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地要闻
北京:校服“以旧换新”“以小换大” 循环使用 厉行节约
施剑松撰文,一个孩子从小学到中学毕业往往需要购买多套校服,能否将学生不合身的校服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日前,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北京中小学生校服坚持学生自愿购买原则,学校可探索学生校服循环使用,实行校服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等回收利用机制,以减少资源浪费。
北京市教委长期坚持全市中小学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学生、家长购买校服或捆绑销售;允许学生按照所在学校校服款式、颜色,自行选购、制作校服。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校服管理和采购办法,按照学生自愿原则,制定本区校服选用采购规范流程,明确校服执行标准、采购时段及套数、定价机制、收费要求等内容。
新颁发的校服管理意见提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要培育绿色环保节约理念,探索学生校服循环使用模式,创新校服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等回收利用机制,厉行勤俭节约,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学校要对革命烈士子女、孤儿、残疾儿童等,采取多种措施无偿提供校服,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公益捐助学校或学生校服。
各校还将建立由学生、家长、社会代表等多方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全程参与款式设计、面料选择、颜色确定、功能需求、价格范围、采购方式、售后服务等选用采购环节,充分保障学生和家长对校服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此外,各校选用校服还实行“双送检”制度,不得向学生家长收取检验费用。
辽宁:将建200个校外科学教育实践场所
刘玉撰文,辽宁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出台《辽宁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区建设方案》,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探索科学教育实施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构建大中小学段纵向贯通、校内校外横向联动的发展格局。
辽宁力争通过3—5年时间,在全省建立100个省级中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建设200个校外科学教育实践场所,建成100所省级科学教育实验校,培育一批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提出将科学教育作为学校课后服务最基本、必备项目。
云南:完善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度 陪餐人员与学生“同餐、同菜、同价”
宗河撰文,为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负责人陪餐工作,推动陪餐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近日,云南省教育厅印发通知,要求各地严格落实好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度,切实保障学生就餐安全与营养健康。
学校要全面建立健全陪餐制度,明确陪餐工作的管理机构、人员和职责,工作程序、规范和要求,以及陪餐时发生应急事件的情形、处置方法和步骤等,确保每餐均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守护学生营养健康和校园食品安全。
陪餐人员应规范开展陪餐工作,如实记录陪餐过程。学生用餐前应开展用餐情况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用餐环境是否清洁卫生、食品配送(加工)操作是否规范、供餐食品是否存在感官性状异常、供餐食谱与实际供应食品是否一致,以及其他可能危害学生用餐安全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应当立即指出并督促有关人员及时处置,并对整改结果进行复核。
陪餐人员与学生“同餐、同菜、同价”,实施学校应定期向陪餐人员收取陪餐费用,具体费用根据实际陪餐次数和相应供餐标准核定,所需资金由陪餐人员自行承担。
湖南:围绕7个方面出台20条规定 发文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
阳锡叶撰文,近日,湖南省教育厅印发《湖南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20条规定》,从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招生编班行为、补课办班行为、学校活动管理、家校联系管理、加强违规办学行为治理等7个方面出台了20条规定,旨在深入推进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专项整治工作,提升基础教育治理能力。
学校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刷题备考、讲授新课或集体补课。因教学需要使用平板电脑的,学校须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教学不得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义务教育学校要均衡编班、均衡配备资源,不得以任何名义在校内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各地各校不得以升学率给学校进行排名和下达升学指标;不得组织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高分学生和升学率,严禁为追求升学率、优秀率、合格率劝导学困生放弃考试。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的进校园活动,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身心特点,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凡是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宣传不良价值导向以及含有商业行为的活动一律不得进入校园,严格管理流量明星进校园活动,防范学生追星和应援行为。家长委员会要发挥支持学校工作的积极作用,不得从事与职能无关的事项,严禁组织违纪违规违法活动。
(以上信息选自《中国教育报》,并对原文有编辑改动。)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