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艺术课程跨学科教学策略

作者: 杨睿

【摘要】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和作用。传统的单一学科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而跨学科教学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相融合,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艺术课程中获得更广泛的经验和知识,从而提升综合素养。文章梳理了中小学艺术课程跨学科教学的意义及特征,提出了增强中小学艺术课程跨学科教学的效果,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科领域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设计,还要重视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评估。

【关键词】中小学;艺术课程;跨学科教学;意义;特征;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15—0072—06

跨学科学习是指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去解决各种复杂性问题的学习方式[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一方面人类知识总量扩大、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另一方面课程设置越来越细化,导致各学科知识相互割裂开来,其弊端和局限性日益凸显,从而引发跨学科学习研究的高潮。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要求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学科走向综合,合理设置,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及选择性,艺术教育也是如此。国家新颁布的艺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不仅仅是某一门艺术学科的知识、创作技能、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等内容的综合,还是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学科的综合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探求综合性改革的新型课程[2]。下面,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就中小学艺术课程跨学科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中小学艺术课程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中小学课程设置中,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观点,割裂了学科间的联系,很难激发当代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部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更无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至于影响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通过对艺术专业的研究,笔者认为,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拓宽不同的领域,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整合知识的能力以及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2.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跨学科教学比传统教学更能从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出发,更易于用新颖、独特的观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转变思想、激发学习兴趣、增进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3]。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帮助他们在各门学问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从而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所学知识是有价值的。

3.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艺术课程融合其他学科知识是对课程的一种跨学科深度整合,同时在非艺术学科课程中加入适当的艺术形式或艺术内容,丰富了非艺术学科的课程内容,使教学方式多元化,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学习氛围更民主、更平等、更轻松、更浓厚。它允许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自己个人的声音、视觉和兴趣融入课堂,更积极、全面地参与到课程学习当中,更多地参与创造过程,逐步提升创新能力。

二、中小学艺术课程跨学科教学的主要特征

1.多学科知识整合。中小学艺术课程跨学科教学,是指将艺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例如科学、历史、语言文学等[4]。通过将不同学科的概念、主题和技能相互关联,使学生能够在艺术创作中应用和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首先,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艺术教学中,确保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接触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内容。例如,在绘画课程中,可以介绍色彩理论和光学原理(科学)、比例和测量(数学)、绘画技法和艺术史(艺术)等。其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例如,通过探究性学习、实践性活动、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促进学生在艺术创作中运用科学观察、数学测量、语言表达等多学科技能。在课程设计方面,以主题或问题为导向,将多个学科的概念整合在一起。通过设计相关的学习任务和项目,学生需要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学习与创作。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创作艺术作品、演示展示、口头陈述等形式,展示他们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跨学科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这就要求他们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技能,能够整合不同学科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艺术学习中理解并掌握多学科知识。实践证明,通过在课程内容、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学习成果展示以及教师角色等方面的努力,跨学科艺术课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综合能力。

2.有利于学生获得综合性学习体验。跨学科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综合的学习体验,有利于学生获得综合性学习体验。学生在艺术课程学习中不仅仅是进行艺术创作,还可以通过观察、探索、实验和表达来探究与艺术相关的其他学科内容,拓宽他们的视野和认知。综合性学习体验以一个主题或问题为核心,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通过围绕主题展开学习活动和项目,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和学科维度来探索和理解主题。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体验中获得多个学科的知识,涵盖了更广泛的领域,他们可以学习和应用不同学科的概念、原理、技能和方法,从而形成更全面的知识结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促进整体思维的发展。还通过完成实践性活动和项目,如研究调查、实验设计、艺术创作、团队合作等,将学科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完成后,教师和学生都要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评估时,要考虑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如项目成果、综合性考试、口头陈述等,以评估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的发展状况。跨学科学习中,学生需要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复杂的学习任务和艺术创作要求,这一过程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有利于学生跨领域交流与合作。跨学科教学中,通常都有鼓励学生跨领域交流和合作这一环节。跨领域交流与合作通常涉及跨学科的合作项目,这些项目可以是科研项目、教育项目、创新项目等,涵盖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跨学科合作,学生可以共同研究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共享资源和成果。跨学科教学跳出了单学科的限制,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解决复杂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系统思维和分析能力。同时,跨领域合作融合不同学科的观点和方法,能促使学生产生新的创意和思路。这种创意和交叉融合能够推动学科发展,并促使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提升。可见,跨领域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打破了学科壁垒,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4.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整合能力。跨学科教学中,学生能够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整合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形成更有深度和维度的学习成果。通过跨学科教学,中小学艺术课程超越传统艺术课程的界限,将不同学科的内容融入其中,使学生在一个综合的学习环境中接触到多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跨学科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进艺术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流与融合,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三、中小学艺术课程跨学科教学思路

