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方法探究
作者: 杜海英【摘要】微写作是信息化时代的新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方式,具有篇幅短、素材广、表达精、时间灵活的特点。学生通过微写作,可以激发写作兴趣,自主表达真情实感,提高教学有效性。文章从写作技巧、写作思维、写作情境、素材来源、教学手段、写作方法等六个方面,详细阐述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方法,以期提升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培养发散性思维,提高文学创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9—0091—04
微写作是一种伴随时代发展、社会进步而逐渐兴起的新型写作形式。与传统的写作方式相比,微写作篇幅更精炼,耗费时间更短,广泛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在当下,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时期,此阶段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大,作业任务重,而写作又是高中语文成绩占比最大的一部分,可以反映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应用能力,因此,在有限的学习时间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就成为广大教师一直以来的研究目标。微写作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练习,大大提高时间利用率,同时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因此,研究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方法,有利于创新培养学生写作思维,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达到教与学双赢的效果。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意义
1.形式新颖,增强写作趣味性。微写作形式多样,可以增强写作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传统写作篇幅冗长,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很难抽出时间来完成,而高中阶段的学习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不同类型课程,很容易顾此失彼,写作让很多学生闻之头疼。但定期的写作训练必不可少,若是一味坚持传统写作,很容易增加学生的抵触情绪,影响学习状态。所以,教师在写作教学上要敢于突破和创新,寻求写作教学与学生接受度之间的平衡点,实现教学质量与学生能力双提升。微写作是适应当前教育环境的产物,其在形式上新颖奇特,没有固定的写作模式,学生可以随意发挥。在进行微写作教学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关注点自由写作,在形式上可以选择微小说、微诗歌、微散文等,写作趣味性增加,让学生乐于写、乐于学[1]。
2.感情真挚,丰富素材多样性。微写作注重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写作素材大多来源于生活,创作素材丰富多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信息化时代,学生每天都会主动或被动接受各种信息,各种社交平台、网络等,都可以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接触素材信息后,再通过文学微创作进行处理,一方面可以拉近写作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让写作回归现实;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微写作主动表达自己对生活中某种现象的观点,释放内心的真情实感,更容易写出好作文,从而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写作,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多人表达情绪的重要方式。教师在微写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平时多积累素材,正确表达情感。没有了真情实感的机械式写作,就像是“无病呻吟”,无法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无论是即兴创作,还是有目的性的写作训练,在情感表达方面,微写作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生通过微写作,搭建专属于自己的写作素材库,在面临更大的写作挑战时,可以做到提笔即写、信手拈来,实现从不敢写、不能写到不怕写、自主写的转变。
3.篇幅精简,提高时间灵活性。高中阶段面临的教学压力非比寻常,这一阶段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大总结”,也为今后走进大学生活做好铺垫,各科都要齐头并进,因此,对局部学习板块的练习时间就不能过多。而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的过程,只有通过长期的大量训练,才能在真正的考场上做到游刃有余。微写作的内容短小精悍,篇幅约为传统作文字数的四分之一,在练习时间上可以相对灵活,利用平时零散的碎片化的时间就可以进行。将微写作教学应用于高中语文教育中,可以丰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正确的时间观念,帮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文字综合应用能力。
二、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方法
1.以教材为本,传授学生写作技巧。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立意高远,寓意深刻,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能够引导学生从人生、哲学等方面进行思考的。对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适时传授写作技巧,结合教材上已有的素材对学生开展微写作训练。在课前预习时,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感悟,浏览全文,初步建立文章的整体印象,同时以此为话题,让学生对个人感悟进行微写作[2]。通过读写结合,学生对教材内容有大致理解,能够初步区分文章体裁、写作特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写作方式与思维。在课堂教学时,由于学生课前已经预习,教师的教学重点则应体现在文章布局、整体框架上,引导学生查漏补缺,熟悉不同文章体裁的写作方法。
比如,在讲授《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教师可以课前让学生预习,并尝试进行微写作。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先了解文章体裁、创作背景和作品出处等基本信息。然后结合教学参考书,理解文章中词句的意义,再梳理出整体脉络,对故事框架有整体印象。在对感悟进行微写作时,可以从烛之武临危受命、不惧生死、深明大义的高尚品格这一角度阐述,也可以从烛之武洞悉时局、能言善辩的外交才能着手。课堂学习时,教师对文章进行深刻剖析,文章中开头就营造出一种异常紧张的气氛,为下文埋下伏笔;第二段先抑后扬,先拒后应,情节波澜起伏;第三段为文章主要部分,详细阐述退秦过程,曲折有度,行文严谨,说理透彻;最后简要描述了退秦结果,做到有头有尾。文章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布局紧凑,值得学生学习借鉴。
2.课后延伸,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学习完课程内容后,教师可以选择性地布置微写作作业,让学生思维得以发散,写作技巧进一步提高。课后微写作,重在逻辑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已经获得部分文学知识,积累一定的词句,此时再进行写作训练,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后延伸写作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一步理解,形成个人独特的观点,可以采用议论文的形式,表达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见解和思考。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关注点,根据教材内容的讲解重点,运用学到的写作技巧,仿写文章案例,将文章中的写作模式、行文特色、布局架构等,体现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3]。比如,学习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后,学生可以仿照文章进行写作,采用文言文或者现代文,尝试设定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塑造类似的人物形象,学习文章层次与布局。通过课后的微写作训练,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得到延伸,微写作练习立足于教材而不局限于教材,文章主题也进一步得到升华,达到语文学科人文素养培养的目的。通过课后延伸练习,巩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随之形成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将会综合体现在情感认知、价值观建立上,语言、文字、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3.激发兴趣,合理创设写作情境。高中语文教材内容涵盖全面,从文言文到白话文,从中国古籍到国外经典,学生要掌握的内容非常多,学业任务繁重,很难静下心完成一篇高质量的传统写作[4]。而且传统写作对字数、结构、层次均有一定要求,这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这种高压情况下完成的应试作文,学生缺乏兴趣,可能会为了赶时间而不去仔细推敲语言文字,或者为了完成任务而凑字数式地写作,作文质量难以保证。
