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中小学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作者: 卢惠贤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的师德师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质量。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对于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保障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原则与框架
1.主要目标
评价体系紧紧围绕新时代师德师风的要求,构建多维度、多层次、多主体参与的中小学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职业道德保障、约束、激励机制,实现教师自我修养与教书育人深度融合,促进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增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效性。
2.构建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评价指标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能够客观反映教师的职业道德表现。全面性原则:评价内容涵盖教师职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表现、师德品质、敬业精神、教育教学能力等多个方面。发展性原则:评价体系具有动态性和前瞻性,能够适应新时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多元化原则:评价体系的评价途径、评价方式、评价方法多元化,多主体参与,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协同作用。
3.总体框架
新时代中小学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主要涵盖三个方面: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职业道德考核负面清单(负面清单)、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日常行为规范)。从评价主体、对象、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制定,从而体现出评价体系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二、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考核评价体系
1.评价体系多维度
在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运用分层次分析法,该体系有两层指标,其“坚定政治方向、爱国守法自觉性、优秀文化传承、潜心教书育人、爱护学生、安全防范、言行举止、公平诚信、行为规范、廉洁自律”等为一级指标,从不同方面来评价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二级指标由“评价标准”和“负面清单”构成,“评价标准”细化为26个子项,“负面清单”细化为43个子项。这69个子项既提出正面倡导,又划定基本底线,同时合理分配分数权重,实行量化考核。具体见下图。
2.评价设计多层次
这种层次化的结构不仅增加了评价的精细度,以便更精确地捕捉教师的表现,还有助于发现教师在不同层面上的优势和不足。例如,把“潜心教书育人”评价标准细化为“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因材施教的教学遵循”“减负增质的课堂改革”3个得分项目,正向倡导教师该怎么做;“负面清单”细化为5个扣分项目,其内容包括对教师的工作态度、教育教学行为等划定师德底线,使教师明确什么红线不能触碰。正向倡导和划定底线的设计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完善了师德考核评价体系,落细落实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负面清单的分数相辅相成、相互制约,但对于严重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如教师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在负面清单中规定师德考核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依法依规给予相应处理或处分。
3.评价内容聚焦问题解决
为了解本地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笔者针对教师、学生和家长设计了三类不同的调查问卷。调研发现,全市教师队伍中,爱岗敬业精神弱化的问题最为突出,占比达到40%,而依法从教的意识淡薄、歧视或冷落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爱岗敬业精神弱化主要表现教师理想信念淡薄,对本职工作敷衍塞责,不思进取,缺乏献身教育的事业心等。针对以上问题,在“评价标准”和“负面清单”中分别进行正面倡导和树立底线思维。
强化爱岗敬业精神教育,树立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通过“评价标准”引导学校定期开展教师师德养成培训,明确教师职责,并引导教师依法履责。
确定教师工作要求,坚守教学岗位。评价标准强调教师认知履职、勤奋敬业、不敷衍塞责等职责,还要在教学中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并尊重学生差异、教学规律,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另外,将教师行为对照“负面清单”中各项指标扣除相应分数,如果教师出现比较严重的“负面清单”行为时,应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给予教师合理的处分与处理。
鼓励教师积极开拓进取,求是创新。在“评价标准”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专业业务培训和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活动。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努力增强自身教学能力与综合素养”。
4.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首先,实行多主体评价方式,让教师定期自我评价、教师之间相互评价、学生和家长对教师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评价,从而全面了解教师师德师风情况。其次,将定量与定性评价结合。通过定量评价获取学生成绩、科研成果等客观数据,而定性评价则更侧重于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描述和分析,如教师的责任心、合作精神等。最后,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评价,如在线评价系统可快速集中收集各方面的评教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长期跟踪和评估,人工智能技术则可以辅助进行课堂观察和学生反馈的分析处理。
参考文献:
[1]谢立君.国家认同、文化自信、良师担当:新时代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建设探索[J].才智,2024,(7):145-148.
[2]毛冰. 民族地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36(3):66-71.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重点项目“构建新时代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3ZQJK106)的研究成果。
本栏责任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