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字教育助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作者: 包磊

数字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多次强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数字教育是数字中国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转型,是我国教育实现从基本均衡到高位均衡、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教育工作者要依托大平台、大数据、大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以“数字教育,教师先行”的责任感、使命感,充分利用信息化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推进数字化建设中为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贡献。

共建智慧教育大平台,提升数字教育服务能力。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为广大师生搭建了高质量、公益性的学习交流大平台。各地教育信息化工作者要提高站位,坚持“以人为本”,心系广大师生,以省级平台为“枢纽”,积极参与到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当中,注重应用,不断升级改造教育基础设施,加快教育专网建设,推进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以科学专业、覆盖广泛的教育资源和有质量、无障碍、立体化的应用服务,让新时代数字教育大平台赋能教育改革和创新。

共享智慧教育大数据,提升数字教育治理能力。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要高瞻远瞩、统筹安排,在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中,充分发挥业务系统汇聚的海量管理数据、应用数据、师生数据的作用,转变思路,创新利用大数据,提升教育分析、决策和监管能力。建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评估改进机制,开展大规模、长周期、多样态的教学观测,检验新型教学方式的成效,产出高质量的改革成果;依托网络学习空间,加强教学过程数据分析,提供适应性学习资源和智能学习服务,推广数据驱动的差异化教学与个性化学习;聚焦督导评价、家校协同、体质健康、志愿填报、职业发展等,科学分析教育热点、亮点,精准靶向教育痛点、难点,用大数据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精度、温度和效度,探索创造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数字化治理。让众多“数据孤岛”转变成可看、可用、会思考的“智慧大脑”,高站位、高精准、高效率提升数字教育治理能力,服务管理者的“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共创智慧教育新模式,提升数字教育教学能力。当前,大量在线教育,激发了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与时俱进,进一步提升信息化素养,推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智能导学、智能助教、智能学伴等新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通过人机共教、人机共育,推进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创新课后服务方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有质量的在线答疑与互动交流服务,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使数字教育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师生的知识建构、技能训练、交流协作、反馈评价等教学活动,使教育更加公平而有质量。

共谋智慧教育大资源,提升终身数字教育建设能力。《“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明确提出“开展终身数字教育”。发展“终身数字教育”对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担当起时代使命,肩负起教育责任,借鉴优秀的典型应用案例,整合教育人才优势,调动名师积极性,开发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各行各业、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内容,汇聚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科技馆等社会资源,建设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全体公民参与学习的终身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当前,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已经全面启动,我们要齐心协力、主动作为,坚持新发展理念,健全可持续发展机制,以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成效重塑智慧教育新生态,加快教育优质均衡高位发展。

(作者系甘肃省电化教育中心主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