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单元作业的设计策略

作者: 赵也茗 张艳婷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兼顾个体差异,整体设计单元作业和课时作业,把握好作业的内容、难度和数量,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因此,教师应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建立课堂所学和学生生活的关联,设计复习巩固类、拓展延伸类和综合实践类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如朗读、角色扮演、书面表达、故事创编、调研采访、海报制作、戏剧表演、课外阅读等,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训练语言和思维能力,发挥学习潜能,从而提升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一、当前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双减”政策要求作业减负提质,新课标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然而,从一线教学实践反馈的情况来看,当前的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校层面

一些学校给教师提供的学习机会相对较少,学习方式和途径比较单一,学习资源不够丰富。教师对大概念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教学与作业设计认识还比较模糊,难以顺利设计或开展与大概念相一致的作业或实践活动。

2.教师层面

单元大概念下的作业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投入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也是一个挑战,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学习渠道相对单一,难以在教学模式和作业设计上潜心研究、专心尝试。

3.学生层面

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丧失对英语学科的兴趣。一些教师布置的在线口语交际和视听作业,虽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久而久之,就会流于形式。

4.家校合作层面

部分学生家长急功近利,迷信辅导班和题海战术,更倾向于让孩子背单词、刷卷子,以期在短期内获取回报。

二、单元大概念统领下的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1.学校层面

教研组组长和备课组组长要及时向学校反馈作业设计中教师的问题和需求。

进行校本教研时,应开辟作业设计专题,研讨如何设计作业的梯度,确定如何采取分层作业和小组合作等形式来兼顾全体学生。

2.教师层面

思想上,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进行实践探索,树立大单元整体教学意识,以此提升作业的趣味性和整体性。

实践上,教师应秉持新型的、多样态的作业设计理念,用心进行单元大概念下的作业设计,保证课堂教学和作业评价的一致性。

3.学生层面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认识语言的本质(英语本质上是一种习得性工具,只要大量听说输入,学习效果会很明显),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习惯(比如重视听读)。

让兴趣成为学生学英语最好的催化剂。在作业设计上,给有特长和有兴趣的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

4.家校合作层面

教师应保持正向积极的家校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做好作业的反馈,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

三、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与建议

1.树立单元整体设计作业的意识

合理的作业设计是前提,作业设计要在单元整体教学内容和目标的框架下进行。建议教师在单元备课时将课时教学目标和作业目标进行列表,仔细研读单元大小语篇之间内在的逻辑关联,确定单元大概念,以及该大概念统领下的小概念,然后确定合适的课时目标和学科活动,以进一步指导本课时的作业设计。

以人教版英语教材Go For It九年级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为例,本单元提炼的大概念是“Learn Wisely and Learn Well’(慧学&会学),笔者在分析单元大小语篇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又提炼出四个子概念,形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并指导单元作业设计。

2.明确单元作业目标

教师不仅要站在单元的中观层面上,理解把握学科课程目标,还要关注到每个课时的作业目标,全面系统把握学科整体要求,作业设计体现基础与综合相结合、短期作业与长期作业相结合、独立作业与合作类作业相结合、学科与跨学科相结合等多种特征。

3.丰富单元作业类型

教师应在纸笔作业的基础上保证听说类作业的比例,适当增加富有趣味的作业,如排演课本剧、进行视频趣配音、设计宣传海报等。

比如,人教版英语教材Go For It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围绕“故事与传说”的话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自创剧本,排演课本剧。通过这样的实践性作业,学生不仅可以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进而影响和改善自己的学习行为和习惯,也可以在与同伴合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以在排演课本剧的过程中提升思维和表达能力,真正实现“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4.激发学生自主性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语言能力设计作业,在作业量和具体要求上增加选择性。

比如,设计背诵类作业时,学生可选择全文背诵或部分背诵:课外阅读时,学生可选择口头翻译或概括大意……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鼓励学生从个人情况出发,选择句子仿写、段落仿写、课文续写,甚至整篇仿写。

总之,教师基于单元大概念进行作业设计,可以充分发挥作业与教学、评价的协同育人功能,从而切实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有效落实“双减”提质增效的教育目标。

(责编 林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