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热血育杜鹃

作者: 汤平 廖肇银 沈约雪

丹心热血育杜鹃  0

刘振华17岁师范毕业,分配在永新县最偏远的山区学校——龙门镇铁井教学点任教。之后,他历任龙门镇中心小学教研组组长,龙门中学团委书记、政教处主任,澧田中学副校长,县教体局教育股股长、县教研室兼职数学教研员,2016年8月任永新县子珍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从教27年来,刘振华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提升业务能力,经过多岗位历练,工作业绩日渐丰硕,被评为江西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确定为江西省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对象、全国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对象,2023年被评为江西省中小学“最美书记校长”。

文化立校,播撒阳光雨露

“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永新,有这样一位巾帼英雄。作为女子,她与男子汉一起征战;作为女儿,她与父母生离死别;作为母亲,她与子女天各一方;作为妻子,他与丈夫生死相依。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你们知道她是谁吗?”

这是2023年9月1日上午,记者在永新县子珍小学“贺子珍纪念室”,见到新学年刘振华给学生代表上“开学第一课”的一幕。这也是刘振华担任子珍小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以来,每学年给学生们上“开学第一课”的主要内容。

“作为全国唯一以贺子珍的名字命名的学校,大力弘扬贺子珍同志的革命精神,既是责任,更是使命。”刘振华告诉记者,他到这所学校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思考如何用好贺子珍这一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推进红色文化育人。

成长于贺子珍家乡的刘振华,在耳濡目染中,从小就对贺子珍有较多的了解,有着不一样的家乡情怀。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在教学用房紧张的情况下,挤出一间办公室,将贺子珍参加革命的故事资料整理陈列出来,打造为校内红色文化育人基地,命名为“贺子珍纪念室”。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红领巾讲解团,让一批批红领巾讲解员走进“贺子珍纪念室”,将贺子珍勤奋好学、果敢坚毅、无私无畏的品格与革命事迹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培育时代新人。

二年级学生周欣扬,是学校的红领巾讲解员。他说,当他第一天走进校门,第一眼看到校园广场上的贺子珍塑像时,就非常好奇地想知道是谁的塑像。就在当天,老师带领他们班的学生,参观了“贺子珍纪念室”。一名红领巾讲解员给他们讲述了塑像的来历。“从那时起,我就知道贺子珍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战士,是井冈山上的第一位女红军。回家后,我告诉妈妈,我也想成为红领巾讲解员,把贺子珍的故事讲给朋友听,讲给我身边的每个人听。”

“在我心中,贺子珍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受‘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这句话的启发,我认为子珍的‘子’可寓意为赤子和有赤子情怀的人,‘珍’代表才华、美好,由此我想到了‘赤子怀珍’,这当中既有贺子珍的名字,代表其事迹、品格,又能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德才兼备的办学目标有机融合。于是,‘赤子怀珍’便成为学校的校训。2020年,在大江网举办的江西省最美校训评选中,学校的‘赤子怀珍’校训还获得了第一名。”谈到此,刘振华颇为自豪。

由此而来,“铿锵杜鹃”的校旗名、《铿锵子珍》的校报名、“舞动的凤凰”的校徽图案、《魅力子珍》的校歌、《大美子珍》的校本教材、贺子珍广播站等学校文化构架日渐清晰、文化体系逐步完善,校园文化墙也赋予了更多的新内涵……师生在日复一日地观、讲、写、唱、演、游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禾河水,悠悠淌,琅琅书声歌飞扬;博以文,约以礼,菁菁校园翰墨香;黄竹岭,丹桂香,魅力子珍美名扬;志为先,心有恒,踏浪远航豪情壮……”谈起为校歌《魅力子珍》几易其稿的作词,温文尔雅的刘振华说:“岁月恒久远,校歌咏流传。校歌是学校文化灵魂的凝练,是学校形象中最直观、最生动、最恒久的文化符号,每字每句都得细细斟酌。”

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校园红色文化,激发出子珍小学发展的勃勃生机和强大动力,办学质量稳居全县前列,社会声誉越来越好。学校先后获得江西省文明校园、江西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江西省优秀少先队集体、江西少年诗词大会省级优秀组织学校、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先进集体等荣誉。

温暖教师,筑梦日月星辰

2022年11月4日,一个平常的星期五,主动从子珍小学到龙门镇中心小学支教的盛丹萍,像往常一样在教室里上课。下课铃声响后,盛丹萍一转身,惊喜地看见刘振华手捧一束鲜花站在教室门口,身后簇拥着一群纯朴的学生。

“盛老师,终于等到你下课了。”刘振华满脸微笑地说。盛丹萍欣喜地从刘振华手里接过鲜花,一张写着“红蕾丹心照庠序——向盛丹萍老师致敬”的红色字条跃入她的眼帘。在这平常的日子,在这距县城22公里的偏远山区小学,见到母校校长甚于见到亲人,这突然到来的惊喜,一时令她激动不已、手足无措。

“同学们,你们喜欢盛老师吗?”

“喜欢!”

