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教育家

作者: 钟乐江

[摘    要]选好一个校长,就等于办好一所学校,校长在管理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提倡“教育家办学”的形势下,作为学校发展的领路人,校长要认真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做学习型校长;不断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做专业型校长;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做人文型校长;不断强化自身人格修养,做魅力型校长,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教育家,促进学校长足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学校管理;教育家;学校发展

在目前提倡“教育家办学”的教育模式下,作为教师队伍的领头羊、学校发展的领路人,校长要认真践行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不断强化自身人格修养,不断修炼自己,实现自我超越,矢志不渝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领导力,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教育家,促进学校长足发展。

一、认真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做学习型校长

古往今来,大凡成功的人士,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其独创精神均来自他们的博学。《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提出了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学校校长,应切实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多读书,多研究,通过阅读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通过研究而出管理成果,用研究成果促进自己成长发展,走向成功。

(一)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

校长要加强对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法律法规等教育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学习,帮助自己明确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把握学校发展的全局,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促使学校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校长还要加强学校管理、中西经典教育理论著作、最新教育研究成果著作的学习,一方面,认真学习古今中外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提高自己从事学校管理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认真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管理手段,助推自己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需要,促使自己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少走弯路,多出成果。

(二)注重学习的方式和效果

在学习过程中,校长要注重创新学习途径,增强学习的实效。平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报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网站等载体,学习借鉴他人的教育和管理先进经验。作为教育管理者,我们要传道授业解惑,就必须经常坚持读书学习,借鉴他人的教育和管理经验,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的大脑,拥有倒给学生一杯水的一桶水或长流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水平,搞好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要积极参加专业化的学校管理培训,增强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校长和普通教师相比,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学校,参加各种考察培训活动。应充分利用这些外出参观培训学习的机会,变“旅游似的考察”为实地观摩学习,创新“因地制宜地拿来”思想,让各地先进的、专业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深入自己心灵,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管理实践能力。

现代学校校长,应该认真践行终身学习的信念,孜孜不倦,勤奋读书,做一名学习型校长。用读书学习来丰富自身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新知识、新理念,再用这些新知识、新理念来修正自己在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缺点、错误,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二、不断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做专业型校长

学校是实施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的主要场所,教育教学也是学校工作的最核心内容。作为学校领头羊的校长,必须狠抓学校教育教学这个中心工作,强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矢志不渝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领导力。

(一)强化学校课程建设,提升自己的课程领导力

课程是学校提供给学生在学校期间得以获取知识、能力、人格以及学习经历等一切活动的总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后,赋予了校长对课程开发的一定自主权和校长对课程的领导权。为提高学校课程改革的执行力,校长就要进一步加强学校课程开发,努力提高自己的课程领导力。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主要是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根据课程方案和学校的办学目标,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它是一个校级团队决策,引领组织学校课程实践的控制力。校长要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认真把握教学本质,科学指引教学理念,努力建设研究型、学习型的教师团队,要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专业能力的升华。要引领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关注学生成长,变传统教育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为现代教育的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的理念,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严格教学常规管理,改变课堂教学面貌,改变传统课堂师生的主仆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平等、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要重视科研引领,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改变教师坐井观天、按部就班、不思进取的传统思想,建立终身学习的专业发展信念,增强教师的学习和研究意识,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要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改变传统那种单纯以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机制,构建 “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多层面、全方位客观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建立实践性、开放性的校本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成长的需要,推动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校长要致力于“立德树人”的现代教育思想,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课程理念,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二)强化学校教学组织,提升课堂教学的驾驭力

课堂是人成为思想者的发祥地,是一个人成为思想家的第一个摇篮,它充满着无穷的智慧,需要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学校校长,既是教师队伍的管理者,也是一线课堂的实践者。一个好校长,要善于引领教师从课堂本身的逻辑和思维规律出发,关注学生思维活动过程,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营造出愉快的课堂环境,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愉快教学探究氛围,从而构建愉快课堂,实现课堂高效。

(三)要注重兴趣激发,做愉快课堂的引领者

课堂教学历来被认为是学生学习之“旅行”,走进课堂就犹如带领孩子到“知识城”游玩,要让这些孩子玩得有收获,就必然让他们对游玩产生兴趣,玩得快乐。在进行学科教学中,校长应和其他教师一道,注重以“形”为手段,以“情”为纽带,通过多媒体录像音乐或其他方式渲染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设计一个充满感情色彩、生动感人的情景,将学生带入该情感氛围之中,引起内心的情感共鸣。课堂上采用故事导入、情感体验、问题探究、拓展联想等形式,运用情感激趣、问题激趣、体验激趣、联想激趣、背景激趣、故事激趣等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愿学、乐学、思学,并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性的愉快学习氛围,通过动口、动脑、动手等方式,拓展其思维,从而使学生学习之“旅行”愉快而有收获。

