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人人出彩:进阶式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作者: 刘娜《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综合素质评价是优化教育评价生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建构并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促进综合评价高质量实施,纠正教育评价片面化倾向,引领教育回归育人本位的关键手段和重要路径。近年来,我们学校秉持“让每个人都拥有出彩的机会”的办学理念,着力践行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等评价育人精神,积极探索指向“人人出彩”的进阶式小学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一、实施文化引领
学校基于“学生中心、主动发展、人人出彩”的育人主旨,以“学生中心”为统领,构建并实施“主动发展”的核心育人规划,形成“人人出彩”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主动发展”的核心育人体系是“出彩灵魂”“出彩舞台”“出彩基石”“出彩教育”“出彩文化”五位一体的结果,即以大任务进阶德育铸就“出彩灵魂”;以“7+”课程搭建“出彩舞台”;以教师主动发展“十个一”构筑“出彩基石”;以项目化管理保障“出彩教育”。
在积极和谐、包容共赢的“出彩文化”孕育下,我校形成了指向“人人出彩”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具体包括进阶式的评价指标、多元化的评价实施以及项目化联动管理的保障机制等。“人人出彩”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立足以人为本、全面为基、个性为重,着力培养有责任、能自主、善创新、乐出彩的中国好少年。
二、构建评价指标
为更好观察、记录、分析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首先需要对评价指标进行细化。过于模糊、宏大的评价内容,如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难以直接测量,会影响评价实施的规范性、科学性以及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影响评价育人成效。因此,只有将评价目标转化为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指标,才能准确把握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达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现人人出彩”的评价目的。
学校依据《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遵循教育性、可行性、简洁性、进阶性等原则,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进行编制与细化,形成了包括顶层两个维度、四大育人目标与45项三级指标的进阶式评价指标体系。
另外,学校在低、中、高三个学段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形成进阶指标,以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如在品德评价的“责任”方面,低段是“个人事,能自理”,中段是“家庭事,共承担”,高段是“社会事,多参与”。最后,将45项具体评价指标以三字歌的形式呈现,简单明了、易记易诵。同时,在校园内、教室中、书本上进行宣传展示,使评价指标潜移默化植入学生思想、外化为行动,激励学生知行合一,主动成长。
三、实施多元评价
评价方法是评价成效的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评价方法、策略能够有效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育人性。学校采用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等相互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调控与改进的育人功能。
一方面,质性评价主要通过系统性、周期性的方式,将学生的日常表现记录、展示与总结环节纳入评价体系,突出学生自我反思与同伴互评的主体性,以及教师与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性。具体包括学生撰写写实记录、队会课展示交流和期末总结评价等。
撰写写实记录是指学生在月末客观真实记录自己参与活动的时间、地点及切身感悟等,要求突出重点、言简意赅、条理清晰,重点体现活动中担任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效,以及活动后的感悟和自我评价。队会课展示交流同样在每个月末进行,由学生进行展示交流,包括学生自评、自主管理小组互评、班主任点评等环节,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展示。期末总结评价主要由学生进行自我描述,开展同学互评和教师总结评价。一般要求教师在平台撰写评语,家长写出激励性寄语。学校每月将质性评价材料,如写实记录等纳入学校行政历,结合月度大任务主题,月初开启、月末总结,为家长和教师指导孩子提供了重要参考。
另一方面,量化评价举措通过“德彩”“学彩”和“特彩”共同形成“潜彩”评价体系,科学落实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德彩”评价依托德育课程和活动,通过“习惯+”养料卡和写实记录,结合量化数据和惩戒规定,评估学生的品德发展与行为习惯;“学彩”评价则通过教师加盖小印章,依据学科维度和评价指标,逐步积累并兑换养料卡,促进学科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特彩”评价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特长,每月总结个性化发展成果,认可学生的独特价值。在“潜彩”评价中,以养料卡和小印章等作为量化载体,基于数据分析制订成长计划,确保学生在各阶段均能达成个性化的愿景目标,形成全面而有个性的育人体系。
四、联动管理保障
联动管理是指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生态系统中,构建一个以教师、家长和社区为“半径”的同心圆,旨在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保障综合素质评价高质量实施,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内在驱动力。
项目化联动管理主要包括学生项目、教职工项目和家长项目。通过项目化管理,我们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嵌入日常学习和活动。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过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具体而言,教师通过日常观察、项目指导及学术成果评价等多种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学术能力、实践能力及合作精神;家长则通过家校合作项目和家长委员会活动,参与对子女的评价,提供家庭教育视角的反馈;学生则通过自评和互评,反思自身成长,促进自我认知和改进。
以“人人出彩”理念为引领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以来,学生核心素养得以发展,学生从传统评价中的“客人”转变为评价的“主人”,积极性明显提高。另外,评价实施为教师精准施教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助于其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也使学校的育人文化得以丰富、彰显。
(本栏责编 再 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