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塑造诗意生活

作者: 李莎

教育,塑造诗意生活 0

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冰心《繁星·二》

冬日的阳光踱着细碎的步子走进了房间,照耀着书桌上的几本新书《繁星·春水》《小桔灯》《寄小读者》。下个学期要学习的单元,有一个主题是

“童年岁月”,是时候重温一下冰心的文字了。

在冰心的诗歌和散文中,溢满对儿童真、善、美的欣赏和赞叹,因此常常发现冰心也如孩童般借助文字吐露

真诚。

时常在想,与孩子们交朋友的儿童文学作家是赤诚而坦荡的,那么每日与孩子们生长在一起的老师,也难免获得了来自儿童的馈赠——追求一种简单、纯粹,同时又不乏活力的诗意生活。

一如此刻,在书香中掩卷沉思,正是“教师”这个职业所带来的一种雅趣。

回望从教的时光,虽不长,但却常常令人感喟:教育,塑造的是一种诗意生活。这份“诗意”是在与学生、家长、同事及自我相处的过程中,彼此激发而产生的,它不在虚无缥缈的概念里,也不在远离人间烟火的楼阁中,而在每一次的对话和互动里……

亲爱的孩子,谢谢你的真诚

年终岁末整理手机相册时,发现拍的最多的照片还是学生的,相信许多老师亦然。

除了记录功能之外,照片还有着强大的叙事力量,把细碎的日子串连成一条完整的项链,让戴上它的人抓住了岁月的荣光。这个学期,我继续陪伴蒲公英教室的孩子们成长,仔细想来也是他们陪伴着自己度过每一个充实的日子。

教师节的时候,收到了全体学生录制的祝福视频,每个孩子面对镜头表达着对老师的爱、感激和欣赏。那一刻,内心被一股股暖流包裹着,还有什么比孩子们真诚的情感更宝贵的吗?

师者荣耀不只在教师节这一天,而在每一个朴素而平凡的日常里。“李老师,你45岁了吗?”“啊,我看起来有那么大吗?”“是啊,我妈39岁、我爸41岁,感觉你比我爸还老!”“这样吗?我才34岁,和你聊天太愉快了!”和学生之间的这段对话惹得我笑出泪来!向朋友提起,他们安慰我说孩子实际上对年龄并没有概念,不要太在意。我笑着回答:“没事,太喜欢这个孩子的真诚了!”朋友说:“因为孩子在你面前很放松,所以才不掩饰真实的想法。”若如这样,我真的感激这份信任。

时常在想,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或许,应该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多几分彼此的欣赏。教师凭借一定的年龄、知识和经验优势,可以给予学生引导;而孩童凭借天性中的纯粹、灵动和求索,可以给予教师第二次成长的机会。

本学期有一次习作题目是“漫画老师”,在批阅孩子们的习作时,心中竟然忐忑不安。一方面,渴望自己成为被孩子们选中的老师,看看在他们笔下的自己会是何种面貌。另一方面,许是虚荣心在作怪,渴望在他们的文字中读到一点点认可与鼓励。

“李莎老师常对我们说,要积极思考,勇敢表达,说错了也没关系,因为人人都会犯错。不像有的大人只会对孩子说:‘错了就是错了,不要狡辩。’”

“李老师喜欢阅读文学作品,也喜欢读我们的作文。尽管并不是每一篇都十全十美,但她却乐在其中,对每个同学都抱有尺短寸长的想法。”

“多数情况下,李老师的脾气很温和,只是当我们总是过于吵闹而不听提醒的时候,她终于忍不住‘爆发’了!”

边读边乐,同时忍不住反思,若要问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最应该请教的是我们的孩子。与儿童相处的每一天,“生活”这首诗便增添了更多的真、善、美。

亲爱的家长,谢谢你的信任

时间飞快,已经和蒲公英们走过了整整一年的成长历程。因为疫情,所以几次家长会都在线上进行。虽然与多数家长未曾谋面,但这丝毫不影响信任关系的建立。家长和老师共同乘坐着一艘远航的巨轮,因为孩子,我们结伴而行!

