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情境创设 丰富英语教学
作者: 魏晓琴【摘要】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依托语境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在真实、有意义的语言应用中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情境教育是新课改极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立足于情境教育,从概念、特点、意义、原则及存在的问题等维度加以阐述,最后提出可参考的方法和策略。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进一步解读情境教学,从而帮助教师更深刻地理解情境教学,改进教学技能,提高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以充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增效英语教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境教学法;问题;要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05—0110—04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曾说道:“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聆听了李吉林老师关于情境教学法的讲座,茅塞顿开。情境教学,正是该思想所渗透的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的艺术[1]。情境教学法通过将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情境中,借助教师搭建的目标语言结构,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并能运用所学,体验“飙英语”的乐趣和成就感。笔者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一线农村教师,一直苦恼于学生的“哑巴英语”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情境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应用的一个新的尝试,效果要明显好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念与特点
“情境教育”概念源于李吉林老师在语文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在随后的30年里,她结合各学科要求和儿童发展特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适用于各学科的情境教学理论。什么是情境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有目的的创设相关情境模式,通过单元整合、角色扮演、短视频学习和采访活动等场景,吸引学生上课专注力,从而实现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情境创设要接轨并吻合于学生日常生活,让学生在情境中更主动积极地吸纳新知识,感受语言交际的魅力,从而增强自信,并改变以往沉闷枯燥的英语课堂现状。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情境教学法,可以理解为“情”和“境”的统一,集直观形象性于一身,将知识内容内嵌于情境之中,诱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氛围感和教学效果[2]。情境教学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些理念与情境教学法有异曲同工之处。“道而弗抑,开而弗达”节选自《学记》,意为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达到开化。古往今来,国内外也有诸多关于情境教学的流派和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结概括起来,其特点可罗列如下:它具有直观形象性的特点,情境必须是真实的存在并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而且情境教学法具有寓教于乐的特点,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们才会有前进的动力。他们对学习英语感兴趣,就会积极地学习英语,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初中英语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英语的听、说、读、写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为了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为学生创造情境,让他们在情景交际中学习英语就显得尤为重要。创设情境,不仅在一定意义上解决学生英语学习持久力不足、低效耗时、患得患失的问题,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积极开展情境教学实践的同时,笔者也经常反思,采用情境教学法时,不能只注重表象而忽视教学本质,初中英语情境教学操作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概括如下。
1.情境创设存在形式主义。目前,中小学教师在情境教学过程中,存在忽视教学目标的完成,以创设情境为目的,犯形式主义错误的情况[3]。教师不能只做表面文章,流于花架子,情境更应该是一种手段和媒介,不仅要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兴趣,还要达到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契合,深入挖掘情境教学的更大价值,充分体现情境教学的特点和功能,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应避免此类的误区和错误。
2.情境设计与学生生活相分离。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只有当教学情境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同频时,学生原有的知识库才能被调动被激活被挖掘,知识和情感才能进行正向迁移,从而积极参与课堂,否则,他们不知教师所云。因此,教师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创设情境。
3.教学过程中有“境”而无“情”。情境教学过程中,其本质和精髓是情感的激发和引导,情境的创设只是一种手段,情境教学的真正目的是通过环境和背景的构建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教师情感的共情,而只重“境”的表面功夫是达不到情境教学的效果的。但现如今的情境教学中存在情虚境浅、流于形式的现象,学生并没有感受到教师创设情境中的真诚[4]。因此,情感既是学生认知的目的,又是促进认知的手段。
4.情境展示中喧宾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切记要把握好情境展示的度,切记放的太开或者收得太紧,将情境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实现情境与课堂教学内容的完美衔接。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个别教师对情境教学理解不足,没有做到情境展示与教学内容的高度统一,在问题情境中,鉴于有限的课堂时间,面对学生的支支吾吾和词不达意,教师代替学生思考,包办学生回答,导致情境教学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5]。
因此,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应斟酌目标设计、操作流程以及任务分配时间及难易程度等问题,预设可能会出现的情况,驾驭课堂,避免陷入此类误区。情境教学中的一景一物一活动只有通过教师的缜密思考和精心准备,才能让情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从而满足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多元化的需求。教师要结合情境与教学内容,让学生置身于特定情境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教育发展。
三、初中英语情境教学中创设情境的要求
2014年4月30日教育部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正式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我国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依托语境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在真实、有意义的语言应用中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始终立足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兴趣,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创设合理情境,强化学生互动意识,巩固所学英语知识,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情境创设对于英语教学影响深远,因此如何创设情境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
