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游戏”理念在幼儿体育活动中的融合应用
作者: 王萍【摘要】幼儿体育游戏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游戏选择,让幼儿在享受自由与快乐的同时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安吉游戏”是一种以自主、冒险、挑战等为特点的幼儿游戏形式,与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内核高度重合。文章以“安吉游戏”理念下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实施为研究对象,通过解析“安吉游戏”的特点,尝试在幼儿体育游戏的开展实施中融入“安吉游戏”理念,提高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协作意识,让幼儿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
【关键词】幼儿教育;“安吉游戏”;特点;价值;融合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19—0112—03
幼儿体育活动作为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渗透“安吉游戏”理念,是将“安吉游戏”的精神内核根植于教师教学和幼儿成长的全过程。如何更深入地将“安吉游戏”融入幼儿体育游戏教学,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游戏形式,调动幼儿活动兴趣,保障幼儿的游戏权利,增进幼儿的活动体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是本研究一直探索的问题。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可以借鉴吸收“安吉游戏”理念,在游戏环境、游戏方法、游戏规则等方面实现“安吉游戏”理念与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有效融合,促进幼儿多元发展。
一、“安吉游戏”的特点
“安吉游戏”源于浙江省安吉县,是一种儿童游戏行为与地方特色游戏环境相作用下生发游戏课程的模式,具有以下四种特点:(1)重自由:“安吉游戏”注重幼儿的自主选择和自由发挥,幼儿可以在游戏环境中自由探索和创造。(2)重创造:“安吉游戏”鼓励幼儿进行自由创造和发挥,不仅可以自由地选择玩具和物品,还可以自由地组合和创造新的玩法和游戏模式。(3)重观察:“安吉游戏”倡导幼儿进行自主观察和研究,通过观察环境和物品的特点和变化,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4)重个性发展:“安吉游戏”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多样性,每个幼儿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进行游戏,不会因为年龄、性别、能力等因素而受到限制。
二、“安吉游戏”理念融入幼儿体育活动的价值
分析“安吉游戏”的特点,可以看出在体育游戏中融入“安吉游戏”,会让每个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体育游戏更具自主性、挑战性和创造性。具体来说,“安吉游戏”的参与方式非常灵活,在“安吉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游戏的对象、时间、地点以及实施方式等,有利于培养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同时,“安吉游戏”中的角色扮演、自由创作和想象活动等游戏元素融入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理解、想象和创造能力。此外,“安吉游戏”涵盖了跑、跳、爬、滚、摇等多种动作,能够全面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最后,“安吉游戏”注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游戏,促进幼儿成长的多样性。可见,对于幼儿而言,在体育游戏中应用“安吉游戏”非常有益于其身心健康成长,幼儿在锻炼肌肉、增强体质和提高游戏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自我服务、沟通协调、设计规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个体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对于教师而言,在幼儿体育游戏中融入“安吉游戏”,可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树立儿童发展观,用平等的视角去看儿童,更好地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安吉游戏”的特点设计体育游戏活动,制订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的教育活动中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安吉游戏”理念在幼儿体育活动中的融合应用
(一)游戏环境的营造
“安吉游戏”与幼儿体育游戏的有效融合,环境的营造与创设尤为重要。教师作为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者,在体育游戏的开展中需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舒适、安全、自主的游戏环境,支持幼儿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在游戏场所的选择上,为了保证安全性和实用性,教师可以根据所需要开展的体育游戏的类型与特点,选择一些场地平坦、通风、光线充足的场所,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环境[1]。其次,在游戏材料的准备和投放上,教师需在充分考虑幼儿兴趣、喜好、能力的基础上,选择有利于幼儿开展深层次的学习和探究的游戏素材,如球、绳、垫子、木梯、柔软隔板等低结构、可玩性高的材料,保证体育游戏材料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最后,教师还需要营造师幼互动的良好氛围。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师幼间良好互动的方式与策略,为幼儿营造乐意亲近教师、主动参与游戏、产生愉悦情感的心理环境,支持幼儿情绪情感的表达。
(二)游戏方法的选择