1.学科领域的选择和整合。选择与艺术相关的学科领域,如语言文学、历史、科学等,以建立跨学科联系。分析学科领域之间的相关性和价值,确定可以整合的概念、主题和技能。探讨学科领域之间的关联性,寻找共同的概念和问题,以促进学科间的交流和互动。跨学科课程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在一起,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学科之间互相交叉、渗透,以达到知识与技能融合的目的。从艺术课程性质来看,它是一种兼容并蓄的综合性课程。教材是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教师要在符合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艺术课程教材的优势,将其他学科教材中的一些内容添加进来,从而达到对艺术课程教材的补充。如,艺术课程与数学整合:数学是一门极具创造性的学科,而艺术也是创造性的表现形式。在中小学艺术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艺术课程中的色彩和形状等元素,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艺术课程与语言整合:艺术作品通常需要通过语言来进行描述和理解。通过艺术与语言的整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创作诗歌、故事、漫画等形式来表达艺术作品的意义。

艺术课程与科学整合:艺术和科学都需要观察和探究自然界。通过艺术与科学的整合,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例如,在绘画或雕塑中使用自然材料,如树枝、石头、鸟羽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结构和形态。

艺术课程与社会科学整合:艺术作品通常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通过艺术与社会科学的整合,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和社会的特点和差异。例如,通过艺术作品来了解不同文化的装饰和绘画风格。对艺术课程跨学科整合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整合方式。同时,还需要注意跨学科整合的具体实施方法和课程安排,以确保跨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整合。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整合是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步骤。设定跨学科教学目标,要明确学生在艺术和其他学科领域中所需达到的知识、技能和理解。整合学科领域的教学目标,使其相互关联和支持,形成有机的学习目标体系。将艺术课程中的目标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目标对齐,以确保整合教学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设定中小学艺术课程跨学科教学目标时,应遵循以下步骤:

一是确定艺术目标:确定与艺术领域相关的目标,例如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艺术创造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定义具体的艺术目标,如学习绘画技巧、了解艺术史和欣赏艺术作品等。

二是分析其他学科领域:选择与艺术课程相关的其他学科领域,如科学、历史、语言文学等。分析这些学科领域的目标和内容,找出与艺术目标相关的概念、主题和技能。

三是整合学科目标:寻找学科领域之间的共同点和关联性,以确定可以整合的目标。识别学科目标之间的交叉点,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有机的融合。

四是设定综合性教学目标:综合艺术目标和其他学科目标,形成综合性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并能够同时促进学生在艺术和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

五是确立目标关联的知识和技能:识别学科领域之间的关联性,并确定在跨学科教学中需要涵盖的知识和技能。确保教学目标之间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相互支持和促进,形成有机的学习体系。

通过设定和整合教学目标,能够在中小学艺术课程跨学科教学中确保各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有利于学生获得更综合、丰富的学习体验,同时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整合。将学科领域的内容融入艺术课程中,以促进学生对不同学科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教师要探索教学内容的整合方式,例如通过项目式学习、探究性学习或跨学科单元学习等方式组织学习活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整合是为了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的综合认知。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主题或问题作为教学内容的核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这个主题或问题可以涉及多个学科,有利于促使学生综合思考和跨学科探究。首先,教师要识别相关学科领域,即确定与所选主题或问题相关的学科领域,明确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例如,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主题,相关学科可能包括地理、生态学、社会学等。其次,要整合学科知识。如,要整合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概念,通过设计教学活动、案例研究、实验室实践等方式,将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入其中,帮助学生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认知。再次,设计创造性学习任务,即设计创造性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跨学科思考,以解决问题。例如,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他们需要综合地理、经济、环境等学科的知识,进行规划和决策。最后,鼓励学生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即鼓励学生探究通过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展开调查研究等方式,深入探究相关学科的知识,从而形成综合性的理解和见解。此外,还要善于利用多学科资源,如教材、资料、实验设备等,支持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整合。教师可以利用多学科资源来引导学生学习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并促进跨学科的综合学习。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