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视域下高中英语学本教学模式建构

作者: 许进 潘瑾

大单元教学视域下高中英语学本教学模式建构0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新高考的到来,“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这一理念正在落地生根,促使一线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变革,即教学设计需要从一个知识点或一个课时转变为设计一个大单元,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传统英语教学多为“独立课时、单一语篇”,存在内容碎片化、逻辑性不强、深度学习欠缺等问题,无法与核心素养相对接。基于此,打破课时、语篇等限制因素的“大单元整体教学”成了当下教师教学的重要抓手。那么,大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高中英语学本教学如何为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提供滋养土壤呢?笔者从三方面作一探究。

一、设计视角

1.学科本质视角

英语教学设计,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挖掘提炼单元主题的育人价值。要想将单元整体的宏观育人目标有效地渗透到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中,教师需建构一个具有综合性、关联性与发展性的整体单元教学架构,使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2.课程内容视角

英语作为语言类学科,其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设计英语单元教学目标时,要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读和分析,设计出以“综合性、关联性、进阶性”为特点的任务群,使学生在基于主题意义的活动中,提升自身对主题意义的整体理解能力、辩证表达能力。

3.课程实施视角

大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学本教学过程,是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引领者,应在学生产生困惑时及时给予科学指导。此外,教师可将“教学材料多样化,学生分层分区域学习,教师提供个别化与精细化指导”作为大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学本教学的特征,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进而提升核心素养。

二、建构过程

大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学本教学,即教师基于对教材等教学资源的深度理解,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架构起一个由单元主题意义统领、内容彼此相互关联、逻辑清晰顺畅的完整教学单元,以此引领学生从不同视角对同一主题进行多元化理解,建构起围绕特定单元主题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比如,在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2 Sports and Fitness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整合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评价等方面来确立教学设计的思路与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整合单元教学内容,制定单元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可对该单元的内容进行分析与阐释,提炼出该单元的主题意义,即分析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学习运动员坚韧的品格(从认知到行为选择)。其次,教师可基于主题意义这一主线,将本单元的大观念分解成为相互关联且呈递进关系的小概念——了解运动类别,尊重运动规则;科学运动有利于促进健康;认识运动精神和运动员的优秀品质。再次,教师教学该单元时,可针对各课时做出具体教学设计,将深度学习的基本特征渗透其中,设计出环环相扣的问题链,突出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

2.开展分课时教学,推进学本教学实施

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深度学习是前提。而深度学习的显著特征是“活动与体验”,即要让学生全心全意投入教师为其所设置的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设计“who”“when”“where”等单一的事实问题,可设置“why”“how”等综合性思考型问题,渗透深度学习的特征,形成问题链。此外,在具体的课时教学中,教师还可设置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问题链,以推动学生深度理解。

3.基于单元教学目标,设定评价指标

完整的教学单元应呈现教学评一体化,以检验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落地。因此,教师基于该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具体输出活动时,可辅以不同的评价指标(内容、语言、交际等)来检验教学目标达成的效度(见上图)。

三、相关思考

大单元整体视域下的学本教学契合,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活动观。教师可以主题意义为引领,梳理单元教学内容、剖析语篇结构关联,把教材单元转换成教学单元,并通过对大小观念的提炼和生成,聚焦深度学习中的迁移与创造、价值与评判等教学环节,促进学生深度参与。

综上所述,大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学本教学以学生的高阶思维为内核、以学生深度学习为中心,体现了教学目标的高度、教师学识的宽度、文本思想的深度及学生学习的效度。因而,大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学本教学,不仅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成长的内在支撑,也是提升教师个人素养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文系2022年度庆阳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大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高中英语学本教学模式建构实践与典型案例分析”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QYKTLX(2022)089]

(责 编 于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