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的框架及其培育

作者: 陈多英

[摘 要] 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是幼儿园教师在开展保教实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持续性发展能力。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框架的建构应立足儿童,以师德师风建设为第一要求,关注教师在保育教育实践、自我专业发展、与其他主体互动方面所需具备的技能。幼儿园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保教能力、专业自主发展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以及师德师风水平,促进自身职业核心能力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 专业素养;职业核心能力;专业发展

教师作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1]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题,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对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政策法规,对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做出了框架性的规定。但当前仍有不少观念认为幼儿园教师是“高级保姆”,这使得幼儿园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备受质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独特性集中表现为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核心能力,它是幼儿园教师关键专业能力的本质体现,是鉴别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尺。[2]因此,研究者有必要进一步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深度考察,理清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框架结构和内容要素,推动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幼儿园职业核心能力具有通用性、不可替代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三方面的特征。一般认为,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从事某类职业必不可少甚至是不可替代的基本能力,它能够帮助个体适应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变化。目前学界主要从三个角度探讨了教师职业的核心能力。一是认为教师职业核心能力是内在的、起主导作用的、可持续发展且使其在竞争环境中占据优势的专业能力。教师必须经过长期的教育理论知识学习、教育实践经验积累和不断的教育教学反思才能获得。二是认为教师职业核心能力区别于一般能力,具有唯一性,具体则是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3]三是认为教师职业核心能力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最为本质和不可缺少的能力。[4]基于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目标和特性,我们认为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是指幼儿园教师在开展保教和教科研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它能够使幼儿园教师更好地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时代发展的变化,能够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起着持续和不可替代的统摄作用。[5]

二、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框架建构的主要关注点

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的构建应以儿童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师德为基本价值取向,关注保教实践过程,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与幼儿、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互动能力。

第一,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框架的建构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第一要求。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幼儿园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幼儿的自主成长和适宜性发展。因此,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首先应体现在要能尊重幼儿上,应该基于儿童去发展儿童,而尊重儿童就是要呵护幼儿身心发展的柔弱性及其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的厘定要将师德师风放在首位,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优良的师德师风是幼儿园教师核心职业能力建构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根本要求。幼儿园教师要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坚定职业理想,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幼儿。

第二,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框架的建构要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幼儿园教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其实践行为不是盲目的,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要瞄准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性,要能突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幼儿园教师在保教实践中要具备将教育价值观和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良好能力。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不仅要指向实践层面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还要包含对理论的反思,注重价值层面人性的彰显和道德层面德性的养成。[6][7][8]换言之,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在实践层面体现为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实践转化、实践智慧生成等内容,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自我反思、师幼互动等活动的具体表征。

第三,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框架的建构要注重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是推动教师个体不断进步的重要因素,它使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趋于完善,因而也是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应该包含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其中职业素养应包含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等方面内容,专业知识应包含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操作性知识等方面的内容,专业能力应包含课程与教学设计、课程与教学实施、互动与融通能力、评价与改进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第四,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框架的建构要关照教师与其他主体的互动和交往能力。与年幼的幼儿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十分重要,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要重点关注教学设计与指导、课程实施、环境创设过程中幼儿的差异性需求,要能给予幼儿学习以积极的引导。[9][10]除了要与幼儿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外,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还要关注教师与同事、家长、社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以使教师能够为幼儿创造更具支持性的发展环境。[11][12]

三、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

在国内外有关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构成的专业标准和政策文本当中,关爱幼儿、实践反思、职业道德、合作参与、环境创设、有效评估、自我发展等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它们构成了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的主要内容。从总体上看,幼儿园教师核心职业能力指标体系是以关系为基础的,即围绕教师与幼儿、自我以及他人的关系展开。它以技术层面的能力为基础,同时又包含道德层面的约束。

(一)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的发展应以建构积极的师幼关系为核心表征

师幼关系是幼儿园教师所有互动关系中的核心,教师需要通过建构积极的师幼关系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发展积极的师幼关系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教育教学能力,而幼儿园教育“保教并重”的特殊性要求幼儿园教师同时具备保育与教育的能力,这是幼儿园教师区别于其他学段教师的重要特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就指出:“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可见,幼儿园教师首要的职业核心能力是保育与教育能力,即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运用幼儿保育与教育知识,科学规划一日生活、科学创设环境、合理组织活动等。从保育来看,幼儿园教师要能够合理组织与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科学照料幼儿的日常生活,创设适宜于幼儿生活的环境。从教育来看,幼儿园教师要积极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要能够掌握促进幼儿有意义地学习的教学策略。保障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手段是游戏。游戏是幼儿进行学习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给幼儿带来愉悦的精神体验,还可以发展幼儿的知识、经验和思想。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就要求教师要有开展游戏的基本能力,要能够成为积极的游戏参与者,并在活动中能够为幼儿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引导。

