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促“双减” 闯出育人一片天

作者: 辛明 胡勇

创新模式促“双减” 闯出育人一片天0

新余市明志小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措并举推出落实“双减”的新举措,做好“课改、管理、服务”三篇文章,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办学质量,推动“双减”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闯出一片育人新天地。

写好课改“进行曲”,教学新模式助力“双减”

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育人观念。学校分期分批派一线教师赴苏州、重庆、南昌、赣州、井冈山等地参加线下培训、观摩,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做到因材施教,尽量挖掘每名学生的潜能和闪光点。现代化设备教室一体机、智慧笔配置使用率达100%,全体教师熟练掌握教学通2.0。构建“一师一特”,助力教研,推动全校108名教师每人发展一门特长,让教师既“专”又“特”,教师教书育人理念更新、本领更强。

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是落实“双减”的主阵地。教师课前精研教材教法,贯穿新理念、新教法,每周教研“晒、研、评”,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连续多年举办“炫课”大赛,涵盖9个学科,每年大家热情高涨,反复研讨磨课,推出50节精品课。班子成员实行“推门听课,翻本检查”,听课评课100余节,让“炫课”成为常态课,努力做到节节都是精品。

丰富特色课程,建设育人品牌。学校特色课程、校本课程建设顺势而生。自主研发“养心教育”校本课程,做到“心得每周一记、照片每周一贴、学校每月一查”,培养学生生活劳动技能。在新余市优秀课例比赛中,学校两位老师获得第一名并代表新余市参加全省比赛。信息技术课例——《小美带你游新余》,以“给300多年前的宋应星先生发出一封穿越时空的邀请函游览新余”为教学主线,寓教于乐,获得评委和师生的一致好评。

出好管理“组合拳”,管理新模式助力“双减”

规范作业布置,提升作息质量。严控作业总量。学校在校门口显著位置张贴各年级作业清单,从作业总量、作业时间、作业种类、作业难度等方面对作业设计进行规范,注重作业的四性:分层性、科学性、拓展性、创新性。作业量减少了,质量却提升了。学校还对学生睡眠状况进行监测分析,提出科学指导意见,让学生睡得足、睡得香。

严控手机使用,增强学生体质。将手机管理纳入日常管理,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规定老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给学生家长开展手机专题讲座。校园文体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举行全校广播操、室内操、眼保健操“三操”比赛,有张有弛、极尽规整,优美的旋律、悦耳的音乐响彻校园。通过活动,学生释放了压力,保护了视力,达到强健体魄、愉悦身心的效果。

精选读物读本,建设书香校园。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做到合规优质,书香校园建设内涵外延。学校图书馆储备书籍3万余册、报刊5000余份(本)。引进2台电子阅读机,实现有声阅读。购置600个五彩书柜让班级“诚信阅读角”丰富多彩,建立开放式诚信快乐阅读书吧。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竞赛交流活动有声有色,校园内涌动着“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新时代读书潮。

打好服务“特色牌”,服务新模式助力“双减”

做好课后服务,满足个性需要。学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跳蚤市场”义卖活动,发挥自己的创意,设立独特的标语、摊位名字、广告牌等来吸引“顾客”,在当“家”作主中学会自立,收获自信和快乐。学校着力丰富课后服务的供给,在周一至周五的课后服务中开设了篮球、足球、摔跤、航模、打击乐等20个兴趣项目,参与学生多,社会满意度极高。

做好赛事服务,活跃校园文化。每年激情燃烧的5月份,欢快的呐喊加油声响彻校园。学校2022年“体育俱乐部杯”篮球联赛激情开打,参赛队员运球、快攻、过人、投篮,训练有素、有模有样,联赛是学校推动“双减”落到实处的一个缩影。学校在“爱我工小美   五年更辉煌”新余市九运会暨新余市青少年校园篮球、足球联赛中勇夺双料总冠军。学校做优做精校园赛事,擦亮“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金字招牌。

做好研学服务,提升综合素养。学校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红色、绿色、古色“三项”文化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好研学实践。在分宜麻博物馆,学生们了解麻纺织历史、制作工艺、麻制品等知识;在中国洞都,学生置身其中,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罗坊会议纪念馆,学生观看各种实物、影像、手稿等资料,感受先辈们献身革命事业的豪情,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丰富的研学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沉浸在浓郁的家乡文化熏陶之中。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明志小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