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作者: 李作华

【摘要】2021年国家颁布了双减政策,它是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产物,是对教学的加以规范,旨在帮助学生减轻负担。小学英语作为一门小学基础课程,包含着众多美育的成分,对开展双减政策提供良好素材。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短片等多种方式,将英语文化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学好英语。而且语言学科自身的美育特征明显,可以深入学生生活,让作业形式更为多元化,寓教于美,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得教师整体的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切实为学生减轻学习负担。

【关键词】小学英语;美育;内容;作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15—0020—04

长期以来,许多父母都望子成龙,对于学生的学习忧虑过重,产生了辅导班乱象,出现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等教育状况,使学生苦不堪言,双减政策由此应运而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寓教于美,利用英语之中的相关美育元素,提升教学的效率,体现英语学习的灵活性,让学生爱上英语[1]。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探索,寓教于美,形成创新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给予学生一个快乐成长的童年。

一、英语教材中的美育内容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给予学生良好的体验。英语学科也具有非常强的音律美、内容美、规律美、结构美等特点。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挖掘其中的美育元素,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尤其在当今双减政策背景之下,教师需要抓住英语的灵魂,使学生爱上英语学习,为学生切实减轻学习负担。因此教师需要着重对英语的音律美、内容美、规律美和结构美进行不断探索,打造高质量的小学英语课堂。

1.音律美。所谓音律美就是指英语教材中有着良好的音律。英语作为英美语言,其特性具有缓和流畅的特点。英语中不同的音节长短不一,音调参差等特点。英语单词发音也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例如现在非常流行的嘻哈音乐,能够体现英语音律性特点。音乐之中,轻重缓急,具有非常强的艺术性。并且强大的造句安排,可以使学生流连忘返,产生深层次的审美体验。

2.内容美。语言既是一项交流工具,但也有思想的体现。英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理念,是物质文明历史发展的结果,因此内容也具有较美的特点。相比于汉语,英语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英语,能够更适应于环境的特点。英语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其内部的一些英语表达方式,逐渐与我国的文化传统相互结合。

3.规律美。英语具有非常强的规律,内在语法表达更注重逻辑。相比汉语表达,英语的语法更严密,这就使得英语的规律性较强。可以对相关的规律进行探索,体会英语学习乐趣。例如,在学习“He goes to park at seven”;“He went to park at seven”;“He is going to park”这个三句子时,虽然它们在句式上非常相似,但是由于动态变化,体现了英语内容的变化,这让英语规律的美得以展现出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种规律性进行探索,使学生认识英语语法美丽之处。找到相应学习规律,感受英语语言表达技巧,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2]。

4.结构美。英语本质上属于一门语言学科,相比汉语,其语法性更强,所以语言结构也更为严密,具有非常良好的结构之美。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英语本身的语法结构之美。就像教师汉语教学过程中,通过相应动词体现其语言魅力。不同的时态,代表着不同的含义,也体现出英语的结构之美,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在内容的表达过程中,英语会更加强调时态性语言。同时语言教学中也非常具有逻辑性,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理解读者的真实表达意图,领会语言的魅力。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的作用

双减政策是对新时代的指导。通过双减政策的引领精神,教师需要明白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以提升效率为前提,借此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所以需要挖掘英语中相关元素,以提升英语教学的能力。在双减政策推动之下,通过美育教学,能够使原本沉闷的课堂得以有效改变。并且丰富的美育教学内容,也能帮助教师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切实帮助学生减负。尤其当今的形势日益变得复杂化,教师可以改变纸质作业模式,让英语作业变得多样化,不局限于纸面作业,可以依据于英语的特点,形成针对性练习。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把控语言本质,通过听、说、读、练等方式综合学习,避免形成哑巴英语。如果布置过多的纸面作业,会对学生产生负担,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苦不堪言。而英语中的美,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加深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特点,布置针对性作业,帮助学生减轻作业负担,让课堂更为丰富多彩,使学生对英语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避免使用题海战术[3]。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策略

1.挖掘英语中的音律美。教师在开展小学英语教学的时候,需要本着教学内容,要以教材为依托,紧密结合教学目标,深入研究小学英语音律美。在此过程中,需要紧紧围绕学生学习的规律,形成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策略,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减轻负担,发挥美育的作用,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

例如,在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单词讲解更为创新化,使用英语资料影片方式,为学生构建完整的英语学习氛围。众所周知,如果处于原生态语言环境中,那么就能够提升学习的效率。将学生放置于英语环境之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英语单词含义。

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布置一些英语朗读表演作业。例如,教师可以选择课本中的某一段精彩内容,让学生在课下朗读表演。教师不能够只通过纸面作业来判断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教师要通过抽查方式,检验学生英语朗读作业是否完成。如果学生能够对某一段内容持续朗读,那么学生会慢慢地感受到英语的音律之美,以自己的方式理解这段英语内容。学生在课下积极朗诵,在反复练习之中不断推敲,逐步体验英语韵律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小学英语,美育,内容,作用,教学策原版全文

2.挖掘英语中的结构美。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较为薄弱。在小学时期,学生的学习情况十分复杂,需要通过他人帮助完成。而英语作为一门学科性语言,在教学的时候需要形成科学的规划。本着作业为学习服务的目的,需要安排适当写作练习。相比于以往,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还应该更加注重质量,针对学生学习特点,教师应设计分层作业。只有学生对英语作业及时完成,理解英语的含义之后,才能够形成深层次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控学生学习情况,针对每个学生形成针对性的作业。教师不能够只停留于表面,可以通过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使得课堂内容更为多元化,对于课堂的内容也能更好地吸收,减轻课下学习负担,在课上将应有的学习任务全部完成。

