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给我起“微信名”

作者: 薛峰

一天上课前,恰好谈到我办了新的手机号码,注册了新的微信,当学生知道我正为微信名绞尽脑汁时,一个个自告奋勇、摩拳擦掌想帮我分忧。我心想,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机会啊!一则可以从侧面了解一下现在的孩子们心里的所思所想,看看我和他们的代沟是否到了不可逾越的地步;二则也能拉近我和大家的距离,还能从名字中看看我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地位如何。几分钟后,我收到了好多有个性的名字,并且不少孩子还特别有心地在名字旁写上了他们推荐的理由,如“恬甜向上”寓意天天向上;“包子大王”表示我上课经常用包子举例;“枸杞杯”则表现出我的年龄特征,还有一些我看不懂的符号等。看着这些可爱的名字,细细揣摩,开心之余我发现其中还有着大学问。

首先,通过学生帮我取的微信名不难发现,学生的创意有的是来源于他们的日常所见,如看过的课外书籍、动画片或听过的歌曲;有的是他们亲身生活的体验,如他们对他人的评价、对事物的感受。这恰恰启示我们,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日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时,想和学生打成一片,多了解和理解学生,也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要适当地学会“装嫩”,走进学生的多彩世界中。作为老师,我们不能总是站在高高的地方,而应该融入学生的世界中,了解学生接触的事物,体会学生的所思所想。比如这次起名,“枸杞杯”的寓意提醒我要加强锻炼,一些看不懂的符号引发了我了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的兴趣,而“包子大王”则告诉我上课时要多多换一些素材。

其次,我们的课堂也不能脱离生活、远离学生。我们平时备课上课,更应该关注生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保证教学内容与社会同步发展,保证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在教学中,也可以尝试通过创设情境、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有机会去展示自我,体验生活,评议人生,而教师则在学生发言和展示时,注意发现每个学生的与众不同之处,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和思维碰撞点,适时去引导学生正确地辨别事物,从而达到育人的效果。如起名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太好的现象,有的学生可能是游戏重度爱好者,名字充满魔幻色彩;有的学生则有一些消极避世的情绪,名字中缺乏朝气,这些都可以成为课堂的潜在材料,如在班会课“正确认识人生”的探讨中,可借机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曾经听过这样一则故事: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其实每个学生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老师若不注重沟通方法,用简单粗暴的方式,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多多关怀,唯有走近学生,才能把自己变成一把细腻的钥匙,从而进入学生的心中。最后想说的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从教时间一长,再好的教师也会产生职业倦怠感,看似简单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内在的漫长只有教师自己体会。选择成为一名教师,就得在平淡的生活中给自己寻找快乐,在艰巨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收获幸福,而学生就是幸福和快乐的源泉。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中学)

编辑:陈静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