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一种互相唤醒
作者: 魏松邦班上有个孩子很奇怪,就算是在炎热的夏季,他也总是穿着长袖衬衣。后来我才知道他的右手是残肢。
他很安静,总是一个人坐在座位上,也不太和人交流。巡班的时候,我经常看到他眼望着窗外,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偶尔有淘气的男生议论他,他也不吱声,但眼神却冷得可怕。
这样的孩子,应该让天生心软的我觉得怜惜才是。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应该让他像别的孩子一样自信而骄傲地站立,用灿烂的笑容证明自己的天空依旧蔚蓝。
也许是因为他那头桀骜不驯的黑发,也许是因为他平静却深隐着落寞的眼睛,也许是因为他那份与同龄孩子不同的安静,还有他每一篇文章中令人心悸的那种浓得化不开的忧郁和绝望。不觉间,我竟把他当成了自家的小孩。他也和我蛮亲近,甚至有时候会在作文本上写几句自己的心里话。我也给他耐心地回复,像朋友一样和他交流。
正是因为太过于关切,所以我对他的要求也高。记得有一次,他没完成英语作业,英语老师批评他,他还顶嘴。英语老师一气之下就把他送到了我的办公室,当着我的面,毫不留情地控诉着他的不敬行为。令我没有想到的一幕发生了,一向温和的他,竟然推了英语老师一下,脸涨得通红,歇斯底里地喊了一声:“滚!”大家都惊呆了。
我一看事态不好,赶紧把他拉了出去。到了走廊里,我没有问原由,就严厉地批评了他,他依旧一声不吭,眼泪却吧嗒吧嗒地掉了下来。我更生气了,让他站在走廊上反思,自己则回到了办公室。坐在办公室里,我突然想到,他是一个有残疾的孩子,用左手写字,速度肯定会慢很多,怪不得他突然愤怒,他心里的委屈没法说出来。想到这里,我的心疼了起来,赶紧出去把他叫回来,又细细地询问了一番,果真如此。我感到愧疚极了。
虽然后来他想通了自己的错误,和老师道了歉,英语老师也了解了真实的情况,不再怪罪他,但是从这天开始,我清晰地觉察到他的心门慢慢地在对我关闭,我却无能为力。
这件事,让我反思了很久。好的教师,是能够做到和学生互相唤醒,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一个正常的教育环境里充满自信,不断探索出更出色的自我,而不是用固定的传统思维来禁锢他们的灵动,更不应该拿师道尊严作为一支利箭,射穿他们那稚嫩的心灵。
后来的这一年,尽管我不教他了,可是,他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每一次的振起与颓废,我都看在眼里。知道他终于考上高中了,我真的很开心。我想,像他那样聪明的孩子,一定会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
只是,在未来的天空中,依旧会有阴霾和冷雨。但一颗坚强的心,是不会如尘埃一样飘散的,而只会用坚定的眼神告诉世界:生命因坚强而绽放光彩。就像他在微信上给我的留言依旧是寥寥数语:“老班,我不怪你了,我会成为你的骄傲,真正的!”这个孩子,我相信他会成为一名人生的勇者、智者和赢者。
(作者单位: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耕海路城阳第十一中学)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