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八大工程”,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今年初,省委1号文发布了《关于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省的意见》,凸显了广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坚定决心。

“建设教育强省,是我省教育系统的工作主线、头等大事、一号工程。”在2024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朱孔军表示,今年将谋划制定实施方案,推进实施“八大工程”,包括立德树人铸魂工程、基础教育提质工程、职业教育培优工程、高等教育创新工程、教育改革攻坚工程、教育对外开放工程、“新强师工程”、教育安全守护工程,进一步推进教育强省建设。

去年广东教育工作有哪些亮点?今年广东教育工作怎么做?

关键词1:立德树人

全面完成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

去年,广东高校全面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项目,高质量建好“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和实验区。

今年,广东将实施“南粤优质思政课程建设计划”,继续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加快构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过去一年,广东持续实施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计划,推进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党建“组团式”对口帮扶,强化中小学党组织建设,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全年整体完成率84%。

朱孔军透露,今年广东将全面完成全省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建立健全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

关键词2:基础教育

着力办好“三所学校”和县域高中

建设教育强省,基点在基础教育。

去年,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推进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安排奖补资金13亿元,支持29个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示范区试点工作;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创建65个以上城乡教育共同体。

广东新增学前教育公办学位超6万个,建设了3个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21个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此外,改善乡镇“三所学校”办学条件,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超30万个。实施县中发展提升行动,推进县中托管帮扶工程。巩固提升残疾学生义务教育入学率,“一人一案”跟踪3.9万名学生入学,新增特殊教育学校2所,并建成23所专门学校,提供学位4148个。

今年,广东将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基础教育提质工程,构建优质均衡新生态。

“广东将构建适应学龄人口规模变化的基础教育学位供给动态调整机制,抓好城乡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朱孔军说,将统筹用好各级财政资金,着力办好“三所学校”和县域高中。目前已建立由华南师范大学、肇庆学院分别牵头,12所高校参与,对全省15个地市“三所学校”和县域高中的定向帮扶机制。各地要充分把握契机,与高校一起制定具体帮扶工作方案并推动落地落实。

关键词3:职业教育

建设一批紧贴区域产业需求的专业

广东是职业教育大省、强省。

2023年,广东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圳市域产教联合体、佛山市“两高四新”产教联合体入选国家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267种教材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奖22项,总数均位居全国第2位;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作为全国“十四五”期间首个获批的职教本科院校,顺利迎来首批本科新生。

今年,广东将深入实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2025年全省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率要达到90%以上。要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建设一批紧贴区域产业需求的专业,加强高水平学校和专业(群)建设。

关键词4:高等教育

深入实施“冲补强”提升计划

建设教育强省,高等教育是龙头。

过去一年,广东实施了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扩容提质工程,启动关键软件人才培养攻关工程,构建卓越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广东高校牵头获批6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含优化重组)、7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立项建设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卓越中心8家,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启动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首批省内82家高校院所与57个县(市)全部完成合作签约,达成项目合作清单500多项。

广东继续深入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朱孔军表示,今年广东将高起点新建深圳理工大学、大湾区大学,积极推动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正式设立,支持以优质高等职业学校为基础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积极稳妥推进独立学院转设。

广东还将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师范建设,支持高校超前布局一批战略性新兴交叉理工科专业,以优势学科专业为依托,积极建设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专业特色学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攻关任务、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的人才培养机制。

同时,广东将加快亟须紧缺领域和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扩大集成电路专业布点和人才培养规模,推进集成电路基础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和省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此外,广东还将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

关键词5:教育改革

加快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省建设

去年,广东深化教育评价改革,9个地区、39所学校、293个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先行先试。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高考投档精准度、考生兴趣和专业方向匹配度大幅提升。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各地健全教育督导机构。

今年,广东将加快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省建设。朱孔军表示,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要坚持“破立并举”,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严格落实“十不得一严禁”,积极营造有利于改革顺利实施的舆论环境、用人环境、诚信环境、家庭环境。

此外,广东还将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统筹推进教育督导评估,加强教研体系和新型教育智库体系建设。

关键词6:教育对外开放

加强粤港澳合作办学和人才协同培养

在加强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2023年,广东持续推动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筹建,支持已设立的5所合作大学建设发展,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次招收本科生。新增设立4所港澳子弟学校,推进设立横琴澳门子女学校。目前,广东具备招收港澳台学生资质高校增至71所,在读学生总数达1.7万人,居全国内地首位。

去年,广东实施内地教师赴港澳交流协作项目,配合做好4.8万名香港师生来粤考察工作;开展台师优培项目计划等活动,扎实办好东莞台商子弟学校。

朱孔军介绍,今年广东将持续促进粤港澳台教育交流合作,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加强粤港澳合作办学和人才协同培养,支持粤港澳高校共建新型研究院,共建共享大科学装置、联合培养研究生,共担科研项目、共享科研成果。

同时,还将丰富拓展学校、教师、学生等不同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组织实施粤港澳和海峡两岸(粤台)各个教育交流品牌项目。

关键词7:新强师工程

加快补齐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短板

广东深入开展“新强师工程”,去年推动11个省级中小学(中职)教师发展中心和149所市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内涵建设,组织11.37万名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骨干教师、校(园)长参加轮训。

今年广东将着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推进培育、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相结合的“五位一体”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在持续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发展能力方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教育教师和硕士层次中小学教师,打造职业教育双师型高水平师资队伍和高校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团队。

此外,还将加快补齐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短板,推进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对口帮扶,深入实施“上岗退费”“公费定向培养”等系列政策,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育人管理能力。深化教师评价管理改革,有序开展教师队伍交流轮岗,推动师资优质均衡配置,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关键词8:教育安全守护

创建更高水平平安校园

广东坚决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良好局面。2023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覆盖开展高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项考核。开展维护教育领域政治安全专项行动、教育领域涉稳问题专项治理、防范学生溺水专项行动等专项整治。

今年,广东将强化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和工作能力建设,健全日常监督、检查考核、责任压实等各项制度机制。

此外,深入推进更高水平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水平,中小学校年底前100%完成建设任务,高校要进一步提高创建水平,力争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