1.情境要契合学生实际。创设情境时,教师要以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为基础,依据学生学情、认知水平和思维层次等,改进并调整自己的设计,既不能超出学生水准,急于求成一蹴而就,也不能拔苗助长,为了创设情境而喧宾夺主,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是需要循序渐进。
2.情境要匹配教材内容的实际。教师应该对课程要求、教材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了如指掌,并就学生兴趣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情境,一定要紧扣教材,难易适中,做到不扯远、不脱节[6]。通过情境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语言点,加深理解,达到温故知新和感人动情的目的。
3.情境要符合语言交际的实际。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将语言、动作和情感系统地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情境离不开语言交际活动,否则就会失去情境教学的意义。因此,情境创设就要求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入或创造某种新颖而富于启发的情境,促进交际双方愿意表达思想,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有所思有所想有所说,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四、初中英语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
情境教学其深层次的含义即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从而促进认知活动,达到情知对称。因此,教师的教学不能单纯的将实物、教具等冰冷地呈现给学生,导致学生没有产生共鸣,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情感的作用。教师更多的要从情感上下功夫,和学生共情。作为一个英语教师,应该使出浑身解数,把要学的词法、句法、语法等内容融汇于具体情境之中,给学生搭支架,给平台,在语境中让学生用目标语言进行表述,从而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
1.基于教材和学生学情,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情境教学法提倡教师结合课本的具体内容,通过形象的图片、直观的实物等,将情境运用到教学中,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创设情境可采用问答、实物、角色表演、简笔画、游戏等多种形式,让他们说、唱、玩、画,从而使课堂充满乐趣。问答是课堂教学的常用形式之一,具有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启发思维、锻炼表达、反馈信息等教学功能[7]。讨论和辩论是更高层次的交际性情境,适合基础较好的学生。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在课堂中通过创设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感受乐趣,即使英语成绩不好的孩子此时也非常主动积极,学习情绪也会持续高涨。运用实物创设情境,利用实物进行教学,形象直观,是最直接、经济、有效的手段,更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2.运用活动创设情境,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运用活动创设情境,充分发挥活动的作用。在教学现在进行时时,可以选择将学生带到操场这一特定情境,让操场变成课堂,让同学玩“我来比划你来猜”的游戏活动,并结合现在进行时结构,设置教学任务,让学生观察其他同学的活动,感受“进行”,并让学生用目标语言表达,帮助学生增强感知,整合知识,不仅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拓展情境教学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英语情境教学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操作手段和方法,营造真实、丰富、立体的英语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8]。多媒体课件可将一些抽象枯燥的概念或者复杂的变化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多媒体视频可以突破传统课堂在时间、时代、地域上的界限,为外语教学创设逼真的视听效果。传统教学形式是以应试教育为典型特征,只要能考高分,能做对题就好,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学习兴趣以及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功能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情境教学可以另辟蹊径,通过情境调动和挖掘学生潜能,使其爆发活力。
4.综合运用多种情境创设方法,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长期以来,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方法陈旧,模式单一,更注重对单词、句子和语法知识的讲解,而不重视情境的创设。以阅读教学为例,一直以来,教师轻视对语言情境的创设,倾向于逐段逐句翻译阅读材料,着力于先扫清词汇障碍,再讲解句意,忽略文章整体性,割裂整篇文章,忽略了语言是在情境中表达意义的事实。情境教学法强调从整体出发,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广泛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与阅读主题相匹配的情境,为学生搭建支架,铺垫与阅读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加深语言点的巩固,激励持续阅读的动力,启迪思维,提高阅读技能,给学生提供一种新奇的学习环境,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提升学生技能。情境教学法提倡教师正确运用情境创设来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实物、音乐、视频、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去感受和理解,使英语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巩固运用,增强对英语的实际体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总之,情境教学法以情知对称的心理学理论为依据,通过单元整合、角色扮演、短视频等方式,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先,知识学习为后,继承并借鉴了传统教学法的优点,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9]。作为一名一线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应秉承因材施教原则,立足于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效分层,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协作,激发兴趣,掌握知识,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运用没有一成不变的模板可套用,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可照搬,学生及教学内容都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动态发展,教师更不应该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而应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教学设施、教师个人风格等情况,创设恰当情境,为自己的教学增砖添瓦,锦上添花,并且要立足情境教学,增效英语教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
[2]江玉梅.巧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创设词汇教学情境——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思考[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12):121.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孔凡成.情境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教育评论,2005(01):32.
[5]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李吉林.田野上的花朵对话:情境教学的萌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7]唐少伟.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5(01):60.
[8]王笃勤.小学英语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谢菊玲.新课程英语情境教学策略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编辑:赵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