情境对话活动、项目任务活动等,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促进学生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最后,教师设计读写结合学习活动,要求学生以“My teacher”“My classmates”“My sister”等话题开展写作活动,在写与用中深入理解单元所学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4.归纳总结,进行单元评价。在指向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重视单元评价,在评价中检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哪些不足和优势,从而针对性地做好改进和完善,也为下一次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Unit 5 What’s he like?单元教学中,教师应评价单元内每个课时教学,评价时需重点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情感态度表现以及英语听说读写应用能力等多个维度。与此同时,考虑到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评价标准也应层次化、可量化。评价时,对优等生的评价标准要定得高一些,对后进生的评价标准要定得低一些,要以量化评价的方式获得评价结果,最后再将每个课时的评价结果汇总,得到单元总评价,并用于下一次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

综上所述,指向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价值突出,意义重大,有助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正因如此,小学英语教师应总结教学经验,探索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点,基于教情和学情研究指向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策略,以实现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冯霖.指向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24(02):223-226.

[2]孙玉洁.主题意义探究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19):96-97.

编辑:赵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