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实践活动中“读思达”方法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作者: 张华文*基金项目: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3年度开放课题“运用‘读思达’优化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的实践研究”(KCA2023207)。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读思达”方法的应用实践。通过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认识到有效的方法指导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核心素养的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通过行动研究法,在实际课堂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读思达”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读思达”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核心素养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小学;学科阅读;学科思考;核心素养;行动研究法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小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然而,目前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难以保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发展不够理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以学生学习为本位、以“读思达”方法为核心的教学法,即将综合实践活动分解为学科阅读、学科思考和学科表达三个环节,并通过行动研究法的实践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一、综合实践活动中“读思达”方法的理论依据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将学科知识和技能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跨学科、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教育中变得愈发重要。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探索。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再次,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学科知识。最后,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注重学科的整合与交叉,通过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融会贯通。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再次,注重将社会问题与学科内容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并提供社会服务。最后,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和项目学习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读思达”方法的内涵和特点
“读思达”方法是指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以学科阅读、学科思考和学科表达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料,思考其中的问题,并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进行表达。具体而言,学科阅读是指学生通过阅读相关学科的专业书籍、文章等,了解学科知识和理论,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理解。学科思考是指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学科问题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表达是指学生将自己的思考结果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进行表达,提高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读思达”方法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注重将学科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其次,它要求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自主阅读和思考优化学习效果。再次,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最后,它强调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结果。
(三)“读思达”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价值
“读思达”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读思达”方法通过学科阅读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通过阅读丰富多样的学科资源和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知识的前沿发展和应用情况。这种学科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他们对学科的好奇心和兴趣。
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思考、分析和整理,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参与式的学习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读思达”方法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探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亲身参与和实践,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应用所学知识。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读思达”方法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和项目学习,共同完成任务。合作中,学生能够互相倾听、交流和分享,从中获得不同观点和思维的启发,并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这样的合作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最后,“读思达”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评估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学科阅读、思考和表达的过程,能够发展出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优秀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实践能力。这些核心素养不仅在学科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学生未来发展所必备的能力。同时,“读思达”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通过反思和总结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这种自主学习和评价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持续学习的意识。因此,“读思达”方法的应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读思达”方法的实施策略
(一)“读思达”方法在活动准备阶段的指导策略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使用“读思达”方法,活动准备阶段是关键。以下是一些指导策略来有效准备这个阶段。首先,明确活动目标和内容。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需求,确定活动的具体目标,并设计相应的任务和活动内容,以确保活动既有挑战性又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其次,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为了支持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学习和探索,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如书籍、材料、设备等。这些资源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有关主题或问题的信息。再次,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在活动准备阶段,制定一个详细的活动计划非常重要。这个计划应包括活动的时间安排、任务分配、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清晰的指导和安排,以便顺利实施活动。最后,设置评估标准和反馈机制。在活动准备阶段,教师应明确活动的评估标准,并制定相应的评估工具。这些评估标准和工具可用于衡量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二)“读思达”方法在活动实施阶段的指导策略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读思达”方法,活动实施阶段是关键。以下是一些指导策略来有效实施这个阶段。首先,提供学科阅读材料。为了引导学生进行学科阅读,教师需要提供相关的学科阅读材料,如文章、文献、案例等。这些材料应有足够的信息量和难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其次,引导学生进行学科思考。在学科阅读之后,教师应通过提问、讨论或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科思考。鼓励他们分析问题、归纳总结、比较思考等,从而培养他们的学科思维能力。再次,设计学科表达任务。在学科思考之后,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学科表达任务,如写作、演讲、展示等。这些任务旨在促进学生将学科思考转化为实际行动,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最后,提供个体指导和群体合作机会。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需要提供个体指导和群体合作机会。通过个体指导,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而通过群体合作,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综合素质。
(三)“读思达”方法在活动总结阶段的指导策略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使用“读思达”方法,活动总结阶段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指导策略来有效进行这个阶段的总结。首先,回顾活动目标和内容。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并与之前的计划进行对比。通过回顾,学生能够了解自己在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和困难,以及对于未来类似活动的启示与反思。其次,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式来评估学生在活动中的学习成果,如作品展示、口头报告、小组讨论等。通过评估,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反馈和指导。再次,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总结与思考。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与思考。鼓励他们回顾学科阅读、学科思考和学科表达的过程,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最后,共享学习心得与经验。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与经验。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
三、综合实践活动中“读思达”方法实施的效果
(一)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提高
使用“读思达”方法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首先,通过学科阅读,学生能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学科知识和资源,激发他们对学科的好奇心和兴趣。同时,学生在思考学科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个人思考的乐趣,增强对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其次,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和探索,这种亲身经历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够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并意识到知识的价值和作用。这样的体验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和项目学习的方式来完成任务。学生在合作中能够相互倾听、交流和分享,这不仅能够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和合作,学生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可和鼓励,从而激发对学习的积极性。综合实践活动中使用“读思达”方法,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阅读、思考和表达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自己掌握知识的喜悦和成就感,这会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读思达”方法的应用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 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读思达”方法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提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各个层面上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通过学科阅读,学生能够接触到丰富的学科资源和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知识的前沿发展和应用情况。通过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分析,学生能够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并学会将学科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应用能力,提高他们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中使用“读思达”方法,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探索。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能够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此外,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和项目学习的方式来完成任务。学生在合作中需要协商、分工和分享,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和合作,学生能够相互倾听、交流和分享,从中获得不同观点和思维的启发,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读思达”方法的应用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和提升。
(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读思达”方法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探索,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学生能够锻炼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学科阅读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知识资源和前沿信息,这为他们的创新思维提供了基础。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思考和整理,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连接,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法。这种锻炼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和项目学习的方式来完成任务。学生在合作中需要共同讨论、协商和解决问题,要求他们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促进了他们思维的碰撞和创新的激发。此外,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探索,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灵活运用知识,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读思达”方法的应用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通过本研究,我们验证了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读思达”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我们也意识到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推广与应用,能够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晁正,何小雨,黄文登,等.基于“读思达”的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方法研究——以“制作蝴蝶杯”为例[J].物理教师,2023,44(06):28-33.
[2]潘元鑑.“读思达”视域下语文教学精准减负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资源,2023,19(03):3-5.
[3]潘晓雪.浅谈“读思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中的运用[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03):109-111.
[4]林海榕.基于“读思达”教学法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教师,2022(21):57-59.
[5]陈建联.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语文“读思达”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高考,2022(05):117-119.
[6]潘文尾.“读思达”教学法下的游记类议题式习作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教师,2021(36):28-29.
(责任编辑: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