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ilks教学模式的科学风险议题教学设计
作者: 郭科 胡源龙 曾艳
摘要: 结合Eilks教学模式,以“雪糕刺客中的食品添加剂”为载体,按照“文本方法与问题分析→阐明科学背景→重回社会科学情境→讨论与评估不同的观点→元反思”的基本程序进行科学风险议题教学设计。研究发现:该教学模式既能够让学生获取知识,明白知识是应对科学风险的关键要素;又能让学生用正确价值观思考问题,形成科学理性的科学风险态度。
关键词: 科学风险教育; Eilks教学模式; 科学风险议题; 科学风险认知; 决策能力
文章编号: 1005-6629(2023)03-0060-06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1 问题的提出
素养导向下的科学教育立足于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而Beck等学者认为真实社会情境的特征是“风险”,所以他们主张在科学教育中纳入科学风险教育[1]。我国当前也在极力推动科学风险教育研究的发展,目前也取得许多重大成果。在理论层面上,陆军等人详细界定了科学风险的来源,并阐明了科学风险教育的价值[2];孟献华、倪娟等人则进一步确立了科学风险教育的目标以及内容[3]。在实践层面上,陈凯等人通过对优质课进行分析,明晰了科学风险教育的相关资源利用[4];倪娟则进一步构建了科学风险议题学习目标框架、一般模式、整体设计等[5];此外,严西平也设计了“认知线、评估线和决策线”的主题式教学框架[6],有效推动了相关教学的开展。
科学风险以不确定性为核心,必然引发争议,因此,部分争议较大的科学风险内容采用议题式的教学可能会更合理。基于此,本文结合Eilks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模式,以“雪糕刺客中的食品添加剂”为例探索该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中开展科学风险议题式教学的适用性。
2 Eilks教学模式
Eilks教学模式是德国科学教育者Eilks同Marks、 Bertram等学者经过长期讨论与实践后所提出的关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教学模式[7]。较为经典的运用案例有Stolz等人关于“低脂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影响”的议题教学[8],Marks等人“关于沐浴露中麝香香味的思考”的议题教学[9],Feierabend等人关于“生物乙醇作为替代燃料的使用以及气候变化”的议题教学[10]等。Eilks教学模式包括五个主要环节,见表1。
3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思路如表2所示。
文本方法与问题分析结合你的了解,你是如何看待卡拉胶在冰淇淋中的使用的呢?观看媒体信息,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1) 提供相关媒体资料,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
(2) 诊断学生风险认知初始水平风险社会放大框架表明,风险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受到诸如污名化(例如媒体信息中的“遗臭万年”、“胶鞋”等表达)、社会冷漠、信任、媒体暴露和信号值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进而诱发向外扩散的次级效应,从而增强或削弱公众的风险认知[11]。因此,该部分的设计立足于通过媒体报道,引发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真实还原学生在接收相关社会信息后对社会信息的处理态度,初步诊断并评价学生的科学风险意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阐明科学背景
整体设计意图:风险最大的属性就是不确定性,认识风险事件的不确定来源是化解风险的第一步,然后才是针对不确定性制定处理策略。而已有的风险认知研究表明,人们在感知风险时,如果对风险事件的相关知识掌握得越充分,那么他越会觉得该科学风险是可控的,越不容易产生恐慌心理[12]。因此,该环节的重点是将现实风险问题转化为学科知识问题,通过让学生了解卡拉胶的生产、性质及用途去消除学生的未知感。
卡拉胶是如何提取的?(1) 完成“卡拉胶的提取”任务单
(2) 总结卡拉胶的提取方法
(3) 评估卡拉胶提取工艺的风险性(1) 讲解学习任务单的相关题项
(2) 总结工艺流程题的相关解题思路
(3) 呈现麒麟菜相关图片子活动一设计意图:
在常规课堂中开展科学风险教育,必然要考虑常规课堂的需求。因此,该环节以高考试题中的工艺流程题为背景进行设计,一方面立足于让学生通过学习任务单认识卡拉胶生产过程中的化学知识,另一方面立足于让学生在试题情境和生活美食图片中感受到卡拉胶生产的无害化,为之后的科学理性决策奠定基础。
卡拉胶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1) 推测卡拉胶的性质
(2) 观看展示,提取信息,并应用卡拉胶的性质解释雪糕不化的原因(1) 媒体呈现卡拉胶的结构简式
(2) 总结有机化合物性质的研究思路
(3) 媒体展示卡拉胶的凝胶过程示意图并讲解其胶凝性子活动二设计意图:
通过对卡拉胶的结构与性质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既能复习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点,又能强化学生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思维。同时,给予学生学校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问题的切入点,能够拉近学生对陌生事物的距离感,从而引导学生建立对卡拉胶的理性心理。
重回社会科学情境卡拉胶在生活中有着怎样的应用?其应用是否存在利弊?(1) 课前收集资料
(2) 分析计算引发溃疡所需的雪糕数,并评估风险程度
(3) 站在生产商的角度分析卡拉胶的使用(1) 讲解联合国和世卫组织专家对卡拉胶的评估结果
(2) 媒体展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雪糕检测结果
(3) 呈现实验数据:卡拉胶添加量对冰淇淋口感的影响
(1) 立足于引导学生关注卡拉胶的标准摄入量与实际摄入量之间的差异,使得学生对卡拉胶的致病性有一个合理的评估,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对卡拉胶使用的理性态度。
(2) 立足于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卡拉胶的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培养学生的综合研判能力。
讨论与评估不同的观点站在不同的角度,你会如何使用卡拉胶?角色扮演
交流分享引导讨论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批判性使用信息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解决各种价值冲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社会行为。
元反思请大家合理评估网友们对卡拉胶的态度。交流讨论展示媒体的相关评论对社会媒体中经典的伪科学传闻进行分析、批判,从而让学生审视自己之前的风险态度是否合理,进一步深化其风险元认知。
4 教学实录
4.1 文本方法与问题分析
[情境引入]“快点吃,不然就化了”,这是大家吃雪糕时常说的一句话。近期,某款雪糕却因为“室温下放1小时不化”“用火烧不化”而深陷“雪胶”风波(提供相关媒体信息)。
[讨论]通过微博内容,我们可以看到食品添加剂“卡拉胶”被众多网友视为“舌尖上的毒物”。结合你们的了解,大家是如何看待卡拉胶在冰淇淋中的使用的呢?
