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情境教学法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作者: 杨美娟

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影响,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倾向于知识的讲解,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习惯于灌输式教学法、填鸭式教学法。他们在数学教学中,较少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导致学生在教师的“熏陶”下,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无法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进行有效链接。在学生缺乏学习动机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学,只能依靠教师的单方面努力,效果可想而知。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要想改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迫切需要教师找到一种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需求、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无疑是较为适合的教学方式之一,将其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起到改进学生学习态度,以问题驱动来助力学生思考问题、探索答案的作用。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链接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规律的总结。人们每天接触到的事物、参与的活动大多都与数学息息相关,脱离生活的数学教学会让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新课标着重提出,数学应关注生活、渗透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生活中选择有价值的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在课堂上主动链接生活,从自身的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出发,发现、感悟生活中的数学。这不仅可以降低小学生对理解抽象数学知识的难度,还可以构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实现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为学生将来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做好铺垫。

以“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课的教学为例,如果教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直接给学生出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式,然后再给学生讲解计算的方法,那还是仅仅停留在算法与算理上的教学,是脱离生活的。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即使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也无法将其灵活地运用在生活之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学习,很难做到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因此,在该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学校组织一年级的学生参加游园活动,第一天去参加的是一年级的一班、二班、三班、四班,四个班的人数分别为35人、34人、39人、44人,请问,一班和二班一共需要订多少张门票?三班和四班一共需要订多少张门票?”以生活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结合生活经验尝试用不同方法寻找答案。

二、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思考与探索

问题情境创设,是数学教师使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说“问题”是数学学习中的“心脏”,是必不可少的存在。无论是基础知识的积累还是基本技能的形成,都需要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每一个数学结论的得出,都是由问题衍生出来的。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善于创设能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索的问题情境,做到以疑启思,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数学规律。

如在“认识钟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咱们每天一般是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呢?”此时有的学生表示不太清楚,大多数学生能够准确地说出起床与睡觉的时间。当学生回答完第一个问题之后,教师继续追问:“你是如何知道时间的呢?”学生们纷纷表示:“我是问爸爸妈妈才知道的。”“我会看数字钟表。”……由此教师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认识钟表,这样我们就不用再问爸爸妈妈,可以自己根据钟表来学会管理时间了。”

接着,教师拿出一个钟表放在讲桌上,让学生观察钟表中时针与分针所在的位置,问道:“谁来说一说,现在几点了?”有的学生因为没有接触过钟表,所以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带着这样的问题,教师开始“认识钟表”这节课的知识讲解,学生就可以完成时间的识别了。带着问题进入学习,可以引发学生对获得知识的强烈愿望,提升其学习积极性。

三、创设游戏情境,在实践中求真知

小学生对游戏有着独特的热爱,将游戏与数学情境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可以让小学生很快被吸引,积极参与游戏,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游戏情境的创设,符合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做”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既可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又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追寻真知,提升学科素养。

以“位置与方向”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组织一次户外活动。活动以“位置与方向”的辨别为主题,教师将写着不同的位置或方向的信息写在小木签上,如图书馆、餐厅、体育场、教学楼各个楼层等,让学生随机抽签。

第一次抽签,假设一个学生抽到图书馆,那么这名学生只要在图书馆内即为符合游戏规则,若是其他成员找到了图书馆内隐藏的这名学生,即为获胜。

第二次抽签,学生需要分别抽取一个“位置”信息和一个“方向”信息。假设是“图书馆”+“二楼”,那么,这个学生躲藏的位置就更加固定了,找人游戏也变得更加刺激有趣。

在这个游戏活动中,如果只知道“位置”或“方向”中的一个条件,则比较难确定某位同学的具体位置。但是同时知道两个信息,就可以快速锁定某位同学藏身的位置,很快找到他。学生们在游戏中为了获胜,思维会更加活跃,热情会更加高涨,也会更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意义与价值,逐渐学会用数学服务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学教师应积极地探索情境教学法与数学教学融合的途径,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具体情境中掌握数学知识、领略数学魅力。

(责 编 阿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