自接班以来,得到了家长朋友的诸多支持和信任。具有奉献精神的家委会伙伴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为孩子们采购学习用品,组织大家参与学校义警执勤活动……而与家长一对一地反馈孩子们的成长情况时,真诚的沟通让彼此的心灵靠得更近。

我们会聊聊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那些让我们欣喜感动的卓越品质;我们会分析孩子们遇到的现实困难,看看能够给予哪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会分享近期阅读的教育书目,从中汲取指引孩子成长的方法和力量;我们也会像朋友那样坦承自己在教育孩子时的无助和迷茫……由此,电子屏幕上传递的文字或语音就有了人与人交往的温度。

是的,由于彼此立场不同、认知不同,家长和老师在沟通中难免出现一些错位甚至误解,这时候“共情”成为必不可少的钥匙。当我们作为老师,拿起电话想和家长聊聊孩子的成长问题时,内心渴望对方是一个“百分百在场”的家长。但不要忽略,家长一定在同时扮演着多个角色,就像我们不仅仅只是老师。

他/她可能是一位员工,每天需要直面高强度的工作;他/她多数情况下可能独自带娃,因为伴侣在另外一个城市打拼;他/她可能是多个孩子的父母,一肩挑着生活的重担一肩挑着孩子们的未来;他/她可能认知受限,想要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但苦于没有方法……

在换位思考,对家长有更多共情之后,就会在沟通中多一些理解和安慰,可以更好地寻得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当我们不再习惯性地将老师比喻为园丁的时候,我更倾向于将老师比作成长之船的瞭望者——

屹立船头,凝视四周,邀请同船的伙伴共同欣赏沿途的风景,那些成长中的彩虹和绚烂,那些生命绽放的喜悦。同时,在发现浅滩、暗礁和冰山等危险的时候发出信号,让船上的人保持警醒,进而整体改变行进的方向,由此保证航船的安全。

家长和老师,仿佛彼此分离,却又彼此相依。成长之船在航行的时候,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了,而同行的我们也借由这艘船驶向了更好的自己!难道这不是一场充满诗意的旅行吗?

亲爱的同事,谢谢你的丰富

就像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身边的每一位同事也是独具魅力的。当他们走进一间间教室的时候,不只带着丰厚的学识,还带着全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是他们生活中最为动人的模样。

犹记得,秋季学期刚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各自忙碌着教学和带班的诸多事务,每个人都步履匆匆。在奔忙之中走进年级办公室的时候,一阵悠扬的古琴声传来,仿佛高山流水,轻抚人心,琴音透露出弹奏者的气定神闲。

而这妙音,出自郭文豪老师之手。他多么像“田鼠阿弗”,别的伙伴都在忙着储备过冬的食物,他却在收集阳光、颜色和字。最终,寒冬中瑟瑟发抖的伙伴在他的故事中重拾浪漫的想象!后来在文豪老师的课堂上听到了与教学内容极为相称的背景音乐。是啊,一个丰富的老师会带着孩子们走向更远的

地方!

如果有人好奇老师们平时聊天会聊些什么,不妨和他们共进一次午餐。我们会聊学生,聊家长,聊各自的生活,还会聊聊最近读了什么书。当邓美琴老师眉飞色舞地分享她的《红楼梦》阅读体验时,我们夹起的红烧茄子似乎拥有了书中“茄鲞”的美味;当和搭班陈星霖老师聊起龙应台的时候,《目送》《亲爱的安德烈》《美丽的权利》等一本本作品在交流中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当和数学老师李玉莹聊起《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寄生虫》等书籍和电影的时候,她独到的见解让我惊喜和振奋,多么可爱的姑娘,这是一位思维缜密的文艺青年……

究竟还有多少宝藏同事潜伏在美丽的校园呢?每一位博学多才的同事都有一颗饱满的心灵,他们富足的精神生活让我们工作的场域散发着诗意。这和教育有关吗?当然,内心润泽丰盈的老师自然会带给孩子们饱满灵动的学习生活。

断断续续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夜已经深了。每次梳理生活的日常,内心都会浮出一个声音: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我想是的。

做一名老师,和天真无邪的孩童生长在一起,和温暖明媚的家长进步在一起,和丰盈多姿的同事奋斗在一起,内心还有什么不妥帖的呢?尽管职业角色只是一个人社会角色中的一种,但它足以带来从容不迫、自我悦纳的力量。

未来的日子,自己会如何回顾走过的路?暂不多想,唯有耕耘。正如诗人冰心所言:

青年人呵!

为着后来的回忆,

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

本栏责任编辑 王思静

上一篇: 谈“有教无类”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