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坛耕耘写春秋
作者: 廖肇银 王进冬 吴国军
漫步在改造一新的鹰潭市第八小学(以下简称“鹰潭八小”)的校园里,高标准的现代化教学大楼显得端庄大气,朝气蓬勃的学生、热情洋溢的教师让校园充满活力。
鹰潭八小从一所寂寂无闻的铁路小学到闻名遐迩的市直学校,不仅是因为校园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拥有一支兢兢业业的教师团队,还因为有一直在学校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新时代赣鄱先锋”——鹰潭八小党支部书记、校长翁国伟。
倾心教改,实现自身华丽转身
谦虚、勤奋、踏实、肯干,是鹰潭教育人对翁国伟的共同印象。1995年,翁国伟师范毕业分配到鹰潭市铁路第二小学(鹰潭八小前身)任教,至今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28年。
时间回到1998年10月,在全市教改窗口学校开放日,参加工作仅3年的翁国伟代表学校尝试“小学语文阅读方法教学改革”的公开课展示,就是这节展示课让许多同行记住了这名杏坛“教改青年”。
2000年,鹰潭八小承担了省小学语文能力训练教材教改实验任务,翁国伟作为学校唯一参加实验的语文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立足课堂教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小学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因教改实验效果突出,次年翁国伟被邀参加全省教材教改实验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翁国伟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实验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提出了三条建议,得到了时任江西省小学语文能力训练教材主编的高度肯定。翁国伟参加2001年全省小学语文能力训练教改实验优质课竞赛,获得一等奖。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翁国伟一边在学校坚持搞教改实验,一边兼任鹰潭市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舞台更大了,视野更宽广了,满腔热情的翁国伟把教改实验成果辐射到乡村学校,连续五年坚持送教下乡,并积极参与《童心莲语》《架设学科桥梁 走向联动课堂》等校本读物的编写工作。
2014年,担任鹰潭八小党支部书记的翁国伟,一手抓党务,始终秉持“服务与引领”的理念,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凸显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更加和谐;一手抓教改,不断探索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组织策划了鹰潭市市直示范基地建设学校教研联合体教研开放日活动,在传统校本教研开放日的基础上,探索组建片区教研联合体,有效整合城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发挥城镇学校优质教研资源作用,极大地推动了乡村学校教研水平的提高,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0年,因学校缺少专业的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研活动空缺,翁国伟便认真钻研思政课教学,并带头在全校上思政示范课。2021年,翁国伟创立鹰潭市首批党员思政课“翁国伟工作室”,带领学校思政课教学团队将思政课教学提升到新高度。2022年,翁国伟成功入选省中小学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并挂牌开展工作,工作室现有38名思政课教师,其中3名为上饶市、南昌市的思政课教师。
肩挑日月,一路风雨,翁国伟从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大队辅导员、教务干事、工会主席、副校长、党支部书记、校长,一步一个脚印,在鹰潭八小茁壮成长起来。他被聘为教育部“一师一优课”评审专家,被评为特级教师、江西省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西省师德先进个人、鹰潭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鹰潭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鹰潭市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
倾囊相授,带领教师快速成长
翁国伟不仅自己认真开展教学、科研和教改工作,还发挥省特级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引领教师完成省级课题3项,带领教师开发省教师网络研修项目专题课程,录制10期讲座内容在江西教师网展播;带领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被省教研室选用并结集出版,指导多名青年教师连续4届在市骨干教师培训班上示范课,指导2名教师参加省级录像课评比获一等奖,指导4名教师参加江西省优质课竞赛获一、二等奖。
“翁校,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获得了全省思政课教学比赛小学组一等奖。”打电话来的是鹰潭八小教师熊俊维,他代表鹰潭市参加2022年度江西省基础教育优秀课例(小学思政课)现场展示交流比赛,首次参赛就取得佳绩,这背后离不开翁国伟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翁国伟不仅为熊俊维等参赛教师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还多次邀请专家对他们进行辅导,组织参赛教师模拟演练,反复打磨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课件,练习课程讲授、模拟专家提问上百次,经常加班加点,为参赛做足准备。
