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辨析式教学的设计
作者: 高俭【摘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引入开放性、选择性、典型性的议题或案例,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发展学生的辨析思维,让学生在辨析式情境中建构知识体系,发展自身的情感认知,提升政治核心素养,从而真正实现“活学活用”,指导自身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文章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教版必修4)一课的教学为例,结合辨析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运用的要求,探讨高中政治课辨析式教学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高中政治;辨析式学习;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3—0019—03
辨析式教学作为构建活动型课程的教学方式之一,既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建构与思辨思维的有效途径,也是活跃课堂气氛、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策略。然而,目前辨析式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辨析活动的重知识轻素养、形式大于内容、可操作性不强、教师指导不足、学生参与面较窄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以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为导向,探索辨析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应用,对于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辨析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要求
(一)辨析过程与辨析结论兼顾
辨析式教学,即教师立足设计好的辨析点,以辨析情境引导学生在辨析式活动中进行知识建构,获得思维的碰撞与交流,因此辨析过程能否充分展开,是学生的知识理解、思辨形成、深入探究与素养内化的关键环节。
(二)活动导向性与开放性统一
辨析式教学本身的要素复杂,辨析活动设计难度大,既要有教师的引导与启发,还要体现活动的开放性,即让学生在富有争议的话题中思辨、交流与发现,这对教师的课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思想内涵与辨析形式融合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辨析活动的展开既要注重对辩论、对话等活动形式的创新,又要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这也是辨析式教学作为活动型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辨析式教学的设计策略
(一)科学设计,精选辨析焦点
辨析式学习活动的高效开展,需要有明确的辨析点作为活动起点。一个体现生活内涵、具有探究价值、呈现思维层次的辨析焦点,“能够最大程度地契合学生的情感与逻辑”[1],引导学生在辨析过程中对知识抽丝剥茧,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形成思维的发散与碰撞。要精选辨析焦点,需要教师深入关注社会,结合教学内容提炼辨析点,依据辨析点搜集感兴趣的素材来推动学生对议题的理解,使其获得主体建构。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学中,教师调查发现,近年来,网红文化颇为流行。不少高中生乃至大学生的梦想不再是读名校,成为科学家或医生,而是成为像李佳琦、李子柒那样的“网红”,坐拥千万粉丝,一场直播便能够名利双收,轻松将流量变现,走上人生巅峰。认真分析,大多数高中生以“网红”为人生梦想的价值观,有一定的现实因素,即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并存,而社会对于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及生存压力的加大,都会反映到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形成上,于是也就有更多的高中生对“网红”所展示出来的那种经过滤镜修饰的光鲜亮丽人生缺乏相应的甄别与批判,甚至出现了某些青少年学生私自挪用数万元给“网红”主播打赏、购买礼物等新闻事件。如,某些“网红”为追求高颜值而整容,为了流量或直播打赏而出位,以错误的价值观误导青少年学生,使其对人生形成狭隘的认知及价值判断。从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来看,他们关注社会现象并思考人生,能够将教材所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为深入探究与思辨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因此,教师将“‘网红’,是我们的时代偶像吗”作为辨析点,选取当前的“网红”热点作为辨析议题,让学生透视网络经济时代的“网红”乱象及其背后人们的多元价值观。
(二)激活经验,创设辨析情境
当教师设计好辨析点并明确辨析议题后,教师需要创设辨析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性、动态性、典型性的情境中展开辨析。当然,学生辨析活动的展开,需要教师将冲突性的议题转化为选择性的具体问题,这样辨析活动的导向与效率才能得以保证。由于议题贴合时代,学生的情绪体验与情感发展也是其感悟与思考、发现与辨别、分析与交流的认知起点,教师据此展开引导与启发,将有助于辨析活动的逐层展开与深入推进。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教学中,教师依据“‘网红’,是我们的时代偶像吗”这一议题,呈现“网红”图片,思考:在“网红”时代大潮中,你是否也将“网红”作为时代偶像?你认为“网红”走红是个人努力还是平台运作的结果?如果你是“网红”,现在有商家以百万酬金请你代言某问题产品的广告,你会作出什么样的价值选择?情境中蕴含着层层设问,让学生从中理清事实判断、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联系与区别。教师结合如下两则文字材料,创设辨析情境。
