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红色基因 争当时代新人
作者: 邹庄明 刘维刚 邬小花
“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拿山,山上(里格)苞谷(介支个)金灿灿,苞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苞谷棒棒咱们穷人掰……”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的师生对这首《十送红军》最为熟悉。
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于2008年由全国红军小学建设理事会命名并授旗,是全国唯一以毛泽东命名的红军学校。
近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所红色品牌学校正在快速成长、发展,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认可。学校现有49个教学班,教师157人,在校学生2198人,以“人人发展、全面发展”为办学目标。井冈山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学校的德育品牌创建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润物无声,红色校园熏陶人
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营造红色文化氛围,让每扇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个角落都能育人。
走进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的校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块被称作“小红场”的广场,广场对面的墙壁上是巨幅毛泽东的瓷画像。广场一侧是红色文化墙,墙上宣传栏里有毛泽东的生平、思想和艺术成就介绍,还有少年毛泽东、青年毛泽东和毛泽东在井冈山尊师重教和开展革命运动的故事,以及毛泽东在井冈山写的诗词等;另一侧教学楼的墙面上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在“小红场”上,一边看一边听老师讲毛泽东的故事,是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之一。
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在教室、走廊等醒目的地方张贴着充满革命色彩的格言警句和与井冈山相关的诗词,楼道墙上悬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肖像和事迹介绍,师生行走其间可以感受到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激励人心,催人奋进。
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按照 “一班一特色,一人一专长”思路,大力凸显红色班级文化。在班级命名上,学校将各班命名为“红一连一班”“红一连二班”等。为增强师生荣誉感,学校还开展了以伟人和英雄名字命名的优秀中队评选活动,如“润之中队”“恩来中队”等。如今的“润之中队”已经是全国红领巾中队,也是全国各中队竞相学习的榜样。
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建有独具特色的红军长廊。红军长廊里的每张图片、每首歌谣,都在讲述着一个个革命故事。就是这样的一道风景线,涵盖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留给了师生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学校还组织全体师生利用 “东润公益图书角”和阅览室阅读红色革命书籍,开展红色诗词朗诵会、红色故事会、毛泽东诗词默写比赛等,红色文化氛围溢满校园。
寓教于行,红色活动培育人
打造德育品牌,提高师生的红色文化素养,红色活动必不可少,也是实现红色育人的关键和落脚点。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坚持德育活动常态化,每月把德育主题活动列入学校行事历,让德育活动落地生根,实现系列化、特色化、社会化。
一是红色活动系列化。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做到“一月一主题,一活动一特色”。2月开展“红色菜肴大比拼”、3月组织“学雷锋 爱家乡”、4月开展“祭先烈、明责任”、5月举行“红五月唱红歌”、6月开展“六一会演”和“我是红领巾讲解员”等主题活动。9月组织“红色影片润心田”主题活动,通过“班上播放+电影公司免费”等方式,播放师生喜欢的电影《闪闪的红星》《地道战》《鸡毛信》《红军小学》等,还开展小红军军训,增强学生体质。10月开展“红色诗词伴成长”主题活动。11月举行“红色运动强体魄”主题运动会,把红色文化与体育运动融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置项目,如火线运伤员、挑粮比赛、独轮车支前等。开展红色研学实践,中高年级学生以“踏寻红色足迹,传承井冈山精神”为主题,利用周末安排两天一夜的活动;低年级组学生开展“重走红军路远足行,到拿山红军村”等活动,邀请家长代表一起参加活动。12月开展“红色故事人人讲”主题活动。
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根据时间节点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活动。每年清明节,学校组织学生线下线上开展祭奠英烈活动;七一组织“童心向党”系列活动;国庆节开展“向国旗敬礼”系列活动。在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学校录制了5个“红校少年讲党史”视频,其中《朱毛会师点星火》上了“学习强国”平台。
二是红色活动特色化。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积极开展“红色德育七个会”活动,即人人会唱一首红色歌曲、会讲一个红色故事、会背一首红色诗词、会做一道红色菜肴、会介绍一个红色景点、会表演一个红色经典节目、会参与一次红色实践活动。
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把红色文化真正融入师生的日常工作生活中。语文教研组组织学生参加《与伟人同行》的阅读打卡活动。学校积极调动多方资源,开展“进乡村少年宫”活动,创建“闪闪红星合唱团”、红星足球队、小红军讲解员、古筝演奏、舞蹈队、轮滑队等20个社团,让红色文化融入每个社团活动。