1.尊重幼儿游戏的适应性。游戏适应性是指游戏规则、环节等的设计是否符合幼儿的特点和需要。幼儿因为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可能无法清晰地表述自己的需求、预估自己的运动能力,需要教师在开展体育游戏教学时在每个环节中考虑到幼儿的生理发展和心理特点,以此保证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最佳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针对班级幼儿的年龄、发展水平(体型、视力、听力、空间感知和认知能力等),合理地选择游戏形式。同时,在教学形式上,早期幼儿认知发展以感性经验和具体形象为主,因而需根据幼儿的需求和要求合理调整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馈和引导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
2.尝试提高教学效果。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需要坚持幼儿的自主性,采用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激发幼儿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和主动性。在活动设计上尊重幼儿经验的习得方式,内容设计要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关注幼儿的情绪与状态,及时为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个别化的指导。
3.提高游戏活动的趣味性。游戏的趣味性是幼儿投入游戏的基本保障。3~6岁的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时期,长时间进行单一重复的器械或固定的游戏会使幼儿兴趣不足,为了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始终保持积极主动、乐意参与的状态,需要教师定期更新、调整、丰富体育器械与游戏形式,保证幼儿参与各类活动的积极性与持久性。比如,教师可以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游戏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体验游戏。若遇到无法更换的器材,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共同思考,这个器械还可以怎么玩,让幼儿发现同一器械的多样化玩法,实现一物多玩。
(三)游戏规则的制订
1.游戏规则不是由教师制订和通知的,而是由游戏参与者共同制订的。教师作为主体制订的规则,可能并不能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对此,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其自己制订规则。幼儿与同伴、教师共同商量制订规则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游戏如何开展,在后续的游戏环节会更加尊重规则,主动维护规则,实现游戏中的自我管理。在不同的规则设计中,幼儿也会发现怎样的规则可以让游戏更好玩,从而使得规则设计能力与游戏水平获得同步提高。
2.游戏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幼儿的身体负担、能力表现、兴趣爱好随时进行调整,为达到教育目标和保证幼儿身体健康服务。例如,当幼儿出现反复尝试仍达不到规则要求的情况时,可以适当减少游戏的难度,以鼓励幼儿的参与和努力;当幼儿表现良好时,可以增加游戏的难度和挑战,以促进幼儿的进步和成长;当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时,可以适当引入团队协作和竞争性的元素,提升幼儿的游戏乐趣和参与度等。
(四)游戏类型的选择
在“安吉游戏”中,幼儿具有充分的主动性。如何在体育游戏的开展中让幼儿也拥有自由自主的体验,游戏类型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当前,对于幼儿体育游戏的分类标准有很多,常用的分类方法从组织形式、活动强度、活动能力、器械类型等方面进行划分[2]。具体在实践中,相对于集体游戏,小组游戏更能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情节性体育游戏相较于无情节性体育游戏更受幼儿的欢迎;在体育游戏中,教师需要了解班级幼儿对不同游戏形式的喜好,根据需要发展的能力(如走、跑、跳跃、投掷、钻、爬等)制订个性化、有针对性的目标,选择适宜的游戏类型。同时,对于个别需要支持的幼儿还需做到因材施教,选择适宜他们发展的游戏类型。如,有些幼儿可能需要提高身体协调性,有些幼儿可能需要加强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必须认真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为幼儿制订游戏类型,促进其获得自我发展。
(五)游戏强度的确定
“安吉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发起者,可以随时根据自身身体状况结束或中断游戏。在体育游戏中教师如何确定游戏强度,合理安排幼儿游戏的时间,让幼儿运动负荷适宜,就需要教师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在实践中,教师可以从幼儿的出汗情况、注意力集中情况、幼儿动作的力度、呼吸频次、面部状态等多个方面判断,确保幼儿的运动负荷既不过大,也不过小。同时,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也要做到动静交替,将大运动量活动与小运动量活动灵活交叉,这样既能让幼儿得到锻炼,又不超过幼儿的身体承受限度。如,在活动中可以将强度较大的速度类、力量类游戏与强度较小的柔韧类游戏、平衡类游戏相结合,按照幼儿的身心情况合理安排大运动量游戏的时间与练习频次,防止幼儿在持续大强度运动中造成过大的身心负担。
参考文献
[1]冯莉萍.“安吉游戏”视角下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J].甘肃教育,2023(07):72-75.
[2]徐丽萍.如何将体育游戏与“安吉游戏”融合发展[J].天津教育,2021(30):14-15.
(本文系2023年度甘肃“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基于‘安吉游戏’理念下区域游戏化课程的实践与探索”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3]GHB0583)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