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梦想在青山湖畔起飞

作者: 本刊记者

南昌市第二十三中学(以下简称“二十三中”)作为空乘专业特色鲜明的公办综合高中,3个年级共有10个空乘班,有近500名空乘特长生。该校不仅在南昌市小有名气,教师代表还经常在全国各地作典型经验发言。

二十三中曾经一度是高中生源质量较差的薄弱学校,而如今成为家长追捧的特色学校,高中招生录取分数线也水涨船高,这样的底气从何而来?

谷雨时节,细雨绵绵。记者一行,深入走访这所坐落在青山湖畔、风景秀美的学校,穿过校门,在行政楼和教学楼空地中间的飞机机舱实物模拟实践教室便映入眼帘,勾起一行人无限的好奇心。

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

一直以来,二十三中在生源上不占优势,在稳定初中生源的基础上,寻求高中生成长、成才的新出路迫在眉睫。“为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才‘建桥修路’,始终是学校发展的方向。成长之路不应该只有文化成绩来衡量。”学校党委书记邹虹说。

2018年夏,学校班子提出在高中实行分层、分类教学,以空乘表演为引领,各年级相继开设空乘特色班,实行特色办学;同年12月,学校与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表演系(空乘专业)签约,成为该校实训基地。2019年3月3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中国民航大学等8所高校空乘、空中安保专业2019年江西招生加试考点设在二十三中。以此次承接考点工作为契机,二十三中推开了航空特色办学的大门。

“我们的生源有限,资源也少,但我们有一颗认真负责的心。前期做了很多细致的准备工作,当时大家都非常辛苦,但很值得。”回忆起当时承接考点工作的点滴,邹虹仍感慨万千。也正是这次空乘招生加试工作的顺利进行,让二十三中更有信心、目标也更明确了。

学校借助航空类高校的力量,提高办学水平。为了能尽快与这些高校签约,2019年3月,学校一行5人(包括当时的党委书记、校长、副校长等),连续驱车8小时前往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抵达目的地时,由于长时间的乘车,坐在后排的3人的腿部都麻木了,甚至一时难以站立。就这样,一心只想着为学生谋出路,二十三中的校领导班子主动作为,先后走访了多所高校寻求合作。

2019年9月,二十三中开始开设2个空乘特长班,以空乘、空中安保专业等航空专业为突破口,正式将职业生涯规划引入高中教育教学。2021年7月,学校增挂“南昌交通航空职业学校”牌子,开始向综合高中办学转变。

截至2023年11月,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江西飞行学院、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上海教育培训基地等17家航空类高等院校或行业协会将二十三中确定为“优质生源基地”或“生源合作校”,为学校“空乘引领、立足航空”高质量特色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2019届5名学生被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本科)等空乘类高校录取;2020届17名学生被航空类高校(本专科)录取;2021届19人被航空类高校(本专科)录取。学校空乘特长班约九成的学生被录取:2022届(首届)空乘特长班93名学生中有83人被航空类高校(本专科)录取;2023届空乘特长班92名学生中有85人被航空类高校(本专科)录取。“花香自有蝶飞来。”二十三中的高中录取分数线逐年上升,从当初的485分提升到2023年的596分,社会影响力和家长认可度得到整体提升。

带着技能上大学

随着2024年江西省新高考改革的实施,艺术类考试被重新划分为六大类别,其中空乘类专业被归入舞蹈类别,同时书法也新增为独立的一个大类。经过近7年的孵化,二十三中空乘类专业办学规模稳定、办学经验成熟,学校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当下热门的书法专业,给学生铺垫了一条通往高校的“绿色通道”,从而帮助学生在文化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实现弯道超车。

2023年9月,学校尝试开设了2个书法专业班,没想到学生报名踊跃,很快就报满了。学校积极与高校对接,目前已成为上饶师范学院、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的书法学专业实习基地,依托高校师资,搭建育人平台。

“自从学了书法后,我对时间管理更有把握,学习状态也变得更加平稳了。”高二(9)班徐翔凯坦言道。他的同班同学尹思也表示:“书法学习让我学会了为了做好一件事情而努力,学会了坚持不懈。”

午休期间,在学校体育馆二楼的大教室里,无人机社团的学生正在进行无人机的调试。他们作为代表应邀参加4月底举办的2024年南昌市中小学科技节活动的开幕式表演。为了节目呈现完美,他们还在争分夺秒地训练和改进。“只要学生感兴趣、愿意学,从师资到硬件设备,学校全力支持。有时,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试飞环境,教师会陪同学生前往专门的试飞场地进行实践操作,学校还会安排车辆接送,确保学生的安全和便利。”副校长彭小舟介绍。

杨武,2020届毕业生,当初也是无人机社团的主力,正是凭着对无人机专业的喜爱,他考取了江西飞行学院无人机专业。2023年5月,他回到母校实习,现在已成为二十三中无人机社团的聘用教师。他用行动很好地诠释了“把兴趣爱好打磨成安身立命的本事”这句话的真谛。

让教师有“舞台”

在二十三中的会议室里,有两块崭新的奖牌在众多奖牌中显得非常耀眼,分别是教育部颁授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和江西省教育厅颁授的“首批江西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这是对学校科学教育化蛹成蝶华丽转变的肯定,也是对像漆俊这样吃苦耐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钻研深耕的教师的充分肯定。

说起对漆俊的最初印象,邹虹记忆犹新。2018年,邹虹刚调到学校任校长,暑假学校里空旷安静,她却发现在一间只有电风扇的简单教室里,漆俊与几名学生不畏高温,一起忙碌着。连续几天,邹虹发现他们会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来到学校。了解情况后才知道,漆俊正带着学生集训,准备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创客大赛。“我当时很感动,这位教师是因为热爱才坚持不懈,一定不能让他出汗又‘流泪’。”接下来,最好的办公室转给创客团队用;出去打比赛,费用全报销……学校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全力支持漆俊和他的创客团队。

2018年,该团队成立了第一个STEAM创客工作室,编写校本读物《Scratch编程》和《智能创客教程》;2019年,他们将无人机引进课堂;2020年,二十三中成立了“STEAM教学中心”,并成立了漆俊创客名师工作室;2021年,他们编写的教材《创客制作的项目式学习指南》正式出版;2022年,配套教材《常用创客制作工具快速入门》出版,并将原有的“STEAM教学中心”升级为“创新教育中心”……短短几年的时间,该团队从学生社团逐渐成长为江西省创客界的佼佼者,先后获得包括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等奖在内的十余项国家级荣誉,四十多个省、市级奖项。

“现在,我们聚集了更多的教师,大家一起以STEAM的形式来探究一些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漆俊信心满满地说。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科技教育的队伍,他们积极开展“科技+教学实施”的实践探索,打造“科学+组织管理”的管理模式,构建“科学+”跨学科融合课程,并成功创建了南昌市首个数字化创新实验室和创新科技馆,编写的《初中地理创新式活动作业设计》正式出版,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稳健。

学校教师的转型培养也日见成效,“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先后有张志鹏等8名教师获得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余超等4名教师获得民航空中服务员中级(教员)合格证,教师孙晓爽获得民族空乘初级合格证,教师任丽晨获得中国舞蹈考级1—3级合格证。

学校先后获评江西省文明校园、江西省劳动教育特色示范校、全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江西省第三批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南昌市首批“智慧教育示范校”,校党委获评“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直以来,二十三中秉承以“办适合的教育”为宗旨,以空乘特色引领发展,多途径拓展学生未来发展空间,让学生在理想的天空展翅飞翔。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