鹰潭八小教研处主任吴慧敏告诉记者,以前有的教师都很怕做课题,也不敢申报课题。在翁国伟的带动下,学校很多教师都参与课题研究,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吴慧敏说她以前是科研“小白”,现在已独立主持市级课题了。仅2022年,鹰潭八小就成功获批3项市级课题,参与教师15人次。近五年来,学校立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11项,参与教师60余人次。
“虽然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但我认为思政课很有意义,也非常喜欢上思政课,希望成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而且这个愿望我马上就要实现了。”鹰潭八小教师杨晓影欣喜地告诉记者,她是“翁国伟名师工作室”里的骨干成员,在翁国伟的影响下,出于对思政课的热爱,她成功通过了小学思政课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笔试、面试。即将成为一名小学思政课教师,这让她兴奋不已。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最大资源。”翁国伟对教师的成长倾囊相授,他还聘请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罗兰、罗火良担任学校中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一批批专家型教师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倾心创新,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校长好。”“校长早。”每天上学的早晨,在学校大门口,总能听到学生对翁国伟的招呼声。在学生上学时,翁国伟总是很早来到学校,在校门口笑迎师生;在学生离校时,长长的放学队伍中,时不时有学生向翁国伟伸手击掌,道一声“翁校长再见”,甚至有的学生从已出校门的队伍中跑回来,只为与校长击掌、道声再见。
“致力打造一所温暖的学校、一所关爱学生的学校,是我和全体班子成员的共同目标。”翁国伟说。翁国伟不仅把全部精力放在提升办学质量上,还积极融入鹰潭市城乡融合发展“县管校聘”改革,主动接管位于鹰潭市高新区的一所村小——章家小学。
“附近村民已多次反映章家小学师资力量弱、环境条件差等问题,大家觉得该怎么来接管这所学校呢?”翁国伟组织学校中层以上干部集思广益。
章家小学校舍久年失修,操场上杂草丛生,教师办公室和食堂条件简陋,连电风扇都没有,教师备课、改作业、午休都在办公室。这些问题导致学校生源逐年流失,教师招不来、教不好、留不住,成为制约章家小学发展的瓶颈。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教师是教学质量的关键,办学条件是教师安心乐教的基础。”翁国伟说。为改善章家小学的办学条件,翁国伟站在办好鹰潭八小高新区分校的高度,经常跟校领导班子磋商,广泛采纳教师意见建议,着力整治章家小学的校园环境,为学校食堂安装了空调、配备了消毒碗柜,为教师宿舍添置了床铺、棉被、毛毯、凉席,出台了教师岗位晋级、评优评先的常态化管理制度……
鹰潭八小打破校际壁垒,充分运用“县管校聘”机制,实现校本部和分校资源共享,不仅派出多名党员干部、骨干教师到分校支教、走教,还为分校全面输出管理、文化、品牌等优势资源。
翁国伟带头到分校听课、评课,参加教研活动,派出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进驻分校,和分校教师群策群力、同向同行,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配备,努力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共同发展。仅半年时间,原学校生源逐年流失的势头被遏制,新增、回流学生130余人。当地村民交口称赞,称其为“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鹰潭八小高新区分校3名教师在鹰潭市高新区中小学教师优质课竞赛评比中分别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创造了村小获奖等级最高、获奖数量最多的历史。派往分校的支教教师生活安心、工作认真,得到分校师生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派去支教的团干部吴仙兰,2022年10月还向学校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翁国伟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建引领办学治校,以人为本,注重改革创新,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学校以廉政文化为抓手,在师生中广泛开展以“廉洁从政、敬廉崇洁”为主题的“五个一”(读一本廉洁书,上一节廉洁公开课,唱一首廉洁歌曲,参观一次廉洁实践基地,看一部廉洁影片)教育活动,学校成功入选鹰潭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学校原创快板节目《廉政谣》在鹰潭市廉政文化进校园启动仪式上作汇报演出,广受好评。近三年,学校党支部45名党员教师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学校党支部被评为鹰潭市优秀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