微写作是现代高中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创新写作模式,由于其字数不多,写作话题自由,题材不受限制,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写作需求,也不会占用学生太多时间。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自由发挥内心所思所想,通过文字自由表达个人情感,有更大的思考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保持创作热情。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并始终保持高昂的热情,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一方面,要淡化微写作的任务与目的,鼓励学生通过文字自主表达真情实感,不对学生的具体语言描述进行限制,尽最大努力发挥学生个性[5]。另一方面,教师在布置微写作任务时,话题来源可以更加广泛,可结合当下时事和社会热点,让学生置身其中去尝试写作,促进学生对周围环境的深层次思考与理解。学生有了写作兴趣,教师也最大程度创造了写作情境,学生就能打开写作思路,激发写作动力。
4.回归生活,触发学生情感共鸣。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文字可以表达内心需求,语言可以反映沟通能力。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能够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不仅是写作能力与写作技巧的培养,也是人格的塑造过程。对文字和语言的学习效果,最终会体现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所以,教师在进行针对性练习时,要讲究回归现实与生活,适当地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去完成相应的课程任务。在选择微写作主题时,要尽量符合学生的生活状态,不宜过深过难,宜与当前学生文化水平相匹配。学生创作时,要多角度思考,充分考虑素材的历史意义、哲学意义等,辩证看待事物本质,用自己的思考结果组织语言,再通过微写作集中展现。主题来源于生活,学生对素材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更能触发学生情感共鸣。
此外,教师还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开展有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将文学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实践中学,充分体现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文学创作的思路亦会源源不断。比如,在遇到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等传统文化节日时,教师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收集节日相关诗歌、专题演讲、话剧表演等实践活动,学生置身于活动中,对传统文化节日的意义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完成实践活动再开始微写作时,学生此刻有真实体验,写作才会如临其境,抒发出的情感也更容易产生共鸣。
5.丰富手段,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当今社会处于网络化时代,信息瞬息万变,因此,教师要丰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利用网络平台开展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是顺应当前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6]。在具体的教学应用中,则表现为以下形式:一是微信平台的应用。教师可以分享一些关于写作技巧提高的微信公众号,引导学生关注并学习,也可以适当地推送一些好文章、好评论以及社会事件等,要求学生开展评论,主动表达个人观点。二是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感兴趣的APP,比如微博、学习强国等,找出自己感兴趣的事项加以评论。三是社交平台的应用,鼓励学生通过社交平台进行微写作,通过文字展现当下状态,促进学生向上、向善发展。学生平时发表微评论、微创作,教师可以适时提出对学生书面表达内容的指导建议,这样能让学生不断积累文学创作经验,发现不足之处并改正,使文字表达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同时,教师在应用各种网络平台时,要打造共享共赢的教学环境,利用网络平台提高学生写作成绩。当然,教师也要时刻提醒学生,网络平台只是教学手段,是帮助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不应成为学生沉迷电子设备的借口,否则会适得其反。
6.凝炼总结,定期归纳稳步提升。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后,要及时凝练总结,定期归纳写作方法,使学习成绩稳步提升。总结经验,是提高自己最便捷的重要方法。总结,就是对过去完成的微写作进行整理回顾,找到自身不足,并对不足部分强化训练,不断改进。首先,总结可以作为我们掌握微写作技巧的判断依据,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仍然不能做好自我总结,则说明写作方法不到位,仍需要大量练习去提升。其次,总结可以帮助加深对微写作的理解与记忆,完成一定量的微写作后再总结,可以加深记忆,让一些优美词句深入脑海。最后,总结可以及时将与微写作有关的系统性知识整理到大脑知识框架中去,建立普遍联系,让知识真正属于学生。在总结时,要分门别类地整理,比如词句积累、文体形式等。良好的微写作教学是一个双向过程,教师不能一味地向学生单向传输知识,而是要成为学生写作的引导者、指路人。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不能按照个人的思路去直接总结,而是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分析、去提炼总结,学生通过自己总结,对教学过程也会更有参与感,学习积极性也会更高。
综上所述,微写作对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微写作顺应时代发展,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够满足学生实际的学习需要,入手容易,能够减少学生对写作的抵触情绪。对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微写作教学时,要根据微写作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利用网络平台不断提高教学成效,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彩虹.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论研究[J].华夏教师,2017(04):28.
[2]朱伟萌.新课标指导下的高中语文微写作有效学习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19(08):85-86.
[3]张海叶.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07.
[4]袁福美.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价值及策略[J].文学教育(上),2021(01):122-123.
[5]邹爱萍.基于阅读教学的“微写作”实践[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20(03):45-47.
[6]李帅彪.情境微写作问题诊断及教学对策[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8(04):52-54.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