“这间教室,也是我当初刚毕业教书时的教室。同学们,你们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你们是幸福的。”

与刘振华对话的学生们羞涩地笑了。

“孩子们遇到一位好老师是幸福的,我遇到一位好校长又何尝不是幸福呢?”盛丹萍说,她把“红蕾丹心照庠序”字条过塑,摆在书桌上,视自己为支教队伍中的一只小小萤火虫,要让萤萤之火照亮山区旷野。

刘振华解释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盛丹萍的女儿还在子珍小学读书,她自己却主动去乡村学校支教,推广子珍小学的‘大阅读’经验,让更多的学生受益,让乡村学校的学生享受城区学校的优质资源,此举令我感动。我送的鲜花、问候是微不足道的,她身先示范的行动,为山区学生、山区教育作出的努力,应该为我们所铭记。”

肖雨平是子珍小学诗词班的指导教师。在学校任教4年,他带学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一心扑在工作上,取得优异成绩,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刘振华也记在心里。

肖雨平告诉记者,有一次,刘振华得知他父亲生病了,不打招呼就一个人开车30多公里,到他老家看望康复中的父亲。这样的事,虽然是第一次发生在他身上,却经常听其他同事聊起。他没有更多的表达,只发了一条短信:“在子珍小学4年,若非您的指引,我也许一辈子教书却不知如何教好书。感恩与您的遇见!”

“‘让教师站在学校舞台的正中央’是我一直秉承的治校理念,我顶多在舞台的旁边敲敲锣、打打鼓,偶尔做点小服务。”多岗位历练成长起来的刘振华,低调、谦逊,视学校为一个大家庭,视教师的事为自己的事,视学生为自己的孩子,想教师所想,急学生所急。

六年级学生林某,因父母离异,性格内向自卑,寡言少语,沉迷游戏,不愿与人交往,厌学,甚至把自己封闭起来。在班主任黄老师一筹莫展之际,刘振华主动与黄老师一起家访,多次与林某谈心、与家长交流,让林某及时回到了学校,且特意指导林某参加了一场“国旗下的讲话”活动。从此,林某远离网络,找回自信,脸上有了笑、眼里有了光。林某母亲脸上的愁云也烟消云散,给刘振华发了一条短信:“感谢刘校长,遇见您真好!”

调入子珍小学才两年的年轻教师程君说:“作为子珍小学的教师,时常听到社会各界对学校的认可与赞扬,我为之自豪。在学校近300人的教师队伍里,我从未见过面红耳赤的利益争执,有的只是体谅与谦让、关怀与感动。”

永新县教体工委书记王景介绍,近年来,子珍小学在“红烛党建”品牌的引领下,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产生了“虹吸效应”。刘振华在子珍小学履职的7年时间里,以真心、真情走进了每名教师和学生心里,子珍小学已成为永新县小学教育的一面旗帜。

“五育并举”,培育井冈红杜鹃

2023年5月31日,吉安市第八届中小学校园足球赛闭幕,子珍小学女子足球队一路过关斩将,首次夺得市级联赛冠军。

夺冠并非偶然。子珍小学女足队员刘文玥见证了刘振华几年如一日付出的辛劳和风雨无阻的陪伴:她从小学二年级加入足球队,系统的训练和比赛,不仅提高了她的球技,也磨炼了她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我以前稍微被碰撞一下,都会叫喊半天,如今刮破皮也只是呵呵一笑。”刘文玥说。

2023年8月31日早上7时,永新的秋晨,微凉。记者如约来到子珍小学门口,刘振华身着一身运动服,微笑地从校园里面迎来。此时,校园里还很安静,足球场上,先到的5名小学生已自发地进行着足球训练。

“无论我起得多早,到学校都比刘校长晚一步。”三年级学生李麟奕说,他是跳绳集训队队员,因为喜欢踢足球,所以每天都会提前过来,过一过足球瘾,再去参加跳绳集训。

刘振华早年在乡村学校工作,养成了每天早起锻炼和早读的习惯。现在仍坚持每天早起步行30分钟,7时前到达学校。暑假也不例外,他与参加暑期集训的学生一起跑步热身,陪伴学生踢足球、跳绳……

“我在读小学时,学校既没有球场、运动器材,也没有教师指导,所以没特长。学校现在条件好了,还为你们请了专业教练指导,你们是快乐的、幸福的。你们要懂得珍惜每天的集训机会。”刘振华时常这样鼓励学生。

在子珍小学二楼会议室,记者见到了8月29日在2023年江西少年诗词大会(第六季)省级大会上勇夺冠亚军的学生尹婧、贺可杰。他们把奖杯带回学校,喜悦、自信写在脸上。“真心感谢学校让我有机会站在省级比赛的舞台上,我会坚持学习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尹婧说。

谈起获奖,尹婧的妈妈非常开心地告诉记者:“她在小学一年级就加入了学校开展的‘大阅读’活动,二年级进入校级阅读班,三年级进入校级诗词班。校长对阅读的重视,老师的精心引导,让尹婧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一年上一个台阶。”

岁月更迭,初心不改。刘振华赤子怀珍向光行,丹心热血绘春秋,辛勤耕耘在井冈山脚下的那片红土地上,浇灌出越来越多绚烂夺目的井冈红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