幼儿园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源于其教育教学的独特实践和具体行动,并实际地发生于教师与幼儿的交往和互动过程中。[13]师幼关系主要产生于师幼互动之中,二者是一种共生关系,师幼互动是师幼关系的动态展示,师幼关系是师幼互动的静态表征。建立积极师幼关系的核心是进行高质量的师幼互动。师幼互动弥散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之中,它包含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倾听,以及教师与幼儿的对话。因此,幼儿园教师核心职业能力应包括观察、倾听儿童以及与儿童对话的能力。

(二)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的发展应提升教师的自我学习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在幼儿园教师的职前职后培训和教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这意味着幼儿园教师需要在保教实践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反思,从而实现在专业领域中的可持续发展。幼儿园教师的自我学习和自主发展能力主要体现在学会学习和反思改进两个方面。学会学习是幼儿园教师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客观要求,亦是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的主观诉求,自我学习应当贯穿幼儿园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幼儿园教师学会学习的能力包括要能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尝试多元的教育方法、拓展教育教学视野、自主学习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等等。此外,反思是教师成长必不可少的品质。[14]幼儿教育工作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情景性,这要求幼儿园教师能够立足实践进行反思与审视,具有反思能力是新时代对幼儿园教师的内在要求,反思能力是幼儿园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15]

(三)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的发展应提升教师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如何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也是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教师必须与幼儿、同事、家长、社区以及其他相关主体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这样方可为幼儿建构一个更具支持性的学习和发展环境。幼儿园教师的沟通合作能力是其表达能力、理解倾听能力、同理反应能力、社交互动能力、合作能力等的集合体,它们共同支撑着幼儿园教师应对各种教育教学方面的挑战。幼儿园教师要学习沟通,学会合作,以确保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能够有序进行。除了要具备和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这一核心能力外,幼儿园教师还要具备良好的家园合作能力以及教师间的协作学习能力。幼儿园教师只有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为幼儿创设具有一致性的教育环境,增强教育的合力。而教师间的协作学习能力则为幼儿园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它能够不断改进和优化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丰富幼儿园教师的保教经验,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技能。

(四)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的发展必须强调以师德为先的专业伦理

幼儿园教育的内在本质是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与幼儿、家长、同事等主体构成某种专业伦理关系,如教师对幼儿的公正对待与主动关怀、与同事间的团结协作、与家长的沟通合作等。其中与幼儿的关系构成了教师专业伦理的核心,幼儿园教师职业核心能力必须强调师德。在儿童本位思想的指导下,幼儿园教师要会关爱幼儿、尊重幼儿、倾听幼儿、保护幼儿和信任幼儿。幼儿园教师要充分考察每个幼儿人口学背景,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要认真倾听幼儿,充分信任幼儿,尊重幼儿的人格,维护幼儿的权益,公正平等地决策;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独立自主能力,相信所有幼儿的发展潜能。幼儿园教师要有坚定的职业理想,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要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形成立德树人的理念,掌握立德树人途径与方法。幼儿园教师还要有家国情怀,要深刻理解自身传道授业的职业使命,要注重立德树人,做到“经师”与“人师”合一。

参考文献:

[1]赵南.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对幼儿园教育过程之内涵的探讨——基于过程质量评价需要的教师视角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23(06):42-52.

[2]朱超华.教师核心能力发展与教师管理模式变革的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6:34.

[3]李运华.教师核心能力视角下的小学教师课堂问题应对策略探析[J].教育探索,2016(02):120-122.

[4]梁卿,蓝欣,马金强,等.我国职教教师核心能力及其评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9):79-82.

[5]王光明,张永健,吴立宝.教师核心能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及其培养[J].教育科学,2018(04):47-54.

[6]黄培森.实践理性视域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价值、向度与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21(10):63-70.

[7]曹永国.从实践主义到实践理性——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一个现代取向[J].南京社会科学,2014(07):122-127.

[8]周昆,袁丹.实践理性映照下的卓越教师成长[J].中国教育学刊,2018(01):76-81.

[9]CAROL C, SUE B. 0~8岁儿童发展适宜性教育[M].刘焱,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X.

[10]朱秋珂,李甦.师幼互动影响幼儿发展的内在机制:多因素的调节作用[J].学前教育研究,2022(09):47-61.

[11]王平.基于教师核心素养的职前师范生情感素养培育[J].教育科学,2021(03):68-74.

[12]王英杰,张美霞,陶颖,等.家长视角下的幼儿园教师家园合作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2022(03):53-64.

[13]滑红霞.实践导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反思能力发展路径[J].学前教育研究,2021(05):85-88.

[14]张定强.教师成长不可缺失的特质:反思性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1(05):92-97.

[15]程利,解希静.浅议后现代观视阈下的幼儿教师反思能力[J].教育探索,2011(0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