[学生观点1]应该无毒吧,网上很多专家科普说它是一种植物提取物。
[学生观点2]我不太确定,但食品添加剂吃多了肯定不好。
[学生观点3]既然都已经用于生产了,应该还是比较安全的。
4.2 阐明科学背景
[教师提问]请大家思考网友们为什么会如此害怕卡拉胶?
[学生讨论观点1]因为我们不清楚卡拉胶有没有毒,对身体有无危害。
[学生讨论观点2]我们同样不知道卡拉胶是怎么来的以及它的使用是否恰当,所以才会害怕。
[教师引导]的确如此,卡拉胶的性质、生产工艺和使用剂量要求对我们而言都是未知的。那接下来我们就对卡拉胶的提取、性质及应用进行学习,用知识来战胜恐慌。
4.2.1 学生活动一:卡拉胶的提取
[学生课前完成任务单]见图1。
[教师讲解相关题项并总结]通过卡拉胶的相关生产工艺学习,我们了解到卡拉胶既不是网友口中的“胶水”,也不是化工合成产品,而是一种可食用的植物提取物。
4.2.2 学生活动二:卡拉胶的性质
[教师引导]冰淇淋中添加卡拉胶,利用了卡拉胶怎样的性质呢?
[媒体呈现]卡拉胶有七种类型,在冰淇淋生产中主要利用的是κ-卡拉胶,其结构简式如图2所示。
[教师提问]研究有机物性质时,我们的基本思路是?
[学生回答]分析其官能团以及碳骨架,了解其所属有机物类别,然后再结合这类有机物所具有的性质进行推测。
[教师引导]结合相关结构,卡拉胶可能具有怎样的性质呢?
[学生1回答]卡拉胶中含有羟基,所以可能会像醇类那样发生氧化反应、卤代反应、消去反应、酯化反应等。
[学生2回答]醇羟基还可以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卡拉胶可能易溶于水。而醇羟基也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所以,卡拉胶的沸点可能较高。
[追问]醚键是否会影响其性质呢?
[学生回答]醚键也会和水形成分子间氢键,增加卡拉胶在水中的溶解性。
[教师讲解]已有研究表明,所有的卡拉胶的确都能溶于热水,而我们今天所研究的κ-卡拉胶是唯二能溶解于冷水的卡拉胶[13]。这和我们的推测是一致的。
[教师引导]至于卡拉胶是否会如大家所推测的那样具有类似于醇的性质,目前尚未有研究者涉足此领域,期待大家能够在后续的化学学习及工作中去解决这一问题。但是,人们发现卡拉胶中的醚键和大家没有关注到的另一种官能团“-OSO-3”硫酸酯基会导致卡拉胶表现出胶凝性等特殊的性质[14](见图3)。
资料:卡拉胶溶解于热水后,其分子呈不规则的卷曲状。由于卡拉胶内含有硫酸酯基团和3,6内醚键,在温度降低后,卡拉胶分子会由最初不规则的卷曲状向螺旋化转化,形成单螺旋体;而后温度再降低,分子间则会形成双螺旋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呈现出凝固现象;温度再下降则聚集变为凝胶[15]。
[教师讲解]卡拉胶分子聚集在一起,会增加溶液的粘稠度,因此常被用作增稠剂。而形成的立体网状结构就像一个支架一样,可以帮助冰淇淋成型,提升其抗融化能力。
[学生交流]分析雪糕不化的原因。
4.3 重回社会科学情境
[教师引导]卡拉胶除了可以帮助冰淇淋成型,它在生活中还有其他用途。
除此以外,卡拉胶是否也存在不利的一面呢?
[学生回答]卡拉胶食用过多会导致肠道溃疡。
[教师讲解]这里我要更正一下,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对卡拉胶的评估结果显示,每天摄入卡拉胶超过自身每千克体重750毫克才会引发肠道疾病[16]。
[媒体展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雪糕检测结果。
[讲解]根据食品安全信息[17],我们可以看到该品牌雪糕每78g含0.032g卡拉胶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接下来请大家计算一下,成人一天吃多少支这种雪糕才可能会引发肠道溃疡?
[学生计算]以一个人50kg来进行计算,需要一次性食用大约1172支该雪糕才可能引发肠道疾病。
[教师讲解]一天吃上千支雪糕,这是我们远远无法做到的。显然在生活中食用一两支雪糕并不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伤害。而且第7组的同学还有些发现要和大家分享。
[学生补充]根据之前我和老师查到的资料,我们发现在冰淇淋中添加过多的卡拉胶反而会影响冰淇淋的口感,让冰淇淋变得粘腻不好吃[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