(四)要精心设计板书,做智慧课堂的设计者

板书的作用不可忽视。无论是在原始的黑板上还是利用多媒体手段,我们应和一线教师一样,在板书的精心设计上下功夫。要通过精心设计板书,对教学内容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讨论,写好读书笔记,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内容,积累、识记和巩固课堂新知识。要通过工整板书,对学生的书写习惯等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养成书写工整、格式正确的良好书写行为习惯。同时,在课堂出现意外情况、事先的课件设计没能考虑时,要能巧妙运用板书来弥补此中的不足,帮助学生解决课堂实际问题。要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和传统板书有效结合起来,不断总结创新板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弥补彼此的缺陷和不足,使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引领学生走进智慧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

(五)要巧妙创设问题情景,做高效课堂的创建者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生心求通而未通时,为“愤”;口欲言而未能言时,为“悱”。这就是说,不到学生求通而未通时,不启迪他;不到学生口欲言而未能言之时,不开导他。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问题质疑能力,实现深度教学的目标追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围绕教学内容,为实现认知与情感等综合目标,师生之间以设疑形式呈现,以交流方式进行,以引起师生双方反应性互动的语言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提问,能集中学生精力,激发学生思维,激活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课堂提问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切忌明知故问,切忌无疑而问。为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实现课堂高效,校长应带领一线教师,采取激趣式提问、刨根问底式提问、正反式提问、悬念式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的兴趣。通过课前质疑、课中质疑、课后质疑,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机会,创设能引起学生问题欲望的场景,让提问意识贯穿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通过精心设计的巧妙而有效的课堂提问,引领学生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形成持续建构的阶梯式教学,建构深层意义的理解性教学,真正做到,新知识,带领学生自己去认识;新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去解答;新规律,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新系统,帮助学生自己去建构,引领学生走进思维课堂,走进高效课堂,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探索者,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实践者,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开拓者,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创新者,不仅学有“所得”,而且学有“新得”,学有“提高”。

(六)要善于拓展想象翅膀,做思维课堂的拓展者

想象能激发思维,思维能再造想象。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性思维。学习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需要借助想象才能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校长应带领一线教师,巧妙抓住文中能触发想象的诱导物,通过语言艺术创设有效情景,拓展学生想象的翅膀,引导学生想象文本中可供咀嚼、回味的包含深刻内容的景象,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启迪学生的抽象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能力,让他们走进思维课堂。要知道,想象能激发思维,思维能再造想象。我们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想象的翅膀在课堂中飞翔。通过想象,启发学生思维,通过思维积累,激发创造想象的心理动力和顺利进行创造想象的条件。如此反复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培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就能在课堂中得到有效的实现。

(七)要努力拓展课堂时空,做社会课堂的引路者

社会是个广阔的天地,是孩子生活的大课堂,很多学问得让他们走出学校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去学、去实践,才会有更大的收获。生活是成长的大舞台,社会是人生的大课堂,培养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是教育者应有的责任。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等能力,校长要加强与家庭、村组、社区等的联系,和全体教师一道,努力拓展课堂时空,与家庭、村组、社区等有效配合,有计划、有措施、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一些开放性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修养身心,培养品德,锻炼能力。同时,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调节学生身心,锻炼他们感受生活、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八)强化教学诊断和评价,提升教育的导向力

学校发展的关键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校长作为学校的“掌舵”人,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强化教学诊断和引领。校长推门听课、评课,走课,都是进行教学诊断的有效方法,它有助于促进教师认真从事课堂教学工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校长应通过开展听课、评课和走课,做教学业务的内行。校长应通过听课、评课,更好地深入教材,深入学生,深入教师,领会课改精神,带领广大教师转变观念,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走出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进程,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创新教育;通过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课题研究等教学研究工作,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走向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以此深入教师群体,了解他们的困难和困惑,为他们有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排忧解难。

校长还应通过“走课”活动,把关注的目光放在学生身上,关注课堂中学生在学什么,是否做到了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提高,从而规范教师的行为举止,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帮助自己熟悉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来临,校长还要带领教师熟悉MOOC、微课、翻转课堂、在线课堂等现代课堂教学模式,熟悉如何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收看在线课堂内容,熟悉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自己的课堂教学,熟悉如何制作设计在线课堂教学流程和内容等,通过教学诊断和科研引领的强化,带领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不断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需要,最终走“科研兴校”的发展道路,促进学校全面健康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