除此之外,教师也注重体现出英语的结构之美。而板书是对重点知识内容的总结,良好的板书能够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教师需要做好以下的内容安排:首先是字体颜色、字体设计、颜色搭配、结构设计等。教师可以通过圆润的笔触,搭配优美线条,工整的书写,提起学生运用英语写作的兴趣。通过教师的板书,让学生体会英语的美感。笔者经常会发现部分学生,即使教师教了很多遍还是会产生疑惑,主要还是因为总结程度不足,学生不能够进行自我总结,而教师通过板书将重点予以罗列,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已经掌握,但是对于某些知识点容易遗忘。而教师的板书能够对其提醒,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好的板书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让学生观察出文章的框架,体现出文章的结构之美。在双减政策背景之下,良好的板书设计能够展示出英语的结构美。

3.挖掘英语中的规律美。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着英语的特点,形成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帮助学生掌控英语的规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讨论,学员之间能够充分沟通。在彼此沟通过程中,了解英语本质。尤其对于语法学习,就更需要进行讨论。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讨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在学习比较级的时候,部分学生对于比较级的构造方式难以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小组为集体进行讨论。通过该方式,学生以不变应万变,掌控比较级的构造方式。对于不规则的形容词,其变化较为复杂。教师让每个小组对不规则的形容词比较级进行总结,然后再在课堂上汇报。通过此方式,能够避免纸质的作业,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利用合作方式,将不规则比较级的单词集中起来,为学生之后的英语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学习化被动为主动,以便更好地了解形容词的构造方式。

4.挖掘英语中的音乐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唱英文歌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英语表达出来。在双减背景之下,教师需要积极思考,让作业形式更为多元化,发挥英语的学科特点,让英语以音乐的方式得以呈现。

例如,在学习star这个单词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聆听《little star》这首歌曲。可以布置作业,让每个同学聆听歌曲,并且自学其中的第一小段。学生在课下就能够积极地学习歌曲中的内容,歌曲中的单词能够帮助学生学会拼写star这个单词。并且这种聆听音乐的方式使英语学习变得更为丰富多彩和生动形象,也积极响应了双减政策的号召。利用丰富的音乐美,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乐趣。而将英语唱出来,能够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这对于英语的课前活动以及课后作业开展都有非常良好的作用。例如在听歌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容易听懂的英文歌曲作为开场白,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改编,体现出英语音律之美,使学生在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之下积极学习。

5.挖掘英语中的语言美。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本身就具有语言美。在英语课文的字里行间,英语语言本身具有音调的升降,读法的暴破、连读等特点,这些都犹如一首和谐婉转的诗歌,个个散发着无尽的美感。

小学英语教材中所选择使用的语言材料既符合语言教学规律的要求,在内容上来说又是健康的。基于此,在学习中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品德。故教师在实际英语教学中,不只要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教育,还应使学生切实领会那些寓于语言之中的美好事物,引发学生的美感,与之产生共鸣,并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真实感受语言美。

例如,在学习Colours这一课时,为给学生积极营造一个优美如画的情景,要结合实际生活,对周围的人和物及其颜色、特征等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在这充满美感的一个具体情景中,增强其兴趣与求知欲,从而自觉主动接受新的语言知识。同时,设计一些拓展练习,为学生提供对比性很强的图片进行观察,即一些优美的风景图片和被污染的环境图片,引导他们结合实际学习和生活进行观察对比,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意识,同时教育他们学会关注环境,关注环保,使其在画画、谈话中,获得放松、快乐,同时提升英语学习的效率。

6.挖掘英语中的生活美。在小学阶段,虽然学生的年龄较小,但是对于单词识记能力较差,对于语法的理解能力也较差。但是其想象能力很丰富,不知者无畏,其思想具有非常强的跳跃性,能够对各种事物加以组合。所以在学习的时候需要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新鲜的事物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效地提升效率,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绘图或者简笔画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有助于让学生体验生活之美,感受英语学习乐趣,更加深入地掌控英语内容。并且学生也可以积极地探索,使用绘画方式尝试学习。学生能够通过图画的方式学习单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为了让画更美,教师可以积极引导思考,如何给图画进行配色,体现出生活中的美丽之处。树作为生活中常见之物,学生可能会忽视其细节,那通过图画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生活事物加以想象,对学生之后英语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体现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综合能力有所提升。

在双减政策之下,教学过程应该本着“去量、提质”的目标,切实为学生减负,使学生能够快乐成长。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还处于人生发展黄金时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教师不能够通过纸面作业约束学生,需要发挥出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利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学习。双减政策也是一场对于教师的考验,需要教师切实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将美学相关元素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得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教师也要深刻反思自身的教学过程,认识自身的教学不足,不断将英语之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为学生之后人生发展奠定基础,从而让学生形成强大的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司雯萍.求真激情育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教育观察,2019(21):125+134.

[2]万琴.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J].甘肃教育,2017(24):62.

[3]姚戌赟.寓教于美——小学英语教学的灵魂[J].教师,2016(36):58.

编辑:赵玉梅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小学英语,美育,内容,作用,教学策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