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悦动”课堂构建与实践
作者: 钟海斌 吴夏敏
课题组通过深入观察所在地区25所小学的英语课堂,发现教师们在设计和实施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设计课堂活动缺乏单元整体性,育人价值体现较少,单课时之间的活动缺少连贯性和关联性,教学呈现浅层化、碎片化状态;②实施课堂活动没有明确任务驱动,随意性较大,缺乏有效策略,不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③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未能达到“以评促学促教”的效果。
课题组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开展了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悦动”课堂教学模式,核心理念为“深度学习,愉悦活动”,将深度学习理念和做法与新课标英语学习活动观有机融合,科学设计与实施单元课堂主题活动。教师通过“悦学、悦用、悦创、悦评”四环节,运用“激活心动、触发思动、推进身动、达成情动”的“四动”策略,塑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新样态。
本文以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为例,阐述如何构建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悦动”课堂。
一、提炼单元主题,设计学习目标任务
1.以素养为本位,提炼单元学习主题
结合本地区学情,学生对家乡的景点有大概了解但不够深入,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本单元的主题学习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树立本土文化自信,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定为“Love the seasons, love our hometown”,将六个课时分为三个板块,确定子主题意义:了解四季的特点,感受家乡之美;探秘四季活动,体验家乡之趣;宣传家乡四季美景,抒发热爱家乡之情。
2.以主题为引领,规划单元学习目标
①从天气、色彩等角度了解家乡四季的特征,能描述自己喜欢的季节并表达原因;②从活动、景点等方面梳理家乡四季与生活的关联,能讨论四季活动及制订出游计划;③通过调查报告、地球图、海报等多种语篇体裁,宣传家乡四季旅游文化资源。
3.以目标为导向,设计单元学习任务
本单元的大任务设为:举办学生作品展,展示宣传家乡旅游文化资源的作品,争当家乡旅游宣传大使。课时任务链为:设计四季特点思维导图、创作四季诗歌、完成四季活动调查报告、制订家乡四季出游计划、制作四季交替地球图以及设计家乡美景宣传海报,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完成具有梯度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二、依托“四悦”环节,设计单元学习活动
以学生学习英语的状态是否愉悦,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是否高涨,学习思维是否被激发,以及课堂评价是否积极正面这四个方面,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是否达成的主要观测点。结合本单元各课时板块的子主题意义及学习任务链,设计课时学习活动链(如下表)。
三、实施“四动”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活动
下面以本单元第六课时Revision为例,展示教师如何在课堂实施“四动”策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愉悦活动,达成预期教学目标。
1.充分调动感官体验,激活心动
利用课前2~3分钟的热身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常见的热身活动有唱英文歌、歌谣、玩游戏、头脑风暴、TPR, Free talk等。教师播放歌曲视频“Season songs”,学生边唱边做TPR动作,充分调动听觉和视觉,激活原有的相关知识储备。
2.巧妙设计核心问题,促发思动
设计递进式的核心问题:①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Why?(激活旧知)②In different season, where can we go in Huizhou? What can we do in these scenic spots? (悦学)③Which scenic spot do you like best? Why?(悦用)④How do you think of the travel posters?(悦创)这四个核心问题由浅入深,促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个人喜好积极思考,发散思维,充分表达。
3.科学开展小组合作,推进身动
教师布置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通过分组竞赛、分层任务、合作汇报等方式,提高不同基础学生的参与度,小组成员采取分层合作原则,在相互监督、相互帮助中共同完成任务。例如教师设计“Make a travel poster of Huizhou”的任务,每份海报由四张写作框架难度不一的四季卡片组成,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和意愿选择其中一张进行独立创作,小组内互相修改,完善优化,争取创作出完美的小组家乡四季海报,在全班同学面前自信地介绍,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感和愉悦感。
4.紧密联系主题意义,达成情动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探究主题意义,促进深度学习真正发生,推动英语学科育人目标落地。本课时子主题意义是“宣传家乡四季美景,抒发热爱家乡之情”,学生在“悦创”环节设计了家乡四季美景的宣传海报,展示和欣赏家乡美景,内化了对家乡四季的热爱。教师鼓励学生将海报分享到微信朋友圈、视频号等,向更多的人展示惠州的美,引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升华情感,坚定文化自信。
四、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持续性评价
在第六课时,教师在“悦学”环节通过提问,观察了解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情况和小组内互学的情况,根据学生表现给予指导和帮助。在“悦用”环节根据学生简单描述景点和表达喜欢原因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核心语言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在“悦创”环节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能否在合作互助中完成难度分层的课时任务,适当给予正面的鼓励。最后,“悦评”环节是对学生本节课学习的阶段性评价,教师采用课堂学习评价表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课后师评),组织学生评价自己和同伴,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和进步,鼓励学生有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欲望。
由此,教师通过贯穿前三个环节的形成性评价、“悦评”环节的阶段性评价,和学生课后作业、测试、作品等总结性评价三者相结合,实现课堂了“教—学—评”一体化,达到“以评促学促教”的效果。
注:本文系广东省课题“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课堂主题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2022YQJK37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