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工作“六化”助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 卢筱红

近年来,江西省以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幼小科学衔接和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等试点工作为抓手,以教研活动为载体,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已进入内涵发展的关键阶段。众所周知,幼儿园教研活动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教研质量是影响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江西省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健全学前教育教研制度,推动学前教育教研改革,但依然存在“教研制度不健全、教研人员配备不齐全、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教师参研度不高”等问题,教研活动问题不聚焦、重展示轻研讨,有时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是参研人员“隔岸观望”。因此,提高学前教育教研质量迫在眉睫,教研工作“六化”是实现高质量教研的“助推剂”。

一是教研工作制度化。建立健全教研制度是高质量教研的基本要素,尤其是教研队伍建设、经费保障、质量评价等制度的建立,可为高质量教研工作提供全方位保障。同时,要构建省、市、县(市、区)、园“四位一体”的教研网络,真正发挥各级学前教育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目前,江西仅有4个设区市配备了专业、专职的学前教育教研员,县(市、区)级配备学前教育教研员占比仅为56.3%,且多是兼职。因此,各地需要加强专业、专职教研员的配备,提供充足的物力、财力保障,确保教研工作高质量推进。

二是教研内容主题化。教研主题的系统性,能帮助教师培养主题思维、系统思维,养成系统思考的习惯。教研主题应着眼于各地贯彻教育政策,推进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点、热点、难点和痛点问题的解决。教研活动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目的,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教研部门提前确定教研主题,根据主题指导教师精准查找、收集整理问题,形成“问题链”,通过反复的教研活动,逐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笔者通过调研发现,有的教师对《评估指南》理解不到位,不知在实践中如何贯彻落实。为此,笔者组织南昌市红谷滩区和湾里管理局的7所试点幼儿园的教师们开展讨论,确定教研主题,从“认知、理解、运用”三个层面收集问题,形成“问题链”,每月聚焦问题开展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帮助教师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促进自我评估成为常态。

三是教研活动联合化。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要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学前教育教研质量的提高。要打破区域、园所、学段间的壁垒,基于教研主题开展区域教研、联合教研、主题教研等,以集体攻关的方式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如,2021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要求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科学衔接,针对幼儿园开展“入学准备教育”和小学开展“入学适应教育”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但“幼小衔接”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家长对孩子入学焦虑未减,以致于部分幼儿园“小学化”教育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应对“幼小衔接”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小学、幼儿园联合教研机制,组建幼小衔接研究团队,县域整体推进,教研赋能幼小衔接。通过小学、幼儿园教师基于幼小衔接中的问题开展联合教研,真正破解幼小双向衔接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

四是教研过程有效化。高质量教研必须实现教研前、中、后三个阶段的衔接贯通,扎实走好教研过程中的每一步。在教研前,要加强问题梳理与知识储备。每次教研都应将自下而上征集的问题与自上而下发现的问题相结合,找准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前将教研内容发给参研教师,便于教师提前学习、思考,收集与教研问题相关的资料,让教师参研时有话可说。在教研中,要加强思维碰撞与提炼小结,这是教研质量高低的关键。有的教研活动没有研讨或研讨过少,往往是“一言堂”或轮流发言,甚至是参而不研,导致教师缺乏主动倾听、缺少异质思维;教研主持人对于参研教师的回应多是重复,而不是提炼,导致教研活动质量不高。在教研后,要加强反思与行为跟进,从教研主题、教研形式、教师参与度、教研效果等方面及时反思,对于通过教研达成共识的策略、建议等立即在教育实践中检验可行性,通过一轮又一轮的研讨、反思、行动,真正解决教育实践的问题,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五是教研形式多元化。有质量的教研既要有深度,也要有广度,还要有温度。为此,在教研活动的开始环节,教研主持人可以采取知识小竞赛、热身游戏、头脑风暴等形式,引导参研教师回顾、巩固与本次教研相关的理论知识,营造轻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教研氛围。组织教师基于问题开展研讨环节,既可以走进校园、走进教室开展主题式教研、体验式教研,也可以运用视频回放的形式开展案例式教研、沙龙式教研。无论何种教研形式,都要服务于教研内容,只有基于教研内容选择适宜的教研形式,才有利于提高教研质量。

六是教研平台信息化。当前正处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数字赋能教研已是趋势。要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平台的便捷、快速、互动性强、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充分运用江西智慧教育平台、教师微信群等开展线上教研活动,实现网络教研的参与面、受益面最大化。在开展线下教研活动中,充分运用同步投屏、同步直播等方式,更直观地呈现教研内容,提高教研实效。◆(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