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少先队成为多彩“大学校”
作者: 江楠
北京宣师一附小始建于1908年,距今已有115年的历史。学校少先队大队在“童真育人”理念的引领下,构建多种培养体系,引导队员在少先队这所“大学校”里通过坚定的组织信仰、规范的组织建设和丰富的组织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队员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政治引领力、引导力和创新力,带领队员从小学先锋,努力做先锋。
一、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1.创新评价,让入队评价更全面
为切实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坚持“全童入队”组织发展的原则,少先队大队在学校少工委的带领下开展“你好,少先队”一年级(分批)入队主题活动。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预备队员已对少先队知识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第二学期通过三次有主题的系列活动,给予预备队员展示“六知”“六会”“一做”的平台和机会,通过写一写、说一说、做一做的形式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我们不仅关注孩子们对于少先队知识的掌握,更重视全人的发展,家校携手通过“星级”评价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表现,并贯穿于整个学期及暑假。
2.创新载体,让红领巾奖章更鲜活
2020年,我校红领巾奖章活动正式开启,通过第一轮试运行,少先队大队积累经验方法,并以此为抓手,在新一轮争章活动中积极创新实践,初步打造了适合我校队员的激励体系。根据十二枚基础章的含义与队员的学段特征,结合我校“红领巾志愿服务”、传统节日、纪念日等特色活动,原创设计了多个版本的“宣师一附小红领巾奖章活动手册”。为了让队员对奖章的含义理解得更为透彻,我们在每一枚奖章下都设计了“我知道”和“我做到”的活动含义,既有认知教育又有具体实践,队员在布置、学习、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增强对奖章的理解,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认识。这一本本手册不仅是荣誉和收获积累,更是他们的成长记录册。借助这一载体,学校通过每日志愿服务、每周队课、红领巾广播、每年少代会……规范基础队务,发挥阵地作用,促进队员成长。
二、构建螺旋式上升活动体系
我校目前有三个校区,三至六年级共60个中队、2500余名队员,一、二年级共36个班级、1500余名预备队员。三个校区均配有大队辅导员,各校区大、中、小队组织健全。每年均在建队日前夕召开主题少代会,会期一个月。会议期间,完成大、中、小队干部的换届选举,队员代表向队员征集提案,少代会小代表将提案提交学校大队,并向书记、校长面对面汇报。每一次的代表汇报,校领导都会认真聆听、记录、解答,并结合学校整体规划进行落实。目前学校增设的校园设施、志愿服务岗位职责修改等多条提案已经逐一落实。队员们在这个过程中的主人翁精神与责任意识均得到充分体现。
2020年,因为疫情,我们开展了“星星火炬心向党”云入队活动,也借助线上入队这一主题教育活动载体,将习近平总书记“六一”寄语进一步贯彻落实,引导学生继续学习理解。班主任老师借助网络平台,通过校本班会、小组活动等渠道,对学生进行入队前教育,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少先队、了解少先队,进而产生加入少先队组织的强烈意愿。
活动中,通过三个篇章的内容呈现预备队员全方位的成长:小小学子成长篇,分享预备队员的在校生活与居家生活;小小“领巾”进步篇,举行规范的入队仪式,让学生体会到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小小队员理想篇,小队员畅谈理想,为自己树立目标。之后,结合居家线上入队的情景,特别设计了“亲子时光、荣耀一刻、至美一拍”活动,家人为新队员送上祝福,同时写下“心愿卡”的分享,记录自己的心情与目标。
除此之外,从“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传承红色基因”六一活动,到团组织中的优秀中队辅导员录制少先队云队课、建团百年学习习爷爷讲话,再到“童心向党”贺建党百年童谣创编手册发布……预备队—共青团—党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层层递进,我校少先队大队将政治启蒙与价值观塑造有机融合,持续增强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组织,我校少先队大队充分尊重和肯定每一名少先队员的努力与进步,将学校少先队的好方法、好作风传承下去。同时,为每一名队员搭建学习、成长、交流的平台,构建适合队员发展的多彩“大学校”,让辅导员老师和队员们在这里不断成长,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