材料一:2020年,四川甘孜藏族小伙子丁真以清澈的眼神、自然色的皮肤、富有感染力的笑容在网络迅速蹿红,成为“网红”界的一股清流。然而,丁真并没有接受网红公司的包装走上商业演出之路,而是在求学之余,利用“网红”身份担任理塘县旅游大使,积极推介家乡的旅游资源,让更多人认识家乡。
材料二:2019年10月,浙江平湖市公安局由网红带货深挖出一条犯罪产业链,原来某女利用自己的微博平台,展示一些名牌服饰的图片或视频,多次向粉丝低价出售假货,甚至给造假厂家带货,使大批知名品牌假货流入市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给社会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请你阅读材料,思考:面对名利的诱惑,“网红”们用各自的行动作出了选择,你认为导致他们价值选择存在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样以问题为主线,学生可以在辨析情境中由浅入深地理解“价值选择”及其原因。
(三)贴近思维,拓展辨析空间
“辨析材料的组合与结构应体现知识的应用性与建构性”[2]。辨析式教学这种活动型课程的设计应结合教材的重难点提出议题,选择富有生活气息、时代特征、学科内涵的材料,来启发学生的认知与思维,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辨析。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网红”所产生的时代背景、经济因素、文化内涵等的认知具有片面性,需要教师举一反三,以生活化的素材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网红”现象,理解“网红”现象的必然性。教师设问: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有“网红”依靠直播带货而走红,丁真依靠干净而清澈的颜值而意外走红,为什么不同的“网红”有不同的成名之路?同样是走“粉丝经济”之路,为什么他们的结果大相径庭?为什么网友对“网红”爱恨交加?作为一个高中生,你对当前的流量为王的市场经济与“网红”现象有何想法?你认为如果要将“网红”作为时代的偶像,“网红”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无论什么时代,个人立场与价值选择往往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屠呦呦将青蒿素应用于治疗疟疾,挽救了数以万计人的性命,袁隆平研制出新型高产杂交水稻,解决了无数人的吃饭问题,如果将“网红”当成全民偶像,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屠呦呦、袁隆平等人的杰出贡献?学生通过思考明确,如果站在商人的立场,就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如果站在学者的立场,就会追求学问无止境;如果站在历史的角度,就会顺应时代发展规律。联系教材所学,教师顺势点拨:一个人的价值辨析与价值选择与自身的立场、阶级等密切相关,其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不可能超越阶级立场而存在。
(四)合作探究,组织辨析活动
辨析活动的展开需要教师有“序列化的问题的设计”[3],并以此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展开。在辨析式教学中,教师有时为了侧重知识的呈现,会弱化学生的思维训练,有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会对知识建构有所取舍。但无论是采取问题式辨析,还是采取案例式辨析,教师都应抓住时机对学生的辨析式学习活动给予引领与启发,使学生在知识框架中理解辨析材料所涉及的知识点,理解、吃透并掌握,这样,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的生成、知识的迁移等才能水到渠成。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学中,教师设问:随着我国“网红”经济的迅猛崛起,诸多钻法律漏洞、道德危机等问题也浮出水面,有“网红”游走在法律与道德的边缘,大肆攫取经济利益,也有“网红”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服务家乡,回馈社会。对此国家精神文明办从青少年成长的角度,要求教育界及影视圈树立正面“网红”典型,引导他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网红”经济对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影响。教师播放视频,学生探讨:为什么要发展“网红”经济?学生从多方面理解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网红”经济,进而明确:“网红”行为成为一种经济现象,并成功引领经济格局,有其背后的实践基础;“网红”现象是一种综合社会、经济、文化、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经济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总之,高中政治课中辨析式教学的设计策略需要通过精准的辨析焦点、生动的辨析材料、序列化的辨析活动将价值冲突呈现并展开,使学生在辨析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学与用、探究与迁移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范竹发.辨析式学习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实施[J].教学与管理,2019(13):74-76.
[2]唐蓓.政治课堂辨析式学习的“点”与“线”[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3):34-35.
[3]蔡赐福.辨析类试题启发辨析式学习[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06):81-83.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