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思政工作体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作者: 杨瑞峰

近年来,天水市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初心,坚守为国育才使命,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创新开展“大思政课”建设,探索形成了“1358”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开创了学校思政建设新局面,五育融合取得新进展。

健全一套机制筑牢育人基石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坚持从配强班子、督导跟进、建章立制等关键环节入手,稳步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目前,81个设立党委、党总支的学校完成书记、校长分设,296个设立党支部的学校完成了书记、校长“一肩挑”,并配备了专职副书记,基本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机制,全面加强党对学校思政工作的领导。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全力构建梯次递进的“大思政课”建设体系,制定出台《天水市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一十百千”工程实施方案》,稳步实施“讲好一节思政开学第一课、建强十个思政名师工作室、打造百节思政精品课程、开展千名思政课教师集体教研”等,累计录播开学第一课18节,打造精品思政课程204节,开展名师活动99场次,举办全市集体备课6场次。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成立天水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课程目标、教学教研、教师培养、教育资源一体化机制,形成“高校+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思政课深度合作模式。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引进专职思政课教师200余名,依托省内知名高校开展市级骨干培训6批次,累计培训教师1115名。

构建三个模式提升育人质量

一是构建“党建+思政”模式。常态化推动“四史”教育,将思政工作有机融入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德育管理、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等工作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学校思政教育紧密融合,以党建引领推动学校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是构建“意识形态+思政”模式。坚持把思政工作列入重要议程,纳入全市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列入意识形态工作考核体系;常态化开展专题督查考核,以抓意识形态工作促进思政工作提质增效,以抓思政工作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切实做到两者同发展、双提升。

三是构建“创城+思政”模式。抢抓天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把学校思政工作纳入创城工作任务清单,多部门联动,以思政工作提升创城工作质量。

开辟五大途径拓展育人载体

一是注重课程育人。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思政育人格局,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和资源,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门课的教学之中,真正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得益彰。

二是注重文化育人。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环境,大力开展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建设,统筹推进文明校园、民族团结进步学校等创建活动,累计创建市级以上文明校园229所、民族团结示范单位33家。

三是注重活动育人。常态化开展经典诵读、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力开展“童心向党”“传承红色基因”“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强国复兴有我”等主题鲜明、具有特色的教育活动。

四是注重实践育人。坚持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贯通起来,依托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思政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打造本土化精品研学路线120余条,累计30多万名学生走出校园,在社会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磨砺品格。

五是注重协同育人。全面构建学校、社会、家庭协同育人格局,邀请家长深入参与学校管理,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各学校主动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深入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及“成长呵护”“护苗”等行动,形成全方位育人合力。

强化八项教育打好育人底色

一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凝聚广大师生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二是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利用重大节日,深入开展“四史”教育,稳步推进“一校一品”传承红色基因创建活动,开展“同上一堂党史课”“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集体备课活动,引导学生立志读书、服务人民、奉献国家。

三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制定出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责任清单》,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累计评选“新时代好少年”省级17名、市级129名。

四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深入开展走进博物馆、民俗馆、文化馆活动;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开发地方特色校本课程,将天水地域文化、非遗文化等引入第二课堂,11所学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五是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任组长,13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天水市中小学法治教育领导小组,为全市各类学校重新统一配备了1824名法治副校长,配备率达100%,开展法治宣传教育1820余场次。

六是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结合课堂教学、专家讲座、实践活动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开展“无废学校”“绿色校园”创建,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内外绿色生活主题宣传教育,践行“光盘行动”“节水爱粮”行动等,持续开展“美丽天水,我是行动者”生态文明原创征文活动,累计创建省级“绿色校园”368所。

七是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五个一”活动,即举办一次专题讲座,开展一次测评、召开一次主题班会、组织一次家长培训会、建立一份档案,累计创建市级心理健康示范校20所。

八是强化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树德、劳动增智、劳动强体、劳动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开足开齐劳动课程,积极开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大力开展“劳动美”实践活动,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累计创建省级劳动实践基地6个、特色学校7所。

编辑:彭雪亮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