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美术表现素养视域下漆艺模块教学的可为之径
作者: 文政随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颁布,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成为美术学科五个核心素养。表现素养是学生在美术创作和艺术表现中综合素质的体现,既包括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也包括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美术表现素养的提升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发挥个性和独特的风格;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如观察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等。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漆艺是中国古老的工艺美术种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漆艺模块教学的价值指向有:传承传统文化,强化保护意识;习得必备知识,掌握手工技巧;拓宽美术视野,增强艺术鉴赏力;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聚焦表现素养,明确教学目标
1.艺术基础知识。教师要教授学生关于漆艺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等艺术基础知识,以帮助学生了解漆艺的特点和魅力,为后续的学习和创作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制作漆艺手工技法的饰品、家居用品或礼品等,亲身体验漆艺的魅力。
2.技法与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漆艺的各种技法和实践操作,如镶嵌、剪贴、雕刻等,运用所学的技巧和知识进行创作实践,尝试不同的技法和材料的组合,提升他们的手工技巧和创作
能力。
3.创意与表达。漆艺作品通常是在木板或其他材质上进行绘画和雕刻,再作涂漆、抛光等工艺。师生欣赏了不同风格、主题和表达方式的漆艺作品后,教师提供多样的主题和题材给学生选择,启发他们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思考和观点。
4.观察与感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人物、物体等的形态、纹理和色彩,并将这些元素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同时,观察、欣赏和分析一些不同风格和流派的漆艺作品,拓宽审美视野。
5.跨学科融合。例如将漆艺与历史、文学、哲学等领域联系,将漆艺与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形式结合,在多样化的创作过程中培养审美体验和创新意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实践活动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例如,金漆修缮讲授课中,为了引导学生感受金漆修缮的艺术魅力,教师创设了“瓷器拍卖”的活动情境,在拍出最贵价格瓷器的高潮阶段时,拍卖师突然失手碰碎了瓷器,在一片惊慌之时,教师抛出瓷器的修复技艺——金漆修缮。接下来,教师扮演修复师傅的角色,现场修复部分破碎的瓷器,引导学生认识这一重要的技法,并理解修复瓷器用漆的过程和方法。
2.丰富活动,创新思维。在以蛋壳为主材绘制“动物世界”的工艺课上,教师要求学生使用不同颜色的蛋壳,如冷白色的鸭蛋壳、暖白色的鸡蛋壳、中性色的鹅蛋壳等,及不同形状的蛋壳碎片,采用大小、疏密等排列组合方式,用漆进行黏贴创作。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极强的学习兴趣和操作能力,有的运用由细到粗、由疏到密的操作方式,利用鸭蛋壳绘制出栩栩如生的鸽子羽毛。有的创造出昆虫、鱼类等生动立体逼真的动物形象,再结合漆工艺的打磨、雕刻、染色和抛光等技法,使普通的蛋壳变成了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品。
3.借力科技,协同创作。教师可在课堂上借助数码绘图软件,指导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初步的草图设计,包括构图、形体、颜色、纹样,以便更好地完善漆艺作品的造型和色彩。根据草图深化创作的同时,教师通过VR技术,为学生提供成品效果参考,并根据成品效果进行立体空间的再创作、再深化。创作完成后,教师还可以借用VR技术合成展示情境,让学生戴上VR头盔,置身于画中,与作品进行互动。
4.拓宽渠道,延展体验。中山市博物馆的大堂悬挂着一幅名为“风起伶仃洋”的大型漆壁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参观学习,了解其中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技法,包括蒙太奇的构图方式、青绿山水的色调掌握和罩染、蓝海水波纹及白色浪花的漆工艺技法等。比如画中船舱的绘制使用了莳粉彩漆技术,以推光漆和彩漆为底漆,在湿润时撒上莳粉,干燥后再覆盖透明或不透明的彩漆,最后研磨而成。通过学习,学生们深入了解创作的全过程,延展丰富绘画体验。
三、注重反馈评价,提升表现素养
1.技术掌握程度。评价学生能否熟练地掌握各种漆料、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评价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现力,评价作品的绘画风格和创作思路。
2.创作能力。包括设计理念的独特性、作品的创新性以及对色彩、形式等艺术要素的运用能力。
3.知识理解与应用。设定相应的学习任务和问题,评价学生对漆艺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与分析能力。
4.艺术表达能力。包括作品的情感表达、艺术主题的传达以及带给观众的艺术感染力等。
5.学习态度与进步。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对反馈意见的接受程度和能够持续改进的能力。这将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漆艺模块教学对于高中生美术表现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实践活动以及批判评价等方式进行创新和改进,全面培养学生的表现素养,使他们在漆艺领域中具备更加全面的能力和素养。这些可为之径的实施,将有助于学生在漆艺创作中展现个人风采,提高创作技巧和审美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升综合素质和创造力,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注:本文系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2018年度重点项目“以信息技术推动高中学生美术表现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184420013)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