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初探
作者: 胡丽霞在“双减”背景下,优化作业设计是提质增效的一剂良方。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发展思维、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依据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重知识积累、轻能力发展的现状,笔者结合实践经验,探索出有效的设计策略。
一、根据学生能力,设计分层作业
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题。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十六年前的回忆》时,笔者设计了如下基础作业。
1.《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是 ,写于 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文章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牺牲前后的事,是按照 的顺序记叙的,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2.下列句子各属于哪种描写?把正确答案写在括号里。——他那披散的长头发中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
3.抄写并默写本课的生字词。
面向部分学生的发展题。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时,笔者让学生广泛收集咏物诗,并借助工具书查找资料,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人情怀,以此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面向个别学生的提升题。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之后,笔者利用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这一时间节点,一是开展了以“阅读红色经典,讲述红色故事,寻找红色足迹,塑造红色心灵”为主题的读书活动;二是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举行祭英烈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
二、根据单元主题,设计整合作业
统编教材以主题为单位设置各个单元,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根据单元主题设计作业,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提高学生的整合能力。例如,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开篇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统领整个单元,内容包含《古诗三首》《北京的春节》《腊八粥》《藏戏》4篇课文。在学习本单元之前,笔者以“民风民俗”为主题,结合本单元“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这一语文要素,设计如下作业。
1.浏览《年的味道和声音》《饺子》《看高跷》3篇文章,要注意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2.阅读后,在小组内交流分析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
三、根据年龄特征,设计趣味作业
倘若作业乏味,且形式单一,学生会抱着“完成任务”的心理来应付作业。而趣味性作业能够赋予学生学习原动力,使其在学习中主动探索,并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例如,在讲授《景阳冈》《草船借箭》《猴王出世》这一单元的阅读篇章后,笔者让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相关名著,收集资料,然后分小组将以上三篇课文改编成小剧本。学生可以以课文为基础,结合自己课后阅读时学习、获取的有关知识,在服装、道具、故事情节上放开思路,灵活设计。
如此有趣的作业形式,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都积极地投入剧本的创作,并在排练中尽心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责 编 再 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