三是红色活动社会化。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结合实际,走出校门,积极开展“红色走读”“红色研学”等活动。党支部创建“党建+红色德育”党建品牌,主题党日“缅怀伟人、不忘初心”教育活动深入人心;组织党员赴韶山瞻仰毛泽东同志故居,开展“踏寻先辈足迹”活动,亲身感受革命战争时期的艰辛,激发党员的光荣感、使命感、责任感。
红色主题教育特色活动让师生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红色文化的永恒魅力,实现了心灵与红色文化的深度互动。
创新课程,红色教材塑造人
如何用好红色教材,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做到“两个统一”“两个深化”:统一课表,统一教材;通过课题研究深化红色教育,邀请红军后人宣讲深化红色教育。
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培养了一支红色文化教育骨干教师队伍,组织编写了红色校本教材《毛泽东在井冈山》,利用好江西省红色教材《井冈山精神》《红色文化》,采取讲故事、诵诗词、唱红歌等方式,在全校开设红色文化课,保证红色课程学习的时间。学校还积极开展有关井冈山红色歌谣的德育课题研究。
为推动德育的模块化、项目化、课堂化,把教材中的故事讲起来、红歌唱起来、主题活动搞起来,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成立“中小学红色德育名师工作室”。学校聘请袁文才、王佐等革命烈士的后代定期到学校宣讲红色故事,让学生充分体会、深切感悟,以“活”的红色课程,推动德育工作向深度发展。
共助成长,红色联动锻炼人
近年来,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的德育工作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外联活动越来越多。学校和上海市延安中学、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共青城市耀邦红军小学、四川省朱德红军小学等20多所省外兄弟学校建立了结对友好学校,这些学校每年都派师生到校交流学习。
2022年5月21日,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师生代表走进北京市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与他们开展“红色儿童节,童心永向党”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观看了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身临其境地接受独特的红色教育。
在每年的12月26日,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都要开展一次常态化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主题队日活动。2021年,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8周年,学校联合扬州市翠岗中学的毛泽东中队、淄博市周村二中七年级中队、井冈山市龙市小学的朱毛中队,三地四校,利用网络云平台,通过“1+N”连线现场,发挥红色教育的辐射带动和红色文化的凝聚作用,在不同的空间,相约一场最真挚的缅怀。
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创建的“闪闪红星合唱团”不仅唱红了校园,还经常受邀将红歌唱到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学校红色德育工作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湖南卫视、江西卫视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山海对话”交流活动是广州市党员志愿者发起的一个党建活动项目。2017年国庆节,他们组织了广州12所学校的学生、家长,邀请天安门国旗班的7名战士、毛泽东特型演员、广州市党代表到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交流,共同学习成长。
2019年3月,“再唱东方红”公益行捐赠仪式在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启动,出席捐赠仪式的嘉宾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开国元勋的后代30多人。萧劲光后代李丹先生说:“来到井冈山我们就是回家了,在这片土地上有我们祖辈战斗过的痕迹,我们先辈的忠魂也埋葬在这里。”他还邀请全体红军后代一行人给井冈山的父老乡亲鞠躬表达感谢,引来与会领导和师生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上海市延安中学从1999年开始就和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结对,20多年坚持组织师生到学校开展红色研学交流活动,一对一结对帮扶,助力成长。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二中于2020年11月和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通过网络云平台结对,他们来到井冈山,收集红色故事,探寻红军足迹。回去之后,该校建成了一个井冈山精神馆,传播井冈山红色文化。
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利用井冈山独特的红色文化优势,创新整合地方红色历史、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系统全面构建了红色文化育人体系,探索出具有井冈山特色的红色育人实践之路。
如今,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的德育品牌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已进一步彰显,德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红军当年撒下的种子,在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师生中一茬接一茬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