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识 习惯 方法
作者: 丁昭展每次测试后,常有一些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他们往往归咎于“未审清题意”“理解偏差”等,这说明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存在短板。在小学阶段,“读不懂题意”现象比较突出。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针对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我结合多年实践,分享如下体会。
一、重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意识
由于文字功底尚弱,大多数小学生习惯跟着老师亦步亦趋地读题或分析,随着年级升高,学习任务加重,他们会因急于答题而审题马虎,解题时会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形,自然也不可能做对。
同时,在惯性思维作用下,不少学生在遇到同类型题目时,往往下意识地采用相同的方法去解答。例如,在常见的寻找规律题型中,通常要求学生使用“ ”标记出正确答案。如果换成打“√”,会有学生仍旧在正确答案下使用“ ”。
又如,四年级数学中有一道题:□82÷61的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56÷52的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我为此在两个班级进行了一次对比实验。
首先在四(1)班,给2分钟时间解题,随后统计正误情况,结果显示,62名学生中仅有23名学生给出了正确答案。
接着,在四(2)班,我先让学生自由阅读题目,要求他们标记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并让学生讨论“商是一位数”“可以填”“商是两位数”“最大”等概念,并请学生发言阐述。随后,要求学生大声读出题目,并注意断句和轻重缓急,力求读通、读懂。接着,同样给出2分钟时间,让大家解题。
这次统计结果显示,四(2)班的61名学生中有50名学生给出了正确答案。本题要求先判断商是几位数,用被除数的前两位数与除数比较,再判断□里可以填几……由此,当单独完成每一项任务时,正确率往往会高;在连续完成任务时,结果就大相径庭了,这恰恰凸显了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二、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
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懒于阅读,懒于动脑,日久天长,数学能力肯定会变差。针对这种状况,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首先,是课堂上阅读教材。让学生初步阅读教材例题与习题,并在课本上圈一圈、画一画。
其次,是课堂上的交流。先进行小组交流,学生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学生聆听后补充。随后,进入全班交流环节,随机抽学生来讲解本节课的例题和习题,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补充、纠错,化解难点。必要的时候,可以同桌对讲、全班同讲,从而让每个学生都会读教材、讲教材、用教材,把阅读变成一种习惯。
再次,是巩固练习。巩固新知时,要求学生阅读数学题目时速度放慢,不懂的语句多读几遍,真正理解题意。例如,填空题“70个1是( )个10”,许多学生因粗心而答为“70”,这看似小儿科的错误,在做大题和应用题时会造成大错。
为解决此问题,我设计了一系列相似但又有区别的题目进行训练,限定解题时间,在完成后展示正确答案,以此提醒学生注意审题,提高解题时的专注度,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态度和习惯。
三、善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方法
数学教材中的概念、性质、公式等,其语言表述都是精炼的,但也有一定的抽象性。为便于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默读或出声朗读,把关键的字、词、句用笔勾画出来,进行重点理解。还可以让学生讲解这些关键的字、词、句的具体含义,进行强化训练。
以“分数”概念的教学为例,教师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识别关键的字词,并尝试解释其含义。比如,可以重点阐述“单位‘1’如何进行分割”“某数表示的是一份或几份”等句子的具体意义。
另外,学生在做题时也会遇见一时无法理解的概念,如:小强买字典花了30元钱,他付的钱正好,请问小强买字典付了几个10元?这道题的关键词之一是“他付的钱正好”,这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不好理解的,需要将这种表述转换成直接的数字。
这时,可以问学生“什么叫‘付的钱正好’啊”,在老师启发下,学生纷纷顿悟:“就是正好付了30元钱。”如此引导,旨在培养学生转化文字的能力,当再遇到此类关键词时,他们就可以通过转换文字来理解题意,进而提升解题能力,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又如,在进行计算题练习时,恰当、仔细地阅读计算题,对于理解、记忆、巩固知识很有必要。再如,情境性插图、实物图、示意图、表格图、线段图、几何图等图形题在小学教材中占有很大比重,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读题时除了读文字条件,还要读图中的条件,理解图文关系,并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遇到步骤比较复杂、问题较多的应用题时,还要求学生不仅要读出原条件,还要把每次算出的答案当成已知条件来读,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学生读题时,要先读出必要的条件,剔除无关条件,才能不急不躁,精准“打靶”,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直到解决所有的问题。
此外,还要有意识地拓展数学知识面的阅读。数学教材中,部分单元后会附录知识链接“你知道吗”,这是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拓展和延伸。我们可以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练一练,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可以在每次课前让学生分享一个数学小故事,使大家在展示中激发阅读兴趣,锻炼阅读能力。
总之,教师从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意识、习惯、方法入手,可以逐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只要我们保持定力,善于研究,就一定会久久为功,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
(责 编 东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