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进教育质量评价改革

作者: 李金铭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决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提高政治觉悟、思想境界、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的主要抓手。张掖市甘州区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着力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打好教育改革“组合拳”;聚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实,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总牵引,在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上下功夫,激发教育发展活力;深化“五育并举”,进一步强化协同改革创新的观念,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甘州区新时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意见(试行)》,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促进甘州区义务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

提高政治站位,健全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而教育质量评价导向,对教育健康发展发挥着鞭策和激励的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健全学生综合评价体系,需要我们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赛道、目标终点鲜明和可塑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

甘州区教育局通过实践,探索制定了《甘州区新时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根铸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根据《意见》,教育评价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以教育法规为依据,引导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开齐开足上好各类课程,有效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和促进功能;要坚持科学性原则,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创新评价方式,体现评价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促进学校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要坚持系统性原则,注重各学段课程体系有效衔接,促进学科之间有效融合,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要坚持发展性原则,尊重各级各类学校的差异性,进行动态增值发展性评价,最大限度地体现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公正性。

甘州区以每学年为一个评价周期,分初中学校、城区小学、乡镇中心学校这3类进行评价,其中寄宿制学校在增值性评价中与非寄宿制学校予以区分。将学校教育质量评价分为学科类课程质量评价占比55%(其中:基础性评价占比40%、增值性评价占比15%),活动类课程质量评价占比30%,常规管理评价占比15%(其中:常规检查评价占比5%、课后服务质量评价占比5%、学校活动评价占比5%)和学校办学行为负面清单评价几部分,为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了范例和支撑。

注重基础支撑,夯实学科类课程评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而学科类课程质量评价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具有涉及面广、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多样性的特点。

甘州区教育局坚持发挥评价指标的导向功能,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进一步完善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不断探索实践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与“学”。把学科类评价分为基础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两个方面。小学涉及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5门学科,初中涉及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9门学科。小学评价项目包括参考率评价,单科合格率、优良率、优秀率评价和五科合格率、优良率、优秀率评价。初中评价项目包括参考率、高分率、普高率和政史生地等级评价。

同时,创新增值性评价,激活了学校管理的一池春水。增值评价强调学生进步的增幅和学生较之原有学业的增值分,学生增值评价体现在实践动手、创新沟通、学会学习、信息素养等方面,体现面向人人,尊重学生的发展和个体的差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教育思想。甘州区思源实验学校、甘泉街小学、劳动街小学等针对学校实际情况,通过关注学校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程度来衡量学校的努力程度,结合毕业年级学业水平测试结果,三年为一个周期进行增值性评价,当年增值占比60%,三年增值占比40%。甘州区教育局针对寄宿制与非寄宿制学校招生和管理差异,在增值性评价上予以区别,寄宿制学校增值性评价得分乘系数1.1为增值性评价最终得分。通过科学合理的学科评价,引领学校将课程评价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凸显“五育并举”,丰富活动类课程评价

甘州区教育局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贯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充分发挥教育评价指挥棒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学生自立自强、自我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科学有效,注重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学、幼儿教育和新高考的有效衔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丰富活动类课程的落地落实,是提升学校文化素养,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每学年按学校类别对活动类课程进行检测,科目包括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科技、劳动这五科。检测采用抽测或其他方式进行,小学、初中随机抽取应考科目,检测内容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确定,采用笔试20%和表现性测试80%的形式进行检测(一、二年级采用非纸笔测试)。

各学校研读《意见》,分学科全程参加新课标校本培训,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上好活动类课程,一到九年级一盘棋,绝不容许毕业年级打折扣,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督查。在西街小学、北街小学、劳动街小学等开展常态化活动类课程的教学研讨,提升课堂效率,落实“双减”政策和“五育并举”,以特色活动促进教育发展,引航学生生命美丽绽放,让学校有温暖,让教育有情怀,让学生更快乐。

提升管理效能,狠抓学校常规管理评价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各级各类学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强化学校管理,完善管理评价机制,提升管理效能,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甘州区各学校坚持做实常规检查评价,采取集中检查和“四不两直”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开齐开足上好各类课程等常规教学进行过程性评价。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抓执行,促落实,完善课后服务评价。青西小学、青年东街小学等从组织管理、活动形式、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服务成效等方面确定评价标准,开展课后服务专项检查,落实“双减”政策,规范课后服务行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减轻了学生和家长负担,提升了社会满意度。

为鼓励学校开发特色活动项目,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发挥学校活动育人功能,促进德育活动课程化、智育活动多样化、体育教育常态化、艺术教育品质化、劳动教育普及化,教育局从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设置评价标准,以活动开展为载体,落实“五育”并举各项要求,提升学校管理效能,让教育真正温暖起来。

优化教育生态,重视办学负面清单评价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健全发挥中小学党组织领导作用的体制机制,全面开展“三抓三促”行动,着力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议事决策、沟通协调、管理监督等配套工作机制,是确保党组织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坚定不移地落实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勤政务实,永葆清正廉洁本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坚持底线原则,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结合学校规范办学要求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甘州区教育局对照负面清单对学校办学行为开展监督检查,对违规办学行为被国家、省、市、区教育局查处;有信访问题反映,经查实工作有过错;落实“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不到位、作业量和作业时间控制不合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造成社会负面影响;未经区教育局批准,私自开展各类进校园活动;学校教师有违纪违法行为,校内有饮酒、赌博、公共场所吸烟等行为,进行负分评价(从学校综合评价总分中扣分,扣分不封顶),强化警示震慑和教育引导,维护良好教育生态,促进教育健康和谐发展。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进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是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大工程的基本保障。我们要始终保持奋斗姿态,实干担当尽责作为,进一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观念,以创新为动力,推动系统重塑和结构重构,走好内涵式发展道路;甘州区教育系统将进一步夯实责任,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积极营造敢担当、善作为、重落实的鲜明导向,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引导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真学、真懂、真用,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编辑:张慧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