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作者: 张小军

培养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0

“基础教育,承担着非常光荣艰巨的历史任务。”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德,是衡量人才能否堪当大任的首要标准;育德,是培养人才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德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四个自信”作出重要阐述,对坚定“四个自信”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基础教育承担的时代使命出发,从伟大复兴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着眼,为学校教育如何加强德育工作、培养时代新人指明了新方向、新路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系列讲话的内涵要义,紧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联点,因校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引导青少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逻辑是什么?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有系列重要论述。整理这些论述发现,德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四个自信”,在于“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禀赋和追求的高度认同与肯定,是对自身奋斗目标的坚定信念”。“坚持‘四个自信’,是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内在动力,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培养孩子的“四个自信”要从培养文化自信入手,原因在于“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文化自信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引导青少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学什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比如,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思想滋养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的创业精神,“民惟邦本”“民贵君轻”思想滋养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思想滋养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社会意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滋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观点,“天下大同”“协和万邦”思想滋养了“和平发展”的外交思想……无论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相对应的关联点。引导青少年深刻理解和积极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重点是抓住这些关联点。

引导青少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怎么抓?引导青少年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培养文化自信,学校是主阵地,教师是关键人,家长和社会是重要力量。在实践中,学校要认真挖掘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建设校本课程,加强教材建设,丰富教学内容。要求思政课讲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红色革命文化的滋养、支撑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红色革命文化武装青少年头脑,守住思政育人主阵地;鼓励各学科深度挖掘教材,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时代意义,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中华经典名著的爱好和习惯;经常开展沉浸式体验活动,引导学生践行所知所学,感悟社会变化与坚持“四个自信”的紧密联系。教师要坚守育人初心,严守工作要求,潜心治学,悉心育人,做坚定“四个自信”的模范,做培养青少年拥有“四个自信”的关键人。引导家长、协调社会支持学校、教师开展相关工作,努力营造家校社协作、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引导青少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注意啥?引导青少年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培养文化自信,要防止盲目自大、故步自封和不加取舍、统统拿来等不良倾向。在引导青少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抓住机会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把自己的学生和文化“送出去”,把归国科学家、在外留学生“请进来”,引导学生在思想碰撞、比较选择中增强文明互鉴意识,掌握文明互鉴方法,用好文明互鉴成果。另一方面,也要对相关内容加强引导,摒弃封建糟粕,让青少年在比较中增进对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四个自信”。

引导青少年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培养文化自信,在增强文化自信中培养“四个自信”,旨在引导青少年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内化,自觉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文化;旨在引导青少年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苦练本领、立志奋斗。这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只要我们坚守初心、坚持正确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就一定能不负党的重托,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拥有“四个自信”的接班人。

(作者单位:四川省